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老兵讲述奠边战场的回忆
(Baonghean.vn)-《奠边府奠州将士》一书(2009年出版)确实是一份关于奠边府将士的珍贵文献,它可以帮助后世更好地了解奠边府将士的艰辛、勇敢和荣耀。
这本书内容丰富,既有报刊上关于奠边府大捷的资料,也有后人对奠边府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奠边府回忆录”,里面记录了直接参加奠边府战役的人们在行军和战斗中那些难忘的记忆。
这些记忆,如果割裂开来,只是一些“碎片”,但串联起来,却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现了我军和人民在奠边府战场浴血奋战、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引领读者去追寻那段光辉壮丽的岁月。

在这本书中,奠行乡老战士陈春珠写了一篇题为《长征……》的文章,讲述了从义安到奠边的长征历程,一路艰辛险阻,但也充满喜悦。我军徒步行军近千公里,翻越险峻的山岭、深邃的河流、险峻的悬崖峭壁,部队依然勇攀高峰,奋勇向前。
年轻的战士们一边行进,一边热情地讲故事、读诗、唱歌:“西北路漫漫/险关难行/西北路坎坷/白紫荆花开遍山沟丘陵/我爱你,农/明天胜利就在我们身边“。
黎越海(田林乡)老兵至今仍记得,他渡过安沛省奥楼码头的那天晚上,村民们端来热腾腾的鲜茶和热气腾腾的煮木薯,请部队停下。竹筏过河后,船家姑娘轻声道:“一路平安,回来找我拿船!”

继续行军,漆黑的夜色中,数百名战士奋力拉着沉重的大炮,一步步翻越崇山峻岭。大炮用树叶伪装起来,炮兵、工兵、步兵们竭尽全力,追随着欢呼声,一步步拉着大炮前进。他们心想,总攻中心地带开火的时间到了,心中忐忑不安,恨不得自己能健健康康地见证这重要的历史时刻。
奠和乡老战士光披在《别让他们逃跑》一文中,讲述了我军于1954年5月7日下午向芒清敌军指挥所发起总攻的情景。
我军势如决堤的堤坝,所到之处,敌军纷纷举起投降的白旗。整个孟清原野上,敌军早已准备好的白旗,在他们低垂的、悲伤的面孔下,一面面升起,如同白色的丧服……
在洪坎,敌军回击后,我军从战场发射的105毫米炮火立即瞄准了这座堡垒。敌军的碉堡被炸开,硝烟四起,火光四起,敌军惊恐地大叫,互相喊着逃跑。旧战场上的最后一战,永远铭刻在战士们的记忆中——青春战斗的记忆。
奠边府战场异常惨烈,战事总是处于胜负难分的局面。但透过奠行乡老兵阮兴晋的歌曲《一束善良》,我们却看到了越南军人的善良之美。
一场战斗结束后,谭老所在的部队休整,清理枪支弹药,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当天下午,谭老将枪管装进枪膛,正用手中的中型步枪瞄准,突然,掩体门外出现了一名敌兵。
敌人的头和脸缠着绷带,他弯下腰,用手在被水淹没的战壕里爬行。一个名叫夸克的士兵从坑道边走出来,眯着眼看了他一眼,然后扬起下巴,用英语大声问道。敌人回答说,他是阿尔及利亚人,在朝鲜,但被迫来这里作战。

一些士兵怒目而视,正要用枪托砸他,但夸克阻止了他们,说他只是个被迫当雇佣兵的穷人。大多数人觉得他可怜,而不是可恨。
我们的战士知道它饿极了,就给了它一把米饭。它弯下腰,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米饭,眼里噙满了泪水。吃完饭后,它看着大家,仿佛在感谢这份友善亲切的米饭。
《奠边府将士》一书凝聚了600多名直接参加奠边府战役的本地区农村干部、战士和青年志愿者的骄傲。通过这本书,他们记录了自己为胜利付出的一切,贡献了力量和热血,教育了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