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秋天有一种独立的怀旧之情……
尽管生活和工作在不同的国家,但每当国庆节临近,在远离家乡的义安人民心中,对祖国的怀念始终如一。独立日不仅是一个国家节日,更是一条神圣的纽带,连接着他们与故土的联系,连接着他们骄傲的独立秋天的记忆。
9月2日国庆节前夕,乂安报刊、广播电视台记录了乂安人民远离家乡思念故土的心情。
郑文贵先生(1962年出生)——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市越南人团结协会主席:怀念白桦林之乡
.jpg)
我出生并成长于义安省南丹县(旧称南丹县,现称天仁乡)南金镇。1988年,我在北义安灌溉公司(现称北义安灌溉有限公司)工作期间,根据两国劳工合作协议,被单位派往苏联工作。
每当独立日临近,看到国旗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扎斯尼亚日斯基区胡伯伯纪念碑旁飘扬,我的内心总是激动不已。对我来说,国庆节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节日,更是连接远方同胞与祖国的神圣纽带。无论身在何处,我们依然深感荣幸和自豪,因为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越南人,生长在拥有悠久革命传统的义安大地。
正是这种情怀激励着我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市越南人“团结”协会(隶属于义安省越俄友好协会)全体成员努力成为义安省与乌里扬诺夫斯克之间的桥梁。除了支持义安省代表团访问乌里扬诺夫斯克并开展工作外,乌里扬诺夫斯克市义河人民还积极开展慈善事业,为祖国捐款捐物。通过这些活动,义河人民对祖国的感情日益加深。
.jpg)
每次有机会回到家乡,亲眼目睹家乡的变化,从宽敞的乡村道路、学校、医院到日益扩大的工业园区,我都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这种创新不仅是一种喜悦,也激励着像我这样远离家乡的人们更加留恋家乡,更加渴望为祖国义安的共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哪怕只是一份微薄之力。
阮辉黄先生(1995年出生)——河内义安青年协会主席:祖国是爱的源泉

这几天,河内人人都聚精会神,热切关注着庆祝八月革命80周年(1945年8月19日至2025年8月19日)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1945年9月2日至2025年9月2日)的阅兵式和游行活动。看着熙熙攘攘、热切奔向巴亭广场的人群,我不禁想起了国庆前夕祖国那激动人心、熙熙攘攘的气氛。
在我出生成长的万图乡,有一个悠久的传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童年回忆,那就是儿童体操表演。每当国庆节临近,村里的孩子们便会兴致勃勃地练习,然后一起热热闹闹地前往公共体育场,搭建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小营地。村里的大人们也会围观、鼓励,共同营造出一个既纯真又温暖、充满人性气息的节日。
也许,正是这份“人情味”,让我以及一代又一代身处异乡的义安年轻人,萌生了回归故土的渴望。
作为河内义安青年协会主席(自2020年起),我与五万多名在河内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义安青年一起,努力联系祖国,传递爱心。协会已开展六次“义安献血”活动,捐赠了超过1200个珍贵血液单位,为祖国做出了贡献。

本着“为祖国献上最好的礼物”的宗旨,该协会于2024年向Tuong Duong乡Huoi Pung村捐赠了总价值超过5.5亿越南盾的礼物。
据估计,11年来,协会远离家乡的青年一致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活动,累计捐款价值逾数百亿越南盾,支援该省困难地区。

我相信,未来像我们一样,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会以祖国是爱的源头为理念,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继续延续分享的旅程。
王泰清上校(生于 1948 年)- 前防空部队第 375 防空师副师长 - 空军:1969 年 9 月 2 日的士兵和难忘的回忆
.jpg)
国庆节临近,我想起1969年9月2日那段难忘的记忆。当时凌晨两点,部队接到警报,全军聚集,聆听胡伯伯病危的消息。当时,我们驻扎在海防市永宝乡(合并后仍沿用该乡名)的野战阵地。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全队鸦雀无声,泪流满面,因为我们知道胡伯伯的病情危急。
1969年9月2日上午9点47分,当我们得知胡伯伯逝世的消息时,我们都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在胡伯伯葬礼的那一周,全队决心化悲痛为行动,击落了一架美国飞机,向他汇报我们的功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段神圣的记忆依然铭刻在我心中。每个独立的秋天,都提醒着我,也提醒着我们这一代人,和平与独立的珍贵——而这些,是用一代又一代父兄的鲜血和骨骸换来的。

作为一名士兵,我只想向年轻一代传递一个信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年轻人都需要保持勇气,拥有雄心壮志和人生理想。国家正在开启许多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诸多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你们需要意志力、团结精神,敢于奉献,怀揣远大梦想,为建设日益繁荣幸福的祖国贡献力量。
因此,九二节不仅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也是年轻一代停下来表达感激之情、提醒自己不辜负祖先血汗、将爱国精神转化为学习、工作和贡献的具体行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