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考试是解决“买官买权”问题的良方
公开将是治疗权力滥用这一“顽疾”的良药。公开必须覆盖所有主体,公开程度必须广泛……
近年来,各级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权力制约机制不够完善,权力容易被滥用,“买官买权”现象滋生复杂。
为了限制这种情况,中央组织委员会正在组织对《政治局关于在干部工作中制约权力、打击买官卖权行为的报告》和《政治局关于在干部工作中制约权力、打击买官卖权行为的规定》草案征求意见。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阮明俊副教授表示,掌握权力、打击腐败需要高度的决心和毅力,同时需要公开招聘人才。
![]() |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阮明俊副教授博士。 |
光伏:先生,中央政治局正在准备提交关于在干部工作中管控权力、防止滥用职权的具体规定。您对这份规定草案有何评价?
副教授,Nguyen Minh Tuan 博士人事工作中的腐败最难发现,买卖官职更难发现,因为买卖官职的人除了他们自己之外,谁也不知道。虽然很难发现,但不做买卖官职却不难。现在我们制定了防止买卖官职的条例,这是具体的权力管制条例,其精神是: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只要有权力,都要管。谁不做好,或者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就必须管。
以前我们总说,干部工作中买官买权的问题是一个敏感问题,现在我们把这个敏感问题也提到了,明确责任、明确权限,明确违法行为的苗头、明确处理措施,甚至要成立督察组,把持干部监察主体责任报告制度。
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好的,但是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勇气,因为触及权力的巡视、监督、制约问题,就是触及有权有势的人,而对于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我认为,法规是一回事,但要付诸实践,需要地方、组织和机构对负面问题有免疫力。他们在进行检查时,不必担心遭到报复或骚扰。这些都是大问题,否则就无法实施。这意味着,如果检查人员感到害羞,甚至害怕,就很难付诸实践。
光伏:可见,干部队伍腐败的“根源”在于“要-给”机制。因此,必须破除“要-给”机制。那么,严密监控权力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呢?
副教授,Nguyen Minh Tuan 博士:我们必须用机制来覆盖,不索取,不给予。比如,规划是集体的,规划之后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和发展,而规划是由集体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把权力委托给别人。集体决定了就公布,公布了就照做,这样就不会有漏洞可钻,既可以索取,也可以给予。一个没有规划和规章制度的集体,根本就无法索取,因为没有规章制度可以索取。所以,首先要用规章制度来覆盖这些漏洞。任何错误都要纠正,任何漏洞都要弥补,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关于人事工作的规章制度。
我看到这个文件中对必须公开的内容已经列得比较充分,责任制度的规定也非常明确、具体。
光伏:要控制权力,必须有制度,或者说,制度必须通过法律来具体化。那么,您认为我们的法律足以“堵住”这些“漏洞”吗?
副教授,Nguyen Minh Tuan 博士:可以说几乎从未发生过。因为现实生活总是瞬息万变。无论法律文件多么严密,总会有人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漏洞。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迅速发现并“掩盖”漏洞。
关键问题是纪律必须严格。党员和人民的责任必须携手并进,共同奋斗。如果只喊口号而不采取行动,社会就无法发展。所有国家都有法律,也都尊重法律。要制定好法律,必须广泛征求全民意见,并征求科学家的意见。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将继续补充完善。
光伏:您认为,在人事工作中,有什么机制可以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职务侵占?
副教授,Nguyen Minh Tuan 博士:首先要完善一系列的流程和制度,流程要严谨清晰,每个人、每个环节的职责权限要明确。
第二,要面向全民公开,公开的层次要广,比如机关招聘要面向社会公开,单位干部的规划、任用、培训等工作,也要在机关内部公开,做到人人知晓,以便检查监督。
第三,发现有检查,有检查有处理。责任到位,责任到人,责任到人。一系列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工作肯定会更加有序,不再成为隐私、敏感的领域。
光伏:您对政治局通过的关于控制权力、防止滥用职权和滥用职权的规定有何期待?
副教授,Nguyen Minh Tuan 博士全党对反腐败特别是干部工作中反腐败的决心、毅力、毅力十分坚定,这些举措必将带来新的气象、新的作为,人民群众对党、对干部工作最期盼的就是人民群众最期盼的。
我也坚信,这项规定出台后,一定会深入人心,深入到党员干部群众中去,大家一定要携手努力,提高对腐败的查处力度,舆论也要强烈谴责这种谋求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恶劣、可耻的行为。当社会谴责这种行为时,有正直的人一定能够限制它。
光伏:谢谢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