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冬季战争——不朽的史诗
黄忠海先生认为,长期抗战的枪声,阻挡敌人、保卫革命政府、首都军民的斗争,充分体现了升龙-河内人民的勇敢、智慧、品格和灵魂:为了民族独立,不惜牺牲一切。
12月18日上午,纪念全民抗日70周年(1946年12月19日至2016年12月19日)纪念活动在河内举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党、国家、越南祖国阵线领导和前领导人、革命老战士、越南英雄母亲、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等出席活动。
河内市委书记黄忠海在仪式上发表讲话,回顾了1946年冬天的历史背景。当时,越南革命政府面临许多困难,同时面临饥荒、文盲等问题,面临着内外敌人的“生命危险”局面。
![]() |
河内市委书记黄忠海。照片:翠灵。 |
1946年12月19日夜首都打响第一枪后,胡志明主席的全民抗战号召响彻云霄,举国上下投入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长期抗战。
海先生说,这场阻击敌军长达六十昼夜的英勇战斗再次清楚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精神和山河的神圣精神;展现了升龙-河内人民的勇敢、智慧、品格和灵魂:优雅、英勇、爱好和平,而且不屈不挠,随时准备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牺牲和奉献一切”。
海先生表示,这种精神和气概已载入越南人民的史册,成为“不朽的史诗,照亮今天的革新和融合事业”。
![]() |
阮辉友上校,前首都军团士兵。摄影:Thuy Linh。 |
出席仪式的老兵代表阮辉余上校(原首都军团士兵)回忆起八月革命前的生活,当时他的家庭生活极其艰苦,父亲是穷困的公务员,母亲是小商贩,兄弟姐妹都是文盲,他幸运地被叔叔收养。他投身革命,参与了北宝府的夺权运动。他对法国殖民者的罪行感到愤慨,于是辍学投身反抗。
杜先生从早期就和队友们一起参加了保卫首都的战斗,执行侦察任务,带领部队伏击。“在破败的房屋、被炮火和枪林弹雨摧毁的街道上与敌人激战60天后,我们渡过红河,从河内撤退到越北。九年后,我们重返故地,夺回了首都。”杜先生动情地回忆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1946年冬天的第一天,那寒冷的日子。我们学到了团结互助、依靠人民、内攻外围、内外兼修、依靠熟悉的老营房牵制敌人的道理。至今,首都团的官兵们都已年过九旬,但对与河内一起战斗的60个日日夜夜依然记忆犹新。”首都团的一位战士说道。
![]() |
青年代表陈春白副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图片:Thuy Linh。 |
年轻一代代表、河内医科大学讲师陈春白副教授表示,对年轻一代来说,1946年12月19日只存在于电影、历史书页和故事中,但它却鲜活而神圣。
“那一年60个日日夜夜的传奇,已作为不朽的史诗载入国家史册。我们年轻一代,对先辈们怀着为国捐躯的坚定誓言,从容投身战争,深感自豪和感激。河内许多年轻男女,浪漫优雅,却又充满勇气。”巴赫博士分享道。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