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市场的湿年糕是九月二日的特色商品,价格昂贵。
九二节期间,关城乡甘市场著名的烤饼厂加班加点,顾客有时要等上几个小时才能买到烤饼。
黎氏娜女士是关城乡甘市场的老字号糕点师傅,她说:“九二节这天,我们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淘米磨面。平时我们一天只能做100公斤左右的糕点,但今年九二节,我们一天要做200多公斤。顾客太多了,有时我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只能轮流不停地工作。”
据娜女士介绍,要想做出美味的越南面,面师从选米开始就必须一丝不苟。米通常选用康丹米,米粒膨大均匀,既不会太干,也不会太粘。米要用冷水彻底浸泡,反复淘洗,直到水变清澈,然后磨成细粉。

制作蛋糕时,师傅必须熟练掌握,将面糊均匀快速地倒入蛋糕,确保蛋糕不会撕裂,也不会太厚或太薄。炉火也必须保持稳定,以便蒸汽将蛋糕烤得恰到好处。蛋糕烤好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新鲜米饭的香味与炸洋葱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蛋糕层柔软、光滑、洁白,点缀着几缕洋葱丝,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jpg)
同样在甘市场经营大型面包店的阮氏绒女士分享道:“每逢这个节日,顾客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从本乡到邻乡,甚至有的甚至专车到河内来订。提前订的顾客才能拿到蛋糕,否则要等上一个小时。” 绒女士从事这一行已有近20年,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她必须在热气腾腾的锅边坐上几个小时,不休息地工作。但换来的却是喜悦,因为她做出的蛋糕受到大家的欢迎,被称赞美味可口,并为家庭带来更多收入。

关城乡阮氏明女士激动地说:“9月2日国庆节,城里的儿孙们回老家团聚,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他们提起的第一道菜就是甘市场卖的鸡汤糯米糕。他们总是坚持要我去买。每年我都会早早起床,去甘市场糕饼铺买几公斤犒劳全家。孩子们都夸这香喷喷的糯米糕配上鸡汤,真是太好吃了。”

如果说以前烘焙师傅们需要用炭炉,在刺鼻的烟雾中艰难地点燃柴火,那么现在有了电锅炉系统,制作蛋糕的工作就变得轻松多了。新设备不仅省力,还能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蛋糕受热均匀、外观漂亮,并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制作“Banh Muot”(越南米糕)不仅为当地许多家庭带来稳定的收入,更是当地农民的骄傲。他们用心制作每一块柔软香甜的白米糕,传承着家乡的风味。如今,“Cho Gam”(越南米糕)已经走出了乡镇和县的界限,经过精心包装,装上客车,远销河内,为当地带来了浓郁的稻米乡土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