关于越南之声四位传奇歌手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感动千万听众的歌声背后,是功勋艺术家河芳、金菊、黄燕、越雄鲜为人知的职业生涯故事。
几十年过去了,但功勋艺术家河芳、功勋艺术家金菊、功勋艺术家黄燕、功勋艺术家越雄……等越南之声(VOV)的传奇歌喉仍然深深地刻在全国亿万听众的记忆中。
值此越南之声创台80周年(1945年9月7日-2025年9月7日)之际,VTC新闻记者采访了越南之声播音部原部长、播音员明方,聆听了关于传奇播音员的特别故事。

- 在VOV的漫长旅程中,您接触过许多传奇的声音。哪一个声音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我从小就对无线电波着迷,收音机里总是回荡着我熟悉的声音。这份热情引领我走上了职业道路。当我被《越南之声》录用为播音员时,我有幸直接向当时的四位标志性人物学习:功勋艺术家河芳、功勋艺术家金菊、功勋艺术家黄燕和功勋艺术家越雄。
他们不仅是老将的名字,是越南之声的骄傲,更是越南广播的丰碑。为了拥有能够触动数百万听众心灵的声音,除了天赋之外,他们还经过了严格而持久的训练。正因如此,每次他们讲话,那熟悉的声音都会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听众的记忆中。

这四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都是多才多艺的歌手,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河芳功勋艺术家、金菊功勋艺术家、黄燕功勋艺术家、越雄功勋艺术家不仅是老将的名字、越南之声的骄傲,也是越南广播事业的丰碑。
播音员 Minh Phuong
功勋艺术家河方是一位记者,他既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读者,因此,他的作品呈现方式非常平凡,易于聆听,易于理解,易于感受。他说话的方式和强调要点的方式,使文章简洁、感性,充满力量。
功勋艺术家越雄在进入广播界之前是一名土木工程师。他拥有温暖柔和的嗓音,尤其擅长艺术创作,创作了关于战争、母亲和越南女性的深刻作品。有一次,他情绪激动,不得不停下录音擦干眼泪。
在新闻栏目中,他更倾向于反映生活,给听众带来现实、贴近的画面。
功勋艺术家金菊是一位舞者,她的灵魂浪漫而飞扬。她朗读文学作品时,仿佛赋予每个字以生命,使作品闪耀诗意。她朗读的声音充满艺术感,激发听众丰富的想象力。而她朗读新闻时,纯真无邪的气质却又让新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功勋艺术家黄燕拥有越南女性的温柔婉约之美。她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坚定而深刻。她以戏剧演员般灵活自然的声音,将自身转化为艺术,令人瞩目。在政治领域,她展现出多才多艺,能够传达作者所传达的深刻含义。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写作天赋、语言掌握以及通过声音传达情感的能力。

-您能否分享一下您与 VOV 传奇声音最难忘的回忆,从您在广播中听到他们的那一刻到您亲自见到他们的那一刻?
当我被选为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播音员时,我有幸从小就受到四位功勋艺术家的直接指导。
功勋艺术家河芳陪我一起读。他指导我每一句问候,每一句邀请,甚至训练我读出每一句话、每个字。我记得有一次,他训练我把“现在是6点钟”这四个字读得扎实、节奏正确。我第一次上线时,虽然已经写在纸上,但因为太紧张,我把读成了“9点钟”。当时我的背脊火辣辣的,汗流浃背,就像刚洗完澡一样。
直到工作多年,我才明白老师们为何如此一丝不苟。哪怕一时分心,广播里的台词都可能出错。那段犯错的经历,成了我一生的教训。
功勋艺术家黄燕教我如何在艺术中强调。起初,我感到很困难,只能模仿她。她总是鼓励我:“自由自在地对待自己的情绪。”也正因如此,我明白了播音是一个完全依靠情感的职业。没有人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升华自我,你的声音才能真正触动听众。
功勋艺术家金菊经常指导我读诗。我听她唱歌和评诗,也尽力模仿,但无法模仿。我明白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才能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功勋艺术家越雄为人朴实真诚。他从细节入手,悉心指导我: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如何编辑文本,如何将文字转化为口语。他总是提醒我保持情感的流动,这样阅读才能生动有趣、意义非凡。

- 在抗战年代,VOV播音员的声音被认为是精神战线上的武器?
每个历史时期的播音员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和性格,播音的性格没有改变,但每个时期的声音都有着不同的韵味,体现着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战争年代,歌声是激励将士奋勇拼搏的强大“武器”,如建强、越科用进军号令般的新闻播报,如黄燕、金菊、河芳用骄傲的歌声报捷。和平年代,这些歌声依然保持着英雄气概,却又变得温柔亲切,如同聆听者的挚友。
-T他哦,今天广播的声音跟上期比有什么变化吗?
在媒体机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广播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广播中只有播音员朗读作品,而如今,广播则呈现出更加现代化的面貌。播音员不再仅仅是“读者”,而是成为了陪伴者。
在广播中,除了播音员的声音,还有编辑、记者、听众等等的声音参与其中,尤其是在脱口秀或桥段类节目中。这就要求播音员的表达方式也需要改变,更加灵活,以跟上4.0技术时代的发展。

-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很多人担心AI语音的出现会取代广播声音。您怎么看?
科技4.0时代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AI语音也渗透到诸多领域。但我相信,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仍然有一些领域是AI无法取代的。
归根结底,人工智能仍然只是技术的产物。人类的声音发自内心,拥有独特的语调、个人印记,尤其是机器难以触及的情感。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处理文本,可以模拟语调,但感知作品、传达情感的方式……只有人类才能做到。而那些需要同理心、触及灵魂深处的领域,人工智能将无法涉足。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