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
(Baonghean.vn)——年末总要找点乐子聊,或许农历十月,没有什么比结婚更热闹、更幸福的事了!结婚当然开心,但结婚也有很多故事。
她肩负着姐姐的责任,刚被派去催侄女出嫁,还没等她开口,就听她哀叹:“恨不得工资也能涨得跟彩礼钱一样快。”我服了!
年底找点儿好玩的事聊聊,或许在农历十月,没有什么比结婚更热闹更幸福的了!结婚当然开心,但结婚也有很多故事。人生有时“收到另一份喜帖/感觉更孤单/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感觉自己很失落”(陈和平的诗)。我就简单聊聊这个永无止境的话题吧。
你有没有试过花30分钟去弄清楚桌上一张精美的婚礼请柬的来历,是谁发的?有没有试过一头雾水地问别人为什么邀请你?好吧,如果你只花了30分钟就搞定了这项棘手又神秘的任务,那恭喜你,因为在我的办公室里,就有人花了15天时间才弄明白一张散发着“侦探”般“恶搞”气息的婚礼请柬。整整15天,才找到这张“野蛮”婚礼请柬的来历,或许说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解释也不为过。说实话,直到现在,也就是两年过去了,我的同事仍然不明白那家人为什么邀请她。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债,也没有仇人。难道是因为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才邀请她?然后在那张散发着工业气息的请柬底部,写着一句讽刺的话:“您的光临是我们家的荣幸。”他们触及了善意最敏感的点,毕竟,我的同事为他人带来荣誉,为她的社区服务记录增添了光彩。这份荣誉的价值绝对不低于30万越南盾。
每个人都知道结婚,每个人都喜欢结婚,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祝福,但如此“漫不经心”地塞上一沓“空白”请柬,让秘书按照办公室的时间表填写,实在是“无语”。敢于结婚的信封不在马厩篮子里,它就像一匹从马厩里跑出来的马,自由地跨越了所有教派的藩篱,向宾客——食客——的贫困发起挑战。从10万到200万,再到300万,现在“甚至500万”。
婚礼(也称为结婚典礼)是婚姻中的一种文化习俗,在家人、社会或宗教的见证下,广泛宣布一对夫妇的婚姻得到接受。婚礼通常被理解为一种仪式,通常与庆祝活动相结合,形成婚礼或结婚典礼。如今,婚礼正值盛行季,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半哭半笑”的象征与无数的故事联系起来。
结婚是人生大事,当然备受各方重视。新人正式“入伙”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去……算命!拍照要演戏,演戏要美,美戏要贵。为了拍出一部足以惊艳网络的婚纱照,新郎新娘当然要辛苦拍摄一周。秉承着“婚姻可亡,婚纱照永存”的理念,拍婚纱照的费用也就几吨大米。接下来就是购物,如果家庭条件“宽裕”,这便是为激烈的金钱竞争做准备的阶段。不再像20世纪那样,一个保温杯、一对绣花枕头就能搞定一切。不愧是“四点零”时代的耻辱,不久前,全世界都见证了一场婚礼的“网络炒作”。纤瘦的新娘步入婚礼殿堂时体重只有45公斤,但到了婚礼结束时,这位美女的“负担”却增加到了51公斤,因为她不得不额外佩戴6公斤的黄金。女人们羡慕不已,公众也感到沮丧,而暴发户们则不断赞叹着刚刚建立起来的“档次”。甚至还有一场婚礼,女方家人在婚礼现场立即给新人送上红包、车钥匙,当然还有足金,当然,这可是破纪录的。这场婚礼成了金钱至上的人们的拙劣表演。不仅如此,“别人家的”婚礼除了黄金、红包和豪车,还要请来著名歌手献唱。歌手越火爆,婚礼的口碑就越高。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蜜月之旅也陆续被“打包”。
为了避免被“别人家的孩子”用金钱轻易愚弄,年轻男女们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玩意儿,让婚礼显得格外“隆重”。曾经有一场婚礼,新郎新娘的家人也上门交换项链和戒指,同样带着祝贺,但只有参加婚礼的人知道那是假金子,用来拍视频、拍照“炫耀”。越隆重,还债的路途就越漫长。傲慢的弊病扎根,扭曲了整个婚礼。还有“需要是发明之母”,用牛车、拖拉机、拖拉机……把新娘拉来的婚礼,在半球的另一端也不甘示弱(除了像嫁给吊扇那样稀奇古怪的婚礼),西方文明也有很多其他独特的婚礼,比如让宠物当伴郎,在空中、海底交换戒指等等。
说到婚礼,不得不提一下司仪的“问题”。除了被迫和素不相识的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在婚礼上,尤其是在家乡婚礼上,听司仪讲话实在是太难受了。听听司仪向双方家人问好:“各位家人们,首先,我向各位问好。河内问好,宣光问好,河江问好,安沛问好,泰国人民问好,京族人民问好,荣市问好,顺化市问好,司机问出租车司机好,电视贩子问粥贩子好。”或者在介绍新娘时说:“我以前住在芽庄/因为家人失散,所以我去了老挝。”(摘自YouTube视频“家乡婚礼司仪”)。这真是荒唐又混乱,然而我每次回家乡参加婚礼,总会遭遇这种混音折磨。说实话,我没耐心听完他们说的所有内容。这很令人反感,但它仍然存在,仍然受到赞扬,当然,它似乎也不受任何文化机构的关注。
接下来就是婚礼的奔波。婚礼通常要选择吉日,而网上提供的吉日很少,所以很多婚礼都安排在同一天,甚至同一时间举行。有些人一个下午就能“吃”下多达四场婚礼,而每一场都是“我们家的荣耀”!
婚姻本是爱情的结晶,但可惜并非总是如此。如今,既有惊天动地的“陷阱”,也有被化解的“定时炸弹”,长辈们在婚后戏称其为“花假钱”。据说,新婚之夜,一个女孩突然在床上放声大笑,笑声完全超出了她的控制范围。一个笑声还没停,另一个笑声就接踵而至。直到快到凌晨,她才平静下来,丈夫问她为什么笑,女孩真诚地笑了笑:“你真逗,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嫁给你!”
幸好,有真婚礼,也有假婚礼和“逃婚”。最常见的是为了逃避葬礼而举办的婚礼,然后是为了逃避……生孩子的婚礼!然而,最戏剧性的还是“退休”婚礼。一位掌权的父亲对儿子说:“如果你今年11月不结婚,明年我退休时,你就得吃麸皮了。”这绝对不是杜撰的故事!
这周末,我闲聊了几句。作为一名公务员,我突然想起我侄子说的话:“真希望我的工资能像彩礼钱一样快点涨。”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