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在越南的秘密接管
继农业和零售业之后,泰国企业正积极拓展在越南的业务。有证据表明,泰国巨头们愿意斥资巨资进行收购,最近的一次收购是斥资19.9万亿越南盾从一家外国合作伙伴手中收购了越南的一家水泥公司。
![]() |
泰国人开始垄断水泥。图片:互联网 |
此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投资者还决定将印度工厂出售给当地一家公司,转让价为14亿美元。泰国水泥公司Siam City (SCCC)刚刚正式从拉法基豪瑞手中收购了豪瑞越南公司,转让价为8.67亿法郎(约合19.9万亿越南盾)。该交易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拉法基豪瑞越南水泥厂年产能为630万吨,也是越南南部地区最大的混合混凝土生产商。豪瑞越南公司成立于1994年,目前投资额为4.41亿美元,其中拉法基豪瑞占65%,其余资本由越南水泥工业公司(Vicem)持有。这是越南最大的外商投资水泥公司。
不久前,泰国暹罗水泥集团(SCG)签署协议,以72亿泰铢(近5万亿越南盾)收购Prime Group Joint Stock Company(越南)85%的股份。
SCG于1992年开始将业务拓展至越南这一战略国家,并逐步扩大对水泥、建筑材料、化学品和包装等多个行业的投资。
该集团在越南和该地区其他国家表现良好。
根据2016年第二季度报告,SCG在越南的资产总额达19.177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9%。2016年上半年,SCG的销售收入达7.212万亿越南盾。
关于SCG在东盟地区(泰国除外)的经营业绩,2016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达到8.226万亿越南盾,占SCG总销售收入的12%。2016年上半年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达到16.092万亿越南盾。
泰国战略方向
2013-2014年对于整个制造业,尤其是建筑材料行业(尤其是水泥行业)来说,被认为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因为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冻结”影响。
由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主要市场的购买力均较弱,越南水泥行业面临挑战。
在水泥行业如此过剩的背景下,拉法基豪瑞退出越南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国内水泥企业将被迫主动关注国内消费,并寻求出口方向。
据建设部预测,2016年水泥消费将十分困难,尤其是出口方面。全国库存约295万吨,相当于约15至16天的产量,主要为熟料,其中Vicem库存为173万吨。
泰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在越南拓展业务的雄厚财力和远见卓识。SCCC是泰国第二大水泥企业,拥有45年的历史。该集团2015年的营收达到9.08亿美元。
两周前,SCCC还收购了斯里兰卡Holcim分公司,成为该国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去年9月,SCCC还与Chip Mong集团在柬埔寨投资了一个合资项目,并表示有意继续在老挝和越南投资。
收购Prime集团将有助于SCG巩固其全球最大地砖制造商的地位。Prime集团是全球第五大地砖制造商,也是越南领先的建筑材料制造商(占据20%的市场份额)。同时,SCG旗下拥有多达200家子公司,年营收高达137亿美元。
泰国建筑材料行业早已渗透国际市场,而越南仍需进口。泰国的竞争优势之一是质量和交货速度。“泰货心态”迫使越南企业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这种担忧尤其在越南正式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后更加明显,这意味着消费产品时的竞争压力加大。
据越南网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