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一位男子及其保护近5000件与乡村生活相关的古董的历程
近20年来,居住在安城乡(原安城县文城乡)安富村的阮维龙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收集全国各地的古代文物。迄今为止,他已拥有近5000件文物,主要与传统农村生活有关。
在安城乡稻田的中心地带,坐落着一座宽敞的三层楼房,它不仅因其现代建筑风格而引人注目,更因其内部宛如一座微型“活博物馆”,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乡村生活。房主阮维龙先生近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收集和保存着众多古董,从罐子、研钵、油灯……到陈朝、黎朝和阮朝的珍贵文物,应有尽有。

龙先生的工作不仅仅是爱好,更是在默默地保存越南乡村的灵魂。他将所有物件都布置成一座生动的“记忆博物馆”,保留着古老的精神,使之成为稻田腹地一处独特的文化胜地。

七月初,我们有幸拜访了阮维龙先生的故居。从入口处,绿树成荫、古石器与古老盆景交错摆放的静谧空间便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步入屋内,数千件古代文物被科学而细致地陈列:古老的陶罐和陶器整齐地摆放在花园中;屋内则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柜、红木床以及法式殖民时期的沙发。有的陈列在闪亮的玻璃柜中,有的则摆放在高高的木架上,使这里宛如一座活生生的古代博物馆。

龙先生出生于一个艰苦的年代,从小就熟悉父亲的传统农具。磨坊、碾米机、生锈的铁锄、油灯……这些都曾是他们家生活的一部分。“不知为何,这些老物件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它们让我想起童年的记忆,那是如今的年轻一代很少有机会亲眼目睹的过去。”龙先生感慨道。

自2005年起,他便开始了古董收藏之旅。起初,他只是跟随一些资深收藏家前往乡村集市和二手市场“看看”,学习一下。但走得越多,他对古董的热情就越发高涨。为了筹集资金购买第一批藏品,龙先生毫不犹豫地变卖了一些家里的物品。“有一次,我把家里的整套木桌椅都卖了,只为了换一个在清化省出售的古董罐子。有些东西,我甚至要跋涉数百公里,抵押土地才能买到。”他说道。

目前,龙先生的藏品已近5000件,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仅古代陶罐,他就拥有数百件,每件价值从几十万越南盾到超过1亿越南盾不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收藏的两件阮朝早期的莲花水缸,每件估价高达10亿越南盾。此外,他还拥有一系列其他珍贵文物,例如陈朝、黎朝和阮朝的陶器,以及成套的红木床、茶柜和法式殖民时期的古董桌椅——所有这些藏品都被巧妙地摆放,与房屋和花园的建筑风格和谐统一。

尽管龙先生的藏品价值高达数十亿越南盾,但他很少出售。“我不交易古董。偶尔,当我的朋友对古董特别痴迷时,我会送他们几件藏品,让他们留作纪念。对我来说,古董最大的价值不在于金钱,而在于记忆和文化。”他说道。

每天,龙先生都免费开放自己的家,欢迎访客。当地居民、游客或学生都可以来这里体验生活,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并参观一些曾经与越南乡村息息相关的物品。“我希望孩子们了解他们的祖父母过去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他们使用过什么。这是培养他们对家乡和历史热爱的一种方式。”龙先生说道。

然而,收藏古董这项爱好并非一帆风顺。据他所说,如今仿制古董的技术非常高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收藏家,如果缺乏深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可能被蒙骗。

幸运的是,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前辈们的指导,龙先生逐渐学会了如何鉴别古董,通过材质、纹样、制作工艺和岁月痕迹来区分真伪。他还经常与业内资深人士交流互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避免被“老古董”所蒙蔽。


如今,阮维龙先生的“私人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古董的地方,也是当地的文化教育中心。在现代生活中,这里犹如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能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