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医疗救治女站长的奋斗故事
(Baonghean.vn)- 在归州县卫生部门,41 岁的周顺乡卫生站站长黎氏琼江医生被认为是学习和奋斗精神的光辉典范;她致力于工作、村庄和患者。
永远是这个行业的“火种”
抵达周顺乡卫生站,第一印象是这里的设施简洁却非常整洁,绿树成荫,干净漂亮。站长黎氏琼江医生本人态度认真,为人们检查、治疗,并提供健康咨询,既认真又充满关怀和热情。
![]() |
黎氏琼江医生总是细心周到,仔细检查病人。图片:丁宣 |
一位公社卫生站站长黎氏琼江医生在分享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时表示:“实际上,公社卫生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每位卫生人员必须不断努力,在工作中付出,学习和提高专业素养。除了专业知识外,每位工作人员还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热爱人民,才能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站长的特殊要求医疗的“我们要明确任务,积极谋划实施;分工科学,人员配置合理。我自己也时刻注意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大家学习。”
四年的“预备”和二十一年的医务生涯,黎氏琼江医生始终秉持着这种精神。2008年高中毕业后,黎氏琼江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选择当一名教师,而是参加了义安医学院的入学考试,主修妇产科。当时,由于家住靠近周仙地区综合诊所——周仙乡卫生站(归州县),她与许多干部都有联系。医疗的在这里,看到、听到医护人员如此有意义的救死扶伤的故事,琼江不自觉地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敬佩之情。
2001年,黎氏琼江女士从乂安医学院毕业回到家乡,但一直找不到工作。当时,乂州县乃至整个乂安省的医疗卫生部门都没有招聘政策。由于害怕忘记自己的职业,又想在等待工作机会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黎氏琼江女士申请当学徒,在周仙地区综合诊所当了四年医生,但没有工资也没有津贴。直到2005年12月,乂州县医疗卫生部门开始招聘政策,她才得以正式实现成为一名医官的愿望。通过考试后,黎氏琼江医生被正式分配到周仙乡医疗站,负责居民生殖保健和其他预防性医疗工作。
这位女医生并不满足于现状,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学习更高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2007年,在县卫生院和家人的支持下,黎氏琼江医生考入太平医科大学,准备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四年来,她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家、想念孩子,努力安排好工作,努力学习……
2011年6月,黎氏琼江医生从太平医科大学毕业后,继续在周仙乡卫生站工作。2013年1月,这位女医生调到周平乡卫生站从事诊疗工作,并被任命为副站长。2018年1月,黎氏琼江医生调到周风乡卫生站(距家40公里),担任站长。2019年5月至今,黎氏琼江医生一直担任周顺乡卫生站站长。
![]() |
始终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图片:丁选 |
无论身处何职,黎氏琼江医生始终保持“职业之火”,不断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工作。正因如此,她克服了诸多艰难险阻,赢得了机关、组织、所在单位干部和地方人民的信任。
周顺乡卫生站护理学学士范氏玉女士表示:“江女士激励着我不断奋斗、不断进步。她鼓励我去上大学,提升自己,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归州县医疗中心主任邓晋明医生表示:“多年来,黎氏琼江医生作为医疗站站长,始终深入基层,全身心投入基层医疗工作,带领医疗站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从疾病预防到医疗检查、治疗,为人民提供初级保健服务”……
痛苦的想法和担忧
黎氏琼江医生指出,初级卫生保健是最早发现疾病、治疗大多数简单疾病(占疾病总数的近80%)的医疗单位。如果初级卫生保健单位能够发展壮大,并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将节省大量医疗开支,避免上级负担过重。
然而,目前卫生站的开展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例如人力资源不足。周顺乡卫生站按规定配备6名工作人员,但实际只有4人。许多山区卫生站的硬件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导致检查和治疗困难,亟需卫生部门和地方的投入。
同样,许多公社和乡村的广播系统也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山区群众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也十分困难,存在诸多障碍。偏远乡村的群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双向信息接收和交流受限,尤其是老年人不熟练使用越南语。同时,年轻人(18至45岁)往往外出务工,如果待在家里,就会缺乏对卫生保健重要性的关注和认识。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卫生工作者必须掌握当地语言,深入农村,贴近村庄,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和手段,并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乡村密切配合,开展综合性工作。
![]() |
黎氏琼江医生本人始终秉持学习精神,认真履行专业职责。图:丁宣 |
从业多年,江医生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担忧。就像2018年一位孕妇来到周平乡卫生站的故事一样,她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地中海贫血。虽然医生检查后建议孕妇去医院以确保分娩安全,但孕妇并不了解这种危险的疾病。或许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孕妇决定在家分娩。直到难产,孕妇才被送往卫生站,情况危急。卫生站工作人员将孕妇送往卫生中心,随后又送往省立医院进行急救。医生们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这位母亲的生命……
江医生分享道:山区依然面临诸多困难。这里医务人员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此,除了国家投入外,每位医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不仅要学习医术,还要学习医德和服务精神。我们要牢记,病人的精神状态占治疗效果的70%。拥有知识、细致入微、为病人奉献的精神状态,能够激励他们坚定地与疾病作斗争;也能提高全民的医疗保健知识水平,从而引导他们践行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