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家阮富仲的故事
通过几个关于伟大政治家、“熔炉人”阮富仲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伟大而又朴实的人。
![]() |
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 |
越共中央总书记兼主席阮富仲曾是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八届的学生。半个多世纪前,要想进入享有盛誉的文学院,通常必须是高中文学系的优秀学生,并通过北方优秀学生文学竞赛。我也很荣幸成为文学院十一届的学生,比阮先生晚三届。
Trong先生八年级的文学课颇为特殊,不仅因为该班学生人数最多,更因为其学生背景多元化。有些学生来自东欧,因特殊原因回国;有些学生来自文化大学图书馆系;其余的都是高中文学专业的优秀学生。Trong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八年级进入1963学年,这一年美军开始评估。于是,文学八班不得不不断地从华侨中学搬到美池的宿舍,直到1966年,也就是最后一年,他们撤离到了北泰省大慈县万寿乡。我们文学十一班到达撤离区时,文学八班的学长们一路迎接我们,他们一直走到撤离区的起点——土井溪。
![]() |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在河内国家大学文学院8届文学班(1963-1967届)聚会上合影留念。 |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直到现在我依然忘不了疏散区那些诗意的地方,Tuong 山、Doi 溪、Trang Duong 山谷……但那些日子同样艰苦,那些日子,要爬上陡坡,进森林砍竹子盖房,要捡柴火去公共厨房做饭,甚至那些日子,要平躺在田边看着成群的飞机从头顶飞过,轰炸太原市、同班桥和心爱的首都河内。
入学不久,我们初三文学11班就见证了高三文学8班的另一件特别的事情: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完成三年级论文后被派往战场,只剩下30名学生继续写论文,其中包括阮富仲同学。
那时,和八年级文学班的同学相比,Trong 和其他学生没什么两样。他不像城里的学生那样,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脱颖而出,演奏乐器、唱歌。他也不属于那些经常来学校和女同学聊天、交流的高年级生,也不像我一样喜欢体育和艺术活动。
在八年级的文学课上,Trong先生纯粹是一个勤奋认真的乡村男孩,他总是遵守学院的所有要求,从最细微的细节,比如把头发剪高、把衬衫掖进裤子里、穿带子够长的凉鞋,他都做到了。所有的生活安排,以及去森林里砍竹子、砍柴、守夜……他都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些认真的态度,加上他始终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使Trong先生在二年级时就被选为班级青年团书记,成为学校里少数入党的学生之一。在担任青年团书记期间,Trong先生总是提前到会,等候大家。
文学八班的全体学生在向本文作者反映时,都表示文学八班青年团书记阮富仲讲话时语速缓慢,语气清晰。他为人体贴,对朋友亲切,能记住与朋友有关的事情很久。摄影师武玄说,他有一个哥哥武忠枳先生,不幸因病去世。毕业六年后,两人重逢时,阮先生仍然问起他的去世,并向武玄表达了慰问。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人,他们的朋友、同学、邻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贫穷和成功的生活经历又有何不同?越南国家总书记阮富仲却并非如此。
文学八班1967年毕业,由于应届毕业生分配的工作岗位和任务要求,特别是当时正值战争年代,班上的同学们彼此之间没有机会见面。
从2000年至今,由于种种原因,文学八班的同学们有机会相聚,几乎每年都会举行同学聚会。这期间,文学八班的同学们大多已退休。他们在职场时,曾担任各大报社总编辑、国家通讯社社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务,如今都回归了普通老百姓。唯有当年温和朴实、深思熟虑的同学——共青团书记阮富仲,如今依然是我们越南重要的政治领袖。
平日里,总书记兼主席与普通民众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隔阂。他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同学情谊和老友情。然而,这隔阂很快就被总书记阮富仲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的一句话所弥合:“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但最珍贵、最值得我永远珍视、永远存在的,是师生情、同学情。”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总书记兼主席成了参加同学聚会次数最多的人之一,除非他很忙,还会事先通知同学们征求同意。
阮富仲被提名为中央委员,祝贺他当选之际,他接到同学聚会的通知。由于他骑摩托车带着妻子去阮嘉绍学校看望昔日的恩师,他小心翼翼地向同学们请假。另一场同学聚会在恒峰街的文化保护中心举行。那天恰逢假期,阮富仲打电话叫住在附近的同学武玄记者,让他骑摩托车送他去聚会地点。聚会期间,他和同学们聊天、开玩笑。陈廷草记者开玩笑地问他:“你交班费了吗?”他笑了笑,还没等他回答,班级联络员泰清女士就打开了账簿,高兴地宣布:“阮富仲先生总是按时足额缴费。”
有一次,全班同学回到老疏散地长阳(Trang Duong)。当时,阮先生是国会主席,他的妻子乘坐一辆大轿车陪同全班同学前往。当时,阮先生和妻子特意花钱买了一台电视机,准备送给老疏散地。阮先生夫妇把电视机送给全班同学时,立即宣布这是八年级文学班的礼物。武玄记者报道,在那次回家途中,阮先生叮嘱班主任要照顾好司机,并拒绝了时任太原省委书记阮北山先生提出的接待方案。他说:“我是一名老学生,回来探望疏散期间照顾过我们的人,我请求不要举行盛大的接待会。”当选党总书记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有人提议向总书记表示祝贺,阮先生立即表示:“那是任务,但到了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和班里的兄弟姐妹们一样。”随后,他像往常一样,恭敬地把礼包送给老师们,并把礼包捐给班级。
有一次,摄影师武玄的儿子武阳到摄影师武玄家做客,他说:“你头发都白了,肯定很辛苦。” 阮先生笑着说:“我们班和你爸爸班上的人都很努力,很多人比我还要努力。比如我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演话剧《老爷》,陈德政叔叔演冯中尉,洪德小姐演范小姐。你爸爸拿着喇叭喊大家安静,我只是帮你爸爸扛电池而已。”
关于著名政治家、伟大的“火炉人”阮富仲,流传着许多故事,但仅从这两三个故事中,我们便能理解:这位点燃熊熊烈火、烧毁无数腐败木材的人,是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物。他深知头衔不过是人生的虚荣。他尊重人格,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奉献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他不贪图名利,不为利益牺牲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学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