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一位男子和他的乡村生活相关文物的保护之旅
居住在安城乡(原安城县万城乡)安富村的阮维龙先生近20年来一直勤于收集全国各地的古物件。至今,他已收藏近5000件文物,主要与传统农村生活相关。
在安城乡稻田深处,有一栋宽敞的三层楼房,在安富村的中心地带格外醒目——不仅因为它现代的建筑风格,更因为其内部是一个微型的古代乡村生活“活博物馆”。房主是阮维龙先生,近20年来,他一直勤勉地收藏和保存着许多古董,从罐子、研钵、油灯……到陈朝、黎朝和阮朝的珍贵文物。

龙先生的创作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他默默地守护着越南乡村的灵魂。他把这一切展现成一座座鲜活的“记忆博物馆”,守护着古老的灵魂,成为稻米乡间一处独特的文化胜地。

七月初,我们有幸拜访了阮维龙先生的故居。从入口开始,宁静的空间里绿树成荫,古老的石器与古老的盆景交错摆放,令人心旷神怡。步入屋内,成千上万件古代文物被科学而细致地摆放着:花园里整齐地摆放着古老的罐子和陶罐;屋内则摆放着各种茶柜、红木床和法国殖民时期的沙发。有些文物被存放在闪亮的玻璃柜中,有些则摆放在高高的木架上,使这里仿佛一座真实的古代博物馆。

龙先生出生并成长于艰苦年代,他分享道,从小就熟悉父亲留下的传统农具。磨坊、碾米机、生锈的铁锄、油灯……都曾是他家生活的一部分。“不知为何,这些老物件总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它们让我想起童年的记忆,那是如今的年轻一代很少有机会亲眼见证的往事。”龙先生若有所思地说道。

自2005年起,他开启了古董收藏之旅。起初,他只是跟着老收藏家去乡镇市场和二手市场“逛逛”、学习。但去得越多,他的热情就越高。为了攒钱买下第一批藏品,龙先生毫不犹豫地卖掉了一些家里的旧物。“有段时间,我卖掉了家里的整套木桌椅,只为了换回一个在清化出售的古董罐子。有些藏品,我甚至跑了几百公里,甚至抵押了土地才凑够钱买下来。”他说道。

目前,龙先生的藏品已达近5000件,其中许多藏品价值不菲。他拥有数百件古罐,每件价值数十至上亿越南盾不等。尤其是他收藏的两件阮朝早期莲花水缸,据收藏家估价,每件价值高达10亿越南盾。此外,他还拥有陈朝、黎朝和阮朝的石器,以及法国殖民时期的红木床、茶柜、古董桌椅等一系列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都巧妙地排列组合,与房屋建筑和花园空间和谐地融为一体。

尽管龙先生的藏品价值高达数十亿越南盾,但他很少出售。“我不做古董买卖。偶尔遇到对古董非常感兴趣的朋友,我会拿几件给他们交换,让他们收藏。对我来说,古董最大的价值不是金钱,而是记忆和文化。”他分享道。

龙先生每天都免费向游客开放他的家。当地人、游客或当地学生都可以顺便来体验,听他讲述古老的故事,并参观曾经与越南农村息息相关的物品。“我希望孩子们了解他们的祖父母过去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他们使用过什么。这是一种培养他们对祖国和历史热爱的方式,”龙先生说。

然而,收藏古董并非一帆风顺。据他介绍,仿造古董的技术非常复杂,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收藏家,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也会被骗。

幸好,龙先生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前辈”的指点,逐渐学会了鉴定古董,能够通过材质、纹饰、制作工艺、时间的痕迹来辨别真伪。他也经常与一些信誉良好的玩家互动交流,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避免被“老古董”所蒙蔽。


如今,阮维龙先生的“私人博物馆”不仅是收藏文物的场所,更是当地文化教育的场所。在现代生活中,这里如同一扇通往时光的大门,让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能更贴近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