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音乐之夜,缅怀郑氏
(Baonghean.vn)——天才音乐家郑公山结束在人间的“漂泊生活”已经整整22年了——这种命运的哲学也许只有他才能如此表达,而在这22年里,音乐爱好者们一天也没有忘记他,他用充满激情、强烈的旋律演唱着……
他的音乐依然活在生命中,顽强地、执着地、挑战着时代……四月的第一天晚上,荣市许多地方都举办了“缅怀郑氏”、“如同告别”、“永远呼唤彼此的名字”等音乐活动,气氛温馨而朴素……热爱郑氏音乐的人们点燃蜡烛,缅怀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一起吟唱他40多年孜孜不倦创作的歌曲宝库中那些优美的旋律。在那些音乐之夜,无论是前来欣赏音乐的人们,还是表演艺术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 |
记者范水荣在郑公山的音乐之夜上热情演唱:《永远呼唤彼此的名字》。图片:景延 |
![]() |
这场音乐会给郑氏音乐爱好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印象。摄影:曹东 |
多年来,每逢音乐家郑氏(Trinh)逝世周年,记者翠荣(Thuy Vinh)和她的朋友们都会组织音乐之夜来纪念他。在城里某家咖啡馆里,她们弹着吉他,互相唱着郑氏的歌曲。今年,她分享道,是因为场地更宽敞,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她们在荣市阮国治街一家咖啡馆举办的“Goi Ten Nhau”活动吸引了众多听众,其中以七八代为主。这家可容纳300人的咖啡馆座无虚席。虽然人潮拥挤,但秩序井然,整个空间里只有音乐。
![]() |
音乐家黄山和歌手方灵一家在欢快的旋律中合唱《O tro》。图片:景彦 |
舞台上的“艺术家”大多并非专业歌手或音乐家。他们是记者、摄影师、教师、工程师、办公室职员或工人……他们都热爱郑氏的音乐。当晚,舞台上既有八十多岁的“艺术家”,也有五六岁的孩子,他们一起歌唱。他们演奏乐器,或吟唱简单的歌曲,天真烂漫,自然流畅。观众大多也是朋友,他们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欣赏着郑氏的音乐。
烛光下,观众们打开手机手电筒,随着《O tro》《Hay yeu nhau di》《Dem thay ta la thac do》等熟悉的旋律摇摆吟唱。现场观众清仁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我们这些在郑公山的音乐中度过青春岁月的人,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这里,真的非常感动。无需言语,静静地聆听,感受,就足够了。”
![]() |
温馨的音乐之夜,众多郑氏音乐爱好者到场。图片:Canh Yen |
业余音乐家组成的 Diem Xua 俱乐部也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曲目为《如同告别》。俱乐部成员 Xuan Dinh 先生说道:“我们都不是专业艺术家,但因为热爱 Trinh 的音乐,我们聚在一起练习,为志同道合的人们演奏。观众们悄悄地来看我们,把这里当成了每个周末的聚会场所。我个人认为,聆听 Trinh 的音乐,就只是聆听,无需考虑年龄、身份或职业……因为 Trinh 的音乐属于每个人……”
![]() |
美丽而温馨的空间,名为“如同告别”。摄影:Nguyet Anh |
春雨蒙蒙,花园里,观众席上,聆听着老师何惠、商人友林、汽车工程师宝泰……的歌声。这些业余艺术家们说,每次唱起郑氏的歌,他们都仿佛置身其中,每次歌唱都感慨万千。由于餐厅空间不大,主办方只为宾客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椅子。没有人提醒,他们尽量坐得近一些,为后来的宾客留出座位。音乐之夜结束后,观众们依然不愿离去。
![]() |
《如同告别》的狭小空间吸引了众多观众。摄影:阮英 |
观众们不仅前来聆听郑功山的歌曲,还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的喜爱,并向喜爱郑功山音乐的朋友们“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在《如同告别》的舞台上,民族寄宿高中的老师Thu Hien朗读了她在22年前郑功山去世那天创作的诗歌《Chieu Trinh》。这首诗是她自己的回忆,也是所有热爱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人们的心声。玻璃阳光带天使升天/我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回归尘埃真安详/举杯饮尽这一天…”秋贤用她富有表现力的嗓音,将遗憾和感动带给听众,她说:“面对人生的种种,她依靠郑公山的音乐来度过,尽管脚步还很不稳。”
为了给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和他的歌迷们献上一份特别的礼物,金莺老师和她的丈夫(省政治学校)将郑公山139首情歌的名字组合起来,创作了《郑公山情歌》这首歌。功勋艺术家琰恒首次登台演唱这首歌,让作曲家金莺老师和她的丈夫以及喜爱郑公山音乐的观众都热泪盈眶。
不难理解,音乐家郑公山逝世已22年,但他的音乐遗产依然活在观众心中。在郑公山逝世纪念日举办他的音乐之夜,也是为了将郑公山的音乐传承下去,让这种音乐流派拥有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郑公山逝世当天举办的音乐之夜,已成为荣市观众沉浸于情感洪流的绝佳音乐空间。在那里,他们可以怀揣激情,与志同道合的灵魂相聚,共同踏上朝圣之旅,在郑公山离开“短暂的世界”多年后,寻找他音乐的原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