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 Lo:航海职业为渔民每月带来1000万至1500万越南盾的收入
(Baonghean.vn)- 库阿洛镇的居民世世代代都以海洋为依托,走向远洋,发展海产品开采和加工,这已成为该镇居民的主要产业。如今,这座沿海城镇的居民继承了祖先的传统产业,大胆建造了配备现代化机械的大型船舶,用于远洋作业。
坚守海洋,坚守渔场
刚刚结束海上旅行归来的平明区船主 Vo Van Phuc,宜水坊和船员们都兴奋不已,因为他们“中了大奖”。虾、鱼、鱿鱼装满了船舱(约10吨),在码头就卖出了2.5亿越南盾。扣除各种费用后,每个人也都赚了数百万越南盾。阮先生说:“现在是南方鱼季,也是渔民一年中的主要捕鱼季节。由于市场稳定,售价高,渔民们收入稳定,平均每次3-5天的出海,每个人也能“赚”到数百万越南盾。”
![]() |
熙熙攘攘的宜水渔港。照片:清福 |
2021年1月初,安定区块的两位渔民阮文海和阮廷芳投资数百亿越南盾,建造了4艘排量为1100船长的渔船。出海3个月后,捕捞效率显著提升。渔民阮文海说:“渔船规模大,而且出海作业,捕捞效率更高。每次出海还能带来3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的收入,为5至7名船员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 此外,渔民阮廷河正在投资160亿越南盾,建造两艘排量为1500船长的新型远洋渔船,预计将于今年年中投入使用。
海产品开发和加工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产业。过去,人们经常在近岸捕鱼,主要使用拖网、鱼钩和鱼线,船只容量较小。过去5年,他们改用建造大型船只和大排量发动机出海捕鱼,在海上长时间捕鱼,产量高,收入丰厚。
![]() |
义水坊渔民从船上卸下海鲜。图片来源:Hai Vuong |
截至目前,义水坊共有各类渔船120艘,其中远洋渔船44艘,载重量745-1100吨。仅2021年前3个月,义水坊的渔获量就达3000多吨,产值约700亿越南盾,为700名船员带来每人每月约1000-1500万越南盾的收入。
门罗镇人民委员会经济处处长武文礼表示,渔业在门罗镇海洋经济发展中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该镇投资建设完善了服务渔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升级扩建门海渔港,总投资超过1070亿越南盾;整修义海坊和义水坊的渔港和渔码头;对投资新建400船至700船的渔民给予3000万越南盾的补助,对700船以上的渔民给予5000万越南盾的补助……
该镇的目标是逐步由近海开发向远洋捕捞转变,利用大船、大机械进行远洋捕捞,为快速提高捕捞产量、解决渔民就业做出贡献。
5年来,全镇新建大运力船舶20艘,海上作业大运力船舶由2016年的23艘增加到2021年的53艘;捕捞产量由2016年的1.1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6万吨,为当地创造近2000个就业岗位。
![]() |
义水鱼市熙熙攘攘,买卖双方熙熙攘攘。图片:Hai Vuong |
形成海产品生产、加工、消费链条
渔业的发展、渔获量的增加以及各种美味海产品的供应,促使人们拓展服务范围,投资加工,并构建起海产品消费链。仅在义海坊,目前就有54座冷藏库,总容量达8200吨。这些冷藏库生产的海产品出口到北部各省和中国,为765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义海坊还有经营颇有成效的烤鲭鱼协会。烤鲭鱼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和消费者的青睐,是打造洛门旅游品牌战略的重要产品。
![]() |
游客参观宜海鱼露村。照片:清福 |
宜海坊(门楼镇)农民协会主席张如阳先生表示:“目前,海江省除了第一鱼露工艺村外,还有3家鱼露加工企业和数十家烤鲭鱼、鱿鱼卷和虾类加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该坊有3种产品获得了OCOP认证。预计在2021-2025年期间,将新增5个OCOP星级产品,并对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升级。以此为基础,我们将打造品牌,扩大市场份额,打造从水产品开采到加工、消费的全产业链,提升经济价值。”
义水坊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和鼓励渔民发展渔业物流。目前,全坊拥有195家海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和1个海产品开发加工村,产量达1000吨,为650多名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海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打造了鱼露、虾酱、虾酱、鱼干、虾干等优质海产品品牌。
![]() |
Nghi Hai鱼露加工村。照片:清福 |
实施“2016-2020年阶段开发和加工与手工艺村相关的海产品项目”后,该镇目前拥有3个海产品加工手工艺村和1个烤鲭鱼协会;数百家海产品收购和加工企业,为1500名当地工人创造就业机会,每人年收入约7000万越南盾,2020年海产品加工收入达到7020亿越南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