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世界欢迎人们回家
(Baonghean.vn)——1975年4月30日胜利后,国家重新统一。除了生命的逝去,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难以释怀的悲痛,因为数百名在前线和战场上牺牲的记者的坟墓和遗骸至今仍未找到。
全国各地的记者和烈士记者家属不能忘记,值此神圣的庚子年七月之际,国家媒体系统几乎同时报道、发表文章和照片,纪念在义安省荣市大寺举行的500多名烈士记者的盛大祈祷仪式,其中包括6名在抗法抗美战争中牺牲的义安记者,他们保卫祖国,自愿为“百万象之国”和“金塔之国”履行崇高的国际义务。

2020年7月27日,蕴含着越南人民千百年来传统道德价值观“饮水思源”、“食果感恩栽树”的祭祖活动在乂安省荣市雄禄乡花仙村拥有近400年历史的瓯雒寺(大寺)隆重举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七月十五这个月圆的日子,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承载着缅怀祖先、缅怀逝去亲人的沉重寓意。
越南义安省佛教协会欣然认同该寺的人文理念,包括根据众多新闻机构、中央、地方和荣市各地佛教徒的感受和愿望制定的仪式内容和形式。从名字开始“缅怀革命烈士记者”意味着确保荣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乂安报社、乂安记者协会、雄禄乡党委、政府、群众组织代表、和仙村人民、西贡眼科医院院长和西贡眼科医院、乂安广播电视台等广大医务人员的热情和责任感。所有新闻机构都派往“缅怀革命记者烈士”最有能力、最敬业的记者以最快的速度,发表最感人肺腑的报道,向在战争的艰苦与残酷中英勇牺牲的一代记者致敬。

第一位抗法殉道者是记者陈金川,他于1947年3月3日牺牲。记者陈金川生于1921年,河静省香山市人,曾任越南新闻社(现越南通讯社)副社长。最后一位抗美殉道者是记者阮德黄,生于1942年4月8日,河北省新安市人,禄宁分社社长,于1974年8月6日牺牲。1978年2月在帮助柬埔寨人民粉碎波尔布特大屠杀的志愿军中牺牲的唯一一位记者是武贤,海防市水原市人,《海军报》记者。1979年2月在保卫北部边境牺牲的记者是黄连山报记者裴元捷。人民军电影制片厂记者阮如达。为了得到一条新闻、一份报道、一张照片、一部战争影片,记者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
1960年至1975年,越通社共有近三百名记者在各个战线牺牲,战场遍布炮火和枪林弹雨,其中最惨烈的是西原、五区、东南、古芝地、广治、承天顺化等地,他们连续81个昼夜保卫广治古城。越通社记者梁义勇,后来被党、国家和国会授予武装力量英雄称号,就是在保卫广治古城的战场上牺牲的。梁义勇记者和320师、304师、48团、27赵海团的三千多名官兵一样英勇地牺牲了,他们大多数是乂安省的子弟。

在与敌人激战81个昼夜,为每一寸被硝烟和枪林弹雨笼罩的土地而战之前,两名解放军电影记者黎越世和阮如勇在攻占并解放海陵县时,同时在203旅的坦克炮塔上牺牲。这片狭长的土地,位于中部地区腹地,从广义省的德福到广治省的同河,在解放战争的岁月中,浸透了15位烈士记者的鲜血和尸骨。在这些英勇的面孔中,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心甘情愿地把两岁的孩子杨香丽留在后方,穿越长山,前往艰苦而残酷的第五区。烈士记者杨氏春贵唯一留下的遗物是一根发夹,在她“长眠于维川良田”的地方被发现。(广南,诗歌)幸福之歌由诗人裴明国为纪念其挚爱妻子杨氏春贵而作。
前越南妇女报社书记黎道记者,也强忍着诸多遗憾和思念,不得不抛下两个孩子,最大的6岁,最小的4岁,沿着海上联络线返回家乡槟椥,担负起妇女解放协会副主席、南方妇女解放报总编辑的重任。黎道记者在美湫遭受地毯式轰炸后牺牲,她的安息之地被“密集的炮火和炸弹”炸得变形。解放日过后,亲属和战友们都找不到她的遗体。她的两个孩子在黑色的泥土下哭泣抓挠,只找到母亲1966年离开河内去南方时带回的一件顺化紫色羊毛衫。范氏玉惠记者在老挝战场牺牲。经过多年的寻找,他们只在安康河谷旧战场、559集团前进指挥部发现了一个青霉素瓶,里面装着一张褪色的纸条,上面写着《范氏玉惠报》(长山报纸)。
战争的最终痛苦不仅落在了黎朵安女士和杨氏春贵脆弱而渺小的命运上,也落在了在东南、承天惠、同塔梅、八区、九区、中部高原等战场上牺牲的女记者、编辑和电报员身上。他们是记者Pham Thi De、Tran Thi Gam、Nguyen Thi Kim Huong、Nguyen Thi Moi、Truong Thi Mai、Le Thi Nang、Pham Thi Kim Oanh、Ngo Thi Phuoc、Nguyen Thi Thuy、Doan Thi Viet Thuy、Nguyen Thi Mai、Le Kim Phuong、Nguyen Thi Nhuong、Nguyen Phuong Duy……他们都没有坟墓或遗骸。 成立。
牺牲的时间或许不同,但安葬的地方永远在枪林弹雨的战火前线。中央解放通讯社记者黎文伦,来自乂安省乂禄县乂忠乡,1970年在广南省桂山前线牺牲。记者黎文伦的遗体被安放在距离前线近两千米的列剑山脚下,本以为安全,却遭遇B52炸弹数次地毯式轰炸,遍地都是泥土和泥浆,烈士陵园里只剩下密密麻麻的弹坑。黎文伦大学毕业后,自愿到广南省桂山县任教,希望能找到父亲黎文伦的遗体。四年来,他辗转广南省的很多墓地,却无功而返。黎文山不得不回到祖国的土地上去安慰父亲去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
越南革命报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三十年来与民族并肩作战,战胜了法国殖民者、美国侵略者和西贡傀儡政权的走狗,帮助老挝于1973年获得独立,帮助柬埔寨人民摆脱种族灭绝,击退了北方入侵,五百多名记者在浴血奋战中牺牲。仅乂安省就有五百多名记者殉职:乂安西部报社邓垸、陈文统;军队电影院阮昆;解放通讯社黎维贵、黎文仑;东南亚解放军电影院阮克胜;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何祥风。
越通社损失了200多名记者,人民军电影公司有近40人伤亡。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和人民解放革命之声广播电台分别失去了50多名编辑、记者、播音员和技术人员。
他们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的技术专家,他们在北方大后方接受过良好的训练,在战场上历练成熟,即使在同塔梅的浩瀚海域也坚守阵地。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基地屡遭轰炸炮击,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传播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争取独立自由的爱国进步组织和力量的声音,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反对侵略、反对非正义战争,号召进步人士支持越南争取独立、统一祖国、维护和平。

1975年4月30日胜利后,国家重新统一。除了生命的逝去,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难以释怀的悲痛,因为数百名牺牲的记者的坟墓和遗骸至今仍未找到,散落在前线和战场上。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全国一百二十万烈士中,你们记者是云,是雾,是硝烟,是土地,是树木,但你们不能成为童话,不能成为过去,而是闪耀着无数的爱,笼罩着人心。有一天,在神圣的空间里,芬芳的香火蔓延到大三宝塔(悠乐寺),这是全国15000座佛塔之一,包括义安省的近70座佛塔,印证了“佛光普照”的精神,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为511位英雄记者和越南革命烈士的灵魂祈祷。悠乐寺住持释同德大和尚、释同宝大和尚、释同图隆重举行迎请英烈英灵和记者团参加纪念越南荣军烈士纪念日73周年盛大祈祷仪式,表达党、国家和组织对一代又一代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英烈的关怀、感谢和责任。
为逝者祈祷。悠乐寺的广场灯火通明,数千支蜡烛熠熠生辉。来自大专院校的学生、悠乐寺俱乐部的成员、哈寺的人们,身着棕色禅裟,举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烈士和革命记者的牌位,恭敬地来到佛坛前,表达敬意,焚香永世。
红香每日芬芳,钟声每日清晨和傍晚响起,安抚着殉道记者的灵魂。
有一位法名明智的记者,曾是抗美援朝战地记者。他用了近20年的时间,搜寻和整理从1947年到保卫北方边境战争时期在各条战线和战场上为履行崇高的国际义务而牺牲的记者烈士的信息,并于2019年完成了511名记者烈士名单的整理工作,这些记者烈士被收藏在越南革命新闻博物馆,并在大佛寺(瓯雒寺)供奉。每年景禧年追思会结束后,他每天都不顾烈日、风雨、默默地前往大佛寺上香,缅怀全国各地英勇的记者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