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医疗女站长的奋斗故事
(Baonghean.vn)- 在归州县卫生部门,41 岁的周顺乡卫生站站长黎氏琼江医生被视为学习和奋斗精神的光辉典范;她致力于工作、村庄和患者。
永远燃烧的职业“火”
来到周顺乡卫生站,第一印象是这里的设施简洁却非常整洁,绿树成荫,干净漂亮。站长黎氏琼江医生本人,为人们检查、治疗和咨询时,态度认真又充满爱心和热情。
![]() |
黎氏琼江医生总是细心周到,仔细检查病人。图片:丁宣 |
谈到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一位名叫黎氏琼江的乡卫生站站长说:“实际上,乡卫生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每位卫生人员都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拼搏,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除了专业知识外,每位工作人员还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热爱工作才能热爱人民,才能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站长的特殊要求医疗的要明确任务,积极谋划实施;要科学协调分工安排人力资源。我自己也时刻注意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大家学习。
四年的“预备”和二十一年的从医生涯,黎氏琼江医生始终秉承着这种精神。2008年高中毕业后,黎氏琼江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选择当一名教师,而是参加了义安医学院的入学考试,主修妇产科。当时,由于家住靠近周仙地区综合诊所——周仙乡卫生站(归州县),她与许多干部都有联系。医疗的在这里,看到、听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琼江不自觉地对医生职业产生了敬佩之情。
2001年,黎氏琼江女士从乂安医学院毕业回到家乡,但一直找不到工作。当时,乂安省乃至整个归州县的医疗卫生部门都没有招聘政策。由于害怕忘记自己的职业,又想在等待工作机会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黎氏琼江女士申请当学徒,在周仙地区综合诊所当了四年医生,但没有工资和津贴。直到2005年12月,归州县医疗卫生部门有了招聘政策,她才得以正式实现成为一名医务人员的愿望。通过考试后,黎氏琼江医生被正式分配到周仙乡医疗站,负责居民生殖保健和其他预防性医疗工作。
这位女医生并不“满足”,她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学习更高深的知识,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2007年,在县卫生院和家人的支持下,黎氏琼江医生考入太平医科大学,准备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四年来,她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家、想念孩子,还要努力安排工作,好好学习……
2011年6月,黎氏琼江医生从太平医科大学毕业后,继续在周仙乡卫生站工作。2013年1月,这位女医生调到周平乡卫生站从事诊疗工作,并被任命为副站长。2018年1月,黎氏琼江医生调到周风乡卫生站(距家40公里),担任站长。2019年5月至今,黎氏琼江医生一直担任周顺乡卫生站站长。
![]() |
始终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图片:丁选 |
无论身处何职,黎氏琼江医生始终保持“职业之火”,不断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工作。正因如此,她克服了诸多困难和艰辛,赢得了各机关、组织、单位和地方人民的信任。
周顺乡卫生站护理学学士范氏玉女士表示:“江女士激励着我不断奋斗、不断进步。她鼓励我去上大学,提升自己,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归州县医疗中心主任邓晋明医生表示:“多年来,黎氏琼江医生作为医疗站站长,始终贴近基层医疗工作,带领医疗站出色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从疾病预防到医疗检查、治疗,为人民提供初级保健服务”……
痛苦的想法和担忧
黎氏琼江医生认为,初级卫生保健是最早发现疾病并治疗大多数简单疾病(占疾病总数的近80%)的卫生单位。如果初级卫生保健单位能够发展壮大,并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将节省大量医疗开支,避免上级负担过重……
然而,目前卫生站的开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例如人力资源不足,周顺乡卫生站按规定配备6名工作人员,但实际只有4人。许多山区卫生站的硬件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导致检查和治疗困难,亟需卫生部门和地方的投入。
同样,许多公社和乡村的广播系统也遭到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山区群众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也十分困难,存在诸多障碍。偏远乡村的群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双向信息接收和交流受限,尤其是老年人不熟练使用越南语。同时,年轻人(18-45岁)往往外出打工,如果在家,就会缺乏关注,对卫生保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卫生工作者自身必须掌握当地语言,深入农村,贴近农村,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和手段,并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各乡村密切配合,开展综合性工作。
![]() |
黎氏琼江医生本人始终秉持学习精神,认真履行职业职责。图:丁宣 |
从医多年,江医生听过许多令人心酸和担忧的故事。例如,2018年,一位孕妇来到周平乡卫生站,却浑然不知自己患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虽然医生检查后建议孕妇去医院以确保分娩安全,但孕妇却浑然不知这种危险的疾病。或许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孕妇决定在家分娩。直到难产,孕妇才被送往卫生站,情况危急。卫生站工作人员将孕妇送往卫生中心,随后又送往省立医院进行急救。医生们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这位母亲的生命……
江医生分享道:山区依然面临诸多困难。这里医务人员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此,除了国家的投入外,每一位医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学习医术,还要学习医德和服务精神。我们要牢记,治疗效果的70%取决于患者的精神状态。只有拥有知识、细致入微、为患者奉献的精神,才能激励他们坚定地与疾病作斗争;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知识,引导他们践行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