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退伍军人子女的“二恶英之爱”童话
(Baonghean.vn)- 两名来自同一家乡、在抗美战争期间在同一部队服役的士兵的子女,都因父亲接触橙剂二恶英而遭受痛苦,他们通过爱情找到了彼此,谱写了一段童话故事。
![]() |
潘氏燕夫妇一家。摄影:Xuan Hoa |
在荣市兴政乡3村,不难找到潘氏燕(1979年出生)和她丈夫的家。由于在他们结婚那天,两人都感染了二恶英,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他们一方面为两位退伍军人的两个孩子的幸福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这对身患残疾的夫妇感到惋惜。
当我们见到潘氏燕女士时,她吐露了自己因腭裂而经历的一段艰难岁月。她说:“她自出生起就残疾,腭裂,大脑发育比同龄人慢。家人带她去看医生,发现她感染了二恶英,是因为她的父亲潘廷明先生,他从南方战场抗美援朝归来。”
家人疼爱女儿,还卖青米给她治病、做手术,她的病情才逐渐好转。然而,由于她智力发育迟缓,无能为力。在邻近的公社,明先生以前的战友吴春水先生也面临类似的境遇,生活更加艰难。吴春水先生的两个孩子因父亲感染了二恶英。明先生感同身受,每周都去看望朋友,有时带几碗米饭,有时带一堆蔬菜。每次去看望战友,明先生总会带着女儿潘氏燕一起去。
每当这样的时候,颜女士就经常和水先生的长子吴春平(1976年出生)一起玩耍。同样因为橙剂——二恶英,平先生的双腿萎缩,背部弯曲,说话困难。平先生和颜女士长大后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 |
除了制作绢花,颜女士每天还缝补衣服,赚取额外收入来养家糊口。图片:Xuan Hoa |
“我残疾,但他残疾得更严重。他家还有一个弟弟,也感染了二恶英,而且有精神障碍,所以生活非常艰难。所以,我长大后就说想嫁给他,这让所有人都很惊讶。但大家都理解,我们彼此相爱。”甄子丹回忆道。
2004年,家人和亲戚为这对残疾夫妇安排了一场小型婚礼。新娘身着洁白的婚纱,光彩照人,推着坐在轮椅上步履蹒跚的新郎走进婚礼殿堂,将他介绍给所有人,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流下了眼泪。或许,再也没有哪场婚礼能让这么多人落泪。祝福这对如今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妇。
婚后,颜女士和丈夫面临诸多困难,她求职无数,却无人接手,而平女士也经常生病。她花了很长时间才在荣市一家鲜花加工厂找到一份工作。好心的老板有时会给她一些零钱,让她照顾残疾的丈夫。虽然钱不多,但足以维持生活。出于对这对夫妇的同情,双方家人还捐钱为他们建造了一栋四层楼,供他们各自居住。
2005年,颜女士和丈夫迎来了幸福。颜女士生下了一个健康胖乎乎的男婴,名叫吴春焕。健康的宝宝给了他们俩力量。
2012年,为了给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兴政公社妇女联合会帮助颜女士参加了免费的丝花制作课程。她勤奋刻苦,凭借着自己的巧手,制作出精美的作品,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此外,她还帮助那些不幸的残疾人找到工作,学习一门手艺。
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绢花不再受欢迎,残疾妇女制作队伍也不再活跃。只有颜女士仍在坚持这份职业。她自己进口原材料,制作绢花售卖给顾客。
据颜女士说,虽然她还能卖花,但原材料成本高昂,每个花篮的利润并不高。因此,她继续学习缝纫。“这份工作很适合我的能力和我的处境。‘吃得讲究,才能饱;穿得讲究,才能暖和’,你必须灵活变通才能掌控这个家。”颜女士说道。
![]() |
婴儿吴春焕(Ngo Xuan Hoan)照顾父亲。图片:Xuan Hoa |
她用一台缝纫机,每天为当地人缝补衣服,每天能挣五六万越南盾。这笔不多的钱还能维持她的日常开销和孩子的教育费用。颜女士坦言:“缝补衣服虽然算是副业,但只要努力,还是能赚到钱的。别人有很多选择,但我必须坚持做这样的工作才能维持生计。”
那位女士始终坚信,虽然身体残疾,但绝不能“职业残疾”。她必须生活、工作,不仅要养家糊口,更要得到社会和大家的认可。“正常人努力一次,我就要努力十倍。我的幸福很简单,就是看到老公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看到家人幸福快乐。”颜女士分享道。
如今,夫妻俩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他们的儿子焕。他出生时健康聪明,目前上五年级。看到孩子健康快乐,每个人都感到欣慰,也为这段饱受战争二恶英之苦的人们的爱情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春华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