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萨奇教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故事
Ban Thach 堂区位于越南义安省 Hoa Quan 乡(原 Thanh Chuong 区),以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建设新生活的团结而闻名。
蓬勃发展的经济发展
来到班石教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及村落之间拔地而起的宽敞房屋。不久前,很少有人能想象这片半山半荒的土地能够如此强劲地发展,并发展到如今的繁荣景象。

班石堂牧区委员会主席裴文祺先生解释说:“过去,这里的人们几乎只种水稻,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非常艰难,每天能勉强糊口就已经很幸运了。近年来,得益于经济发展的活力,人们的产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裴文祺先生带我们来到山水村,参观了吴志苏家的木工坊。吴志苏家是最早投资兴办木工坊的家庭之一,拥有价值数亿越南盾的全套木工机械设备,服务当地民众的需求。

正因如此,他家每年能挣到数亿越南盾,让他能够盖起宽敞的房子,添置生活用品。同时,他还为5名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并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
离素先生家不远的地方,是黄文利先生的家人,他们家在班石教区以制作米粉和米糕而闻名。黄文利先生和他的妻子每天都会制作米粉,拿到清溪市场出售,满足邻近村庄和小村庄居民的需求。
黎先生和妻子还投资养了几十头猪,每窝都能带来几千万越南盾的收入。做面条、做糕点,养猪,给家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让他们攒下钱来给孩子们盖房子。
现在,教区居民班石堂区的产业和职业发展十分多元化。除了种植水稻外,村民们还大规模投资养殖牲畜和家禽,形成了以商品生产为导向的农业模式,带来了高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1号村的范文孝先生和安灵村的黄文香先生,他们经营着养猪养鸡的模式,养猪养鸡的规模多达数千头,年收入达数亿越南盾。此外,村民们还发展木工手艺,收购农林产品,运输货物,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许多家庭也为子女学习手艺、到工业园区工作、出国务工创造条件。据统计,目前在外务工人员已达80多人,许多人正在办理出国手续,他们有望为家庭带来丰厚的收入,为建设发展富饶美丽的祖国贡献力量。
积极建设新农村
在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的同时,班石堂区教友们也积极投入人力和财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为改变农村面貌做出了贡献。其中,捐地修路活动尤为突出。如今,宽敞整洁的道路贯穿各村落,这都离不开教友们的慷慨捐助。许多农户自愿捐献土地、树木,甚至将篱笆移到室内,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几年前,许多路段非常狭窄,不符合新农村道路的标准,尤其是通往山水村的路段。面对这种情况,清溪乡(旧)党委、政府与班石堂牧区委员会协调,动员堂区居民捐地修路。许多人愿意捐地、捐树、搬篱笆,拓宽村间道路。
例如,Phan Van Phuoc 先生和 Hoang Van Hai 先生的家庭(捐赠了 1 亿)2), 阮文山先生 (捐赠 8000 万2), 阮文雄先生 (捐赠 50m2)…

除了捐献土地外,教友们还捐赠了近60亿越南盾,帮助整个公社修建了32公里的水泥路,满足了出行需求,改变了乡村的面貌。
2023年至2024年期间,一些村庄出台了鼓励自治团体动员起来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包括修建水泥路。许多农户都出力出资,积极参与其中。其中,丁文华先生一家捐款5800万越南盾;阮文信先生一家捐献了稻田,供自治团体修建水泥路。
经过积极努力,家庭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农村、教区、教会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小康家庭、富裕家庭明显增多,许多家庭购置了汽车、挖掘机、粉碎机、水稻收割机等许多生活设施和宝贵的经济发展手段。
堂区教友秉承互爱互助的传统,积极参与慈善和人道主义工作。协会、堂区慈善小组和堂区已筹集数亿越南盾,为处境困难的人们和病人提供及时的援助。
此外,人们还捐出劳力和物资,帮助住房困难的家庭修缮和建造新房。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帮助残疾教友范氏政女士建造房屋,她是一个贫困家庭,独自生活,无人照料。大团结价值2亿越南盾;支持为陈文邦先生和阮文合先生建造房屋,每栋价值7000万越南盾。支持阮氏贵女士一家的生计,该家庭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生活费为1500万越南盾……
近年来,华官乡班石堂区教友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帮互助,发展经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积极开展生产经营,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运动。由此,生活各方面得到改善,祖国面貌日益繁荣。班石堂区荣获省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奖状,以表彰其在2020-2025年爱国竞赛运动、过上美好生活和虔诚信仰宗教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阮文政先生——省天主教团结委员会常任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