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思想观念的重要转变
越共五届八中全会(1985年6月)决定党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取消中央集权的官僚补贴机制,全面实现经济向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转变。
第五次党代会
时间:1982年3月27日至31日
地点:首都河内
出席大会代表人数:1,033
全国党员人数:超过172万
共有47个国际代表团出席。
国会选举:
- 总书记:同志黎端
- 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委员116人,候补委员36人
- 政治局:正式委员13人,候补委员2人

一般背景: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困难重重,逐步陷入危机。
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已初步取得积极成效。
在东南亚,国际反动势力日益寻求干预,以控制和影响东南亚,特别是加大对越南革命的破坏活动。
- 越南既处于和平时期,又面临多方面毁灭性的战争……同时,它还必须做好应对敌人可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美国继续对越南实施包围和封锁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大会听取了党中央政治报告和其他多项重要报告。大会指出了造成困难和弱点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大会坦率地指出,主观原因是经济领导和管理、社会管理方面的失误;在把握和理解实际情况、具体化党的政策和执行政策方面存在缺点和失误;还没有看到从小生产仍然普遍存在的经济模式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所有困难和复杂性,行政管理机制、官僚主义和补贴维持得太久,政策变革缓慢……
在此基础上,大会确定了1981年至1985年及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向、任务和目标;重申继续贯彻落实越共四大确定的社会主义革命路线。
大会确定:1981年至1985年,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调整和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形势基本稳定,满足人民生活最迫切最根本的需要,缓解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克服分配流通不平衡状况的重要一步,为今后一个时期取得更加强劲扎实的发展增添前提和条件。
在此基础上,大会提出了1981年至1985年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向、任务和目标,其中确定了两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坚决保卫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大会批准:
+ 关于1981—1985年五年计划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方向、任务和目标的决议;
+ 关于党的建设的决议;
+补充党章。
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黎笋同志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1986年7月10日,黎笋同志逝世。1986年7月14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选举长征同志为党的总书记。

国内赛事
1981年5月1日,在老挝万象,以武元甲同志为首的越南党和国家高级代表团向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同志授予越南党和国家最高荣誉勋章——金星勋章。
- 1981年6月19日:根据越南和苏联关于在越南南部大陆架进行地质勘探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合作的政府间协议,成立越苏合资企业(Vietsovpetro)。
- 1981年11月27日,国务院决定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该公约于1979年12月18日由联合国通过)。
- 1982年1月18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发表白皮书,题为《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是越南领土》。
- 1982 年 3 月:内排国际机场航站楼落成。
- 1982 年 7 月 7 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签署关于共同历史水域的协定。
- 1982年9月28日:部长会议(现政府)主席签署决定,将每年的11月20日定为越南教师节。
1982年12月9日,部长会议决定将长沙县划归同奈省,将黄沙县划归广南-岘港省(现岘港市)。1982年12月28日,国会决定将同奈省长沙县划归富庆省(现庆和省)。
国际活动
- 1981 年 1 月 20 日:罗纳德·里根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1981年4月14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安全着陆,标志着太空旅行科学的重要转折点。
- 1981年7月16日:马哈蒂尔·本·穆罕默德就任马来西亚联邦总理
-1981年8月12日:IBM 发布了 IBM 个人计算机 5150,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个人计算机的概念。
- 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
- 1982 年 3 月 25 日:加拿大脱离英国完全独立后,通过宪法。
-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袭击黎巴嫩
- 1982 年 8 月 19 日:斯维特兰娜·萨维茨卡娅成为第二位与两名宇航员一起乘坐联盟号 T-7 飞船进入太空的俄罗斯女性。
1982年11月5日:伊泰普水电站落成。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巴西和巴拉圭两个邻国合作的象征。
1982年11月10日,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逝世(1905-1982)
1982年11月12日,安德罗波夫同志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107个国家在蒙特哥湾(牙买加)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