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104岁奠边府老兵的长寿秘诀

休伊·舒 DNUM_ADZAEZCACE 09:29

(Baonghean.vn)—— 越南永盛乡(Yen Thanh)奠边府老战士阮文荣先生,曾参加过两次保卫祖国的战争,现年104岁,但他仍然健康地生活,是当地的光辉榜样。

结婚假大约3天

阮先生是家中四个孩子(3男1女)的农民家中最小的一个。1948年,抗法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他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新兵训练后,他参加了在老挝平治天的战斗……

bna_1.JPG
104岁的奠边府老兵阮文荣。照片:Huy Thu

1950年,他第一次获准回家。那一年,他的部队因为执行新的任务,必须开赴北方作战。在演州县停留期间,他获准回家三天。

“经过两年多的战乱,终于能再次见到家人和亲戚,我兴奋极了。我母亲高兴极了,我一回家就催我结婚。她选的儿媳妇是村里一位美丽贤惠的姑娘。两家人彼此承诺,会等我回去结婚。遵照母亲的意愿,我也决定马上结婚。” 维恩先生说道。

一场战时婚礼就这样迅速地举行了,简单、温和却又无比温馨。没有繁琐的手续,没有隆重的仪式,当天的宴会只有清茶,但兄弟俩、邻居们、父母双方,都兴高采烈。

bna_2.JPG
竞赛战士阮文荣(右三)在第一次全国爱国竞赛大会上与胡伯伯合影。摄影:Huy Thu

永绥村的那位士兵也没想到自己结婚这么快。他在家陪了妻子一晚,第二天就不得不离开,依依不舍地与亲人和年轻的妻子告别。回忆起那段时光,永先生分享道:“当时我上战场,只想着打仗,根本没想过结婚。休假结婚完全不在我的计划之内。不过,结婚后,我母亲非常高兴,我也感到安心,因为家里有人照顾。”

或许是受到家人和后方的鼓励,结婚后,杨先生在河南宁、和平、山西等战场上屡建奇功。1951年,他被所在部队选为竞赛战士,出席在大慈(太原)召开的陆军竞赛战士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优秀代表,出席1952年全国竞赛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他见到了胡伯伯,并与其合影留念。

全国竞赛大会后,他从班长升任连政委,在部队担负起新的任务。

bna_4.JPG
Vieng先生正在照料自家门前的观赏植物。图片:Huy Thu

婚后七八年,他才得以回国生下第一个孩子,为了娶妻而请三天假的故事,成为了他军旅生涯中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奠边府战场上的决战

奠边府大捷70年后,这位104岁的老兵回忆往事,依然激动不已。他说:“我当时在304师57团418营54连。参加奠边府战役时,我们连得到了一门105毫米火炮的增援。1954年初,在春节前后,我们部队向洪坎分区东南部进军。”

bna_3.JPG
70年后,奠边府战役的记忆依然清晰地印刻在这位104岁老将的心中。图片:Huy Thu

据阮先生介绍,他的部队负责攻击并摧毁洪昆(Hong Cum)次区域的敌军基地。敌军在这里部署了强大的兵力,包括许多欧非营、泰国傀儡部队、105毫米火炮、120毫米迫击炮、火焰喷射器、坦克以及数千名士兵。洪昆的战斗与奠边府战场一样异常激烈。我们的部队不得不挖山、睡在地道里,与敌人争夺每一个山头和每一个炮位。

奠边府战场上,他最难忘的记忆,是在炮火和枪林弹雨中挖战壕。他说:“我的部队一边战斗,一边挖战壕,同时还要阻止敌人进入森林砍伐木材,挖地道。夜间,我军挖战壕,白天,敌人派坦克来填埋,但战壕越挖越长,把据点包围了起来。法军发射了震耳欲聋的炮弹。炮弹在离地面约1米的地方爆炸,除了造成伤亡外,还震聋了士兵的耳朵,许多人不得不用树叶堵住耳朵。”

bna_5.JPG
维恩先生每天都会看电视新闻。图片:Huy Thu

维恩先生说:“在奠边府打仗时,我们挖战壕,士兵们缺水,有时长达数月。每个战斗小组只有一个水壶,兄弟俩不得不互相分享着喝。”

连水都喝不够,更别说洗澡洗脸了。奠边府那边,下午四点天就黑了。晚上要洗脸,就把毛巾或布铺在战壕边,等露水浸湿,再擦脸。缺水的时候还好,但下大雨的时候,整个战壕就被泥浆淹没了。战斗中,连长牺牲,副连长受伤,杨先生独自指挥部队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1954年5月7日下午,敌人举起白旗投降了。我们非常高兴。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战场。那种喜悦难以言表。”阮先生说。

保持胡伯伯部队的优良品质

奠边府大捷后,他被军队派往中国南宁学习了三年。1961年,他被派往太原钢铁区学习经济管理。结业后,他以上尉军衔回到部队,担任营政委。之后,他被动员到南方作战。1970年,他回到北方,与家人一起在太原退休。

bna_6.JPG
维恩先生虽年事已高,但思维依然敏锐。图片:Huy Thu

1988年,他举家迁回祖籍永绥村(现永清乡永塔村)定居。几十年如一日,在故乡生活,杨先生始终秉承着胡伯伯军人的优良作风。他坚信:“年轻人贡献力量、打仗是好事,老年人扫地打扫是好事,无论做什么都好。我们不能依赖子孙后代。”

维恩先生说,在军队服役期间,他艰苦奋斗,生死无恙。回到家乡务农后,他依然身体健康,有时能耕耘三亩稻田,而且很快就能耕完。他积极热情地参与退伍军人协会、老年人协会等当地组织。

她家有5个亲生孩子(4男1女),还有1个领养的孩子。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她独自居住,家里还雇了一名保姆照顾她。

今年104岁的他依然身体健康,行走自如,说话流畅,思维清晰,只是轻微的“听力障碍”。他每天依然勤奋工作,照料观赏植物,饲养动物(猪、鸡),并创作诗歌。

bna_7..JPG
年迈的Vieng先生依然勤奋工作。图片:Huy Thu

他说,近年来,他每年都会养三头猪,供子孙宰杀。去年年底,他家宰杀了一头85公斤重的猪庆祝春节。目前,他家还养着一头约30公斤重的猪、近十只产蛋母鸡和一只猴子。

他至今仍定期收看电视新闻,尤其是纪念奠边府大捷70周年的节目。每当提到奠边府大捷,他总是热情地讨论和分析《日内瓦协议》、我国人民抗法战争、中国人民的援助、越中关系,并将越南抗法战争与朝鲜人民的抗法战争、板门店停战协定等进行比较。

bna_8..JPG
目前,Vieng先生仍然饲养猪、鸡……图片:Huy Thu

谈起他,永清乡的人们无不敬佩和敬佩他,因为他不仅是村里的长寿“大树”,更是当地一位典型的奠边府老兵。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时,他只是笑着说:“我生活得舒适自在,无忧无虑,和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到平静。”

他有写诗的天赋,目前有一本“诗集”,有些是手写的,有些是村里的老师打印的。他朴实、质朴、真挚的诗句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家乡永清的变化。他分享说,如果能坐下来聊聊时事、抗争和诗歌,他可以聊一整天而不会感到无聊。

bna_9.JPG
在Vieng先生家与亲戚们共进温暖的晚餐。图片:Huy Thu

永清乡老年协会主席阮世扬先生补充道:“目前,乡里还有6位奠边府老兵,其中阮先生是最年长的。阮先生长寿、健康、堪称楷模,是子孙后代和人民学习的榜样。不久的将来,阮先生很可能会荣幸地受邀前往河内,与奠边府老兵们见面。”

奠边府大捷70年后,他再也没有回到那片旧战场。提起奠边府,他总是望着远方:“生活变了好多。现在那里肯定大不一样了。我甚至认不出我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了。”

Vieng先生热情地朗诵自己的诗歌。视频:Huy Thu

他精心保管着国家和军队颁发的、历经岁月风霜的勋章、徽章和徽章。1952年全国爱国竞赛大会期间,他和胡伯伯在越北抵抗根据地拍摄的合影,至今仍被他郑重地悬挂在客厅里。

在回忆奠边府往事的洪流中,他激动地说:“我为自己是一名奠边府军人而感到自豪。没想到自己能活到今天,高兴地见证着我的祖国、我的军队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乂安省104岁奠边府老兵的长寿秘诀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