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阮景赞-阮景迪:开国元勋与六百年的诅咒

历史学博士阮春孟 April 16, 2021 09:51

(Baonghean.vn)——为纪念两位著名民族英雄阮景赞和阮景棣的丰功伟绩,越南大多数城市都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特别是在阮景赞的家乡,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街道和阮景赞中学。

Đền Ngọc Sơn thờ danh tướng Nguyễn Cảnh Chân. Ảnh tư liệu
玉山寺供奉着著名将军阮景赞。图片由阮文忠供图

阮景赞(1355-1409)的生平和事业

他出生于戊戌年(1355年),出身于广宁省同朝阮氏家族。他的父亲是金五伟大相权阮多方,后陈朝时期的民族英雄。他的先辈在建国卫国的斗争史上秉持着“忠、仁、护国、护民”的传统,其中许多人成为丁黎陈朝时期的名臣和开国大臣……直至胡志明时代载入史册。

陈佩德国王统治时期(1377-1388)

甲曆(1384年),阮景赞考中太学,即陈佩德国王时期(昌富八年)的太学试。戊戌(1385年),阮景赞正式被任命为陈朝“天师府莫离朝廷”的官员。

戊辰年(13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陈佩德国王将王位禅位给幼子陈邕(黎贵黎将长女嫁给他)。庚辰年(1389年)二月,陈邕正式登基,称帝为陈顺宗,年号光泰,立其亲生女儿黎贵黎为皇后。黎贵黎是陈朝后裔,深得陈义宗太宗信任,辅佐陈顺宗。

1389年3月,陈顺宗皇帝任命阮景赞为将军,官至“军事人员属于“Thiem su khu troi truong trieu tri”

同年四月,黎贵利推荐并任命范居銮为“Thiem Thu Khu Mat Vien Su”。黎贵里问古銮:“秘议中,谁可任用?”古銮便列举了几个人,包括他的弟弟范攀、阮景战、杜思敏、王可俊、杨章……这些人个个才德高尚,英勇善战。黎贵里于是任用王可俊为丹德军统帅,杨章为丹勇军统帅,以增加自己的势力。

著名将军阮景赞的素描。图片由阮景赞提供

新梅元年(1391)八月,黎贵里杀死了和州军统领潘孟、朱平奎两位将军,任命邓达为和州藩,黄会庆为首席法官。

牟丹元年(1398年),陈顺宗皇帝派遣阮景赞南下,担任和州(包括平治天顺化地区)安抚使。他前往还州南阳(隶属乂安省)玉山村驻扎,建立根据地,集结兵力,制造武器,训练民兵……与当时担任和州州藩的邓达(出身于塔天禄-干禄),一起抗击占城军和明军。此后,阮景赞和邓达多次参加与占城军和明军的战斗,屡战屡胜,威望颇高,在当地颇具影响力。从此,二人结为挚友,结为战友。

同年(1398年),陈顺宗被迫退位,由长子陈安继位。陈安王子(他称黎贵理为其外祖父)登基,是为陈绍德国王(年仅两岁),年号建新。摄政王是太傅黎贵理,并自封为摄政王。

陈绍德即位两年后,黎贵利篡夺了陈朝政权。当时,阮景赞担任和州安抚使,但陈朝政权完全掌握在黎贵利手中。

何朝时期(1400-1407)

景辛元年(1400年),黎贵里正式篡夺陈朝皇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胡贵里),国号为“大五”。不久,胡贵里禅位给次子胡韩尚,成为胡朝最高皇帝。

仁戊(1402年),为巩固南部边境,胡贵里吞并了占婆新征服的四个省份,包括升化、顺义等,并将其改名为“升化路”,统一了四省,并继续任命阮景赞将军为升化路安抚司。阮景赞与邓达关系友好,两人都曾是陈朝官员,在当地颇具影响力,深受胡朝的信任和尊重。

平寿元年(1406年)初,陈天平假扮陈朝后裔,前往明朝控告胡朝篡夺陈朝王位。明朝朱德王明清派兵将陈天平押回国。胡韩尚命阮景昶向明朝呈上谢罪状,并请求迎陈天平回国称王。明清派使者聂通捎诏至胡韩尚,诏书如下:“如果你迎请天平回来当领主,你将被封为上公,并被赐予一大片领地。”何韩尚继续派阮景赞跟随聂通,向明清苏朝报告迎接天平的情况。然而,平佑二年(1406年)四月,明军将天平带回大五国时,何韩尚派兵拦截,擒获天平带回斩首。

平寿元年(1406年)年底,明朝率领大军入侵大酉,肆意掠夺、奸淫无辜百姓。定会元年(1407年)中旬,胡朝被明军击败,覆灭。明朝占领并统治了大酉。虽然最初以帮助陈朝对抗胡朝为名,但占领大酉后,明清朝下令搜捕陈朝和胡朝的王室后裔,并处决功臣家属,以消除日益增长的“陈胡叛徒”威胁……

明朝推翻胡朝后,占领了大五郡,将其改为交趾郡。胡贵礼及其王室逃往南方,到达奇罗港(位于河静省奇英县),被张富和木清俘虏,押送至金陵(位于中国南京)并被折磨致死。至于胡贵礼的长子胡阮忠,因其精通武器制造,明朝饶了他一命,但强迫他改名为“黎忠”,并对他高度赞赏。后来,他成为明朝的重臣,被任命为“工部尚书”。

明朝末年,胡朝势力入侵,天下乱象丛生,民愤激昂。阮景战与邓达率军从升化路进军乂安,准备与明军会师抗击明军。阮景禄的次子,出生于景圣元年(1380年)的阮景禄闻讯,从广宁省东朝逃亡,途经嘉元省宁平县,追随父亲逃亡至还州省南阳(乂安府)玉山村。他化装成船夫,在玉山脚下行医。

一般的顾问和受冤屈的官员(1407-1409)

明朝推翻胡朝占领大越后,实行了许多残酷的占领政策,迫害胡朝、陈朝……的功勋势力,大越各地人民纷纷起来争取独立,全国各地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

丁会元年(1407年)十月二日,阮景赞、邓达将军拥立陈毅(又名詹定德)为王,在毛都——宁平重建陈朝,年号雄庆,率领国家抗击明军入侵。

此事发生后,交趾总督和巡抚便上报明成祖皇帝,请求增派军队和武器:“乾定、邓达、景赞、阮瑞等一伙谋反,拥立陈毅为王,号为雄庆,主要活动于还州、和州等地险峻的山区,专事制造兵器,纠集部众,组成伪军,与我(即明朝侵略者)作战。此时,大军已回国,乾定一伙率军攻打平圣、含阗关,封锁三江,并攻打交吉城(即同都城)附近。慈廉、韦曼、上丰、大阳、永平、石塔等县的民众纷纷跟随。敌军势头渐盛,我军数次进攻,均无功而返,请求增援。

明成祖接到请示后,下令增派四万大军,派张富、木清率领包括陆军在内的军队由陆路进犯,刘胜则率领海军由海路进犯,奔袭入侵我国。混乱之中,明军在今海雄、海阳、广宁一带,毁村毁寨,烧杀掳掠,杀害后陈、胡两朝将军的家眷、兄弟儿女……

戊戌年(1408年),张富统领军队,从四面八方调集陆海军,从爱南关、广宁进军到波谷(今南定省伊安县),力图消灭陈军。同年12月14日,阮景赞与邓达巧妙地集中全部兵力,在波谷大败明军,歼敌十余万。阮景赞杀死了兵部尚书刘俊和都督刘毅,而木清与张富则率领残部逃往古龙城,逃回国。至于明军的走狗同治寿官陈国杰,则逃入森林,饿死在森林里。陈军大获全胜,各地人民欢欣鼓舞,阮景赞和邓达的声望和威望也随之提高。

扬州大胜明军后,乾定皇帝率军回驻清化玉山县香江(位于黄江河畔)。奸佞大臣阮贵、阮梦庄嫉妒阮景赞、邓达的辉煌胜利,便暗中诬蔑扬州皇帝:“阮景赞和邓达等人随意任用一些人,又随意罢免一些人,如果不事先做好规划,以后很难管控。陈毅国王听闻此事,召见邓达和阮景赞,下令士兵将邓达打死。阮景赞反应不过来,逃上岸。国王下令强人追杀。阮景赞于庚酉年(1409年)二月十五日去世,享年54岁。

此事发生后,历史学家吴士莲对二人深感惋惜,感叹道:“国王侥幸逃脱了危险的围困,这要归功于邓达父子英明的将领,以及阮景赞父子在恢复和复兴国家方面建功立业的战略谋略。在博科世界水位上升,所以听信宦官的谗言,挑拨离间,一下子杀了两个才干高强的将领,这和自杀没什么区别。我切断了自己的党羽怎能成就大事而危害国家呢?

由于陈廷德国王的这一不明智之举,陈朝的臣子不再顺从,史家、当时人和后人都大骂:“君王之德,贵在决断与智慧。决断能断,智慧能断。唉,如果当时君王召见两位大臣,领着他们(诽谤者)明说诽谤诬告两位大臣的罪状,然后立即处决,那么命令就会得到执行。景赞、邓达两位大臣的勇气会更大,他们的感恩之心也会更深。如果他们真有专制之意,难道他们不畏强权而屈服,不怕难以控制吗?君王若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四处漂泊,自生自灭了。”

玉山寺文物研究团队。图片由玉山寺供图

太保 Thuy Quoc Cong Nguyen Canh Di (1377-1413)

阮景帝听闻其父被阮文帝蒙冤(1409年),遂与当勇(暂时放下对父的怨恨)率军从顺化前往清化,剿灭陈毅宫廷中的叛徒、叛乱分子和明伪军……,并将陈毅侄子陈贵圻迎回还州拥立为王。

牛年(1409年)3月17日,陈贵康在芝罗(今德寿县河静)正式登基,改年号为中光。国王任命阮景迪为“太保”,邓勇为“东平庄苏”,阮水为“太夫”,阮庄为“图马”,指挥三军。

鉴于当时形势以及统一两支军队的需要,陈贵圻麾下的将领们在阮瑞的率领下,对南定五天发动了突袭,并将陈毅带回芝罗,尊为太上皇。尽管他们不得不在弑父之人的麾下作战,但景迪和当勇为了国家的共同事业,克服了一切困难,始终保持着将军的正直和美德。

仁钦二年(1412年),明朝在长富统帅下继续派兵侵略我国,四面楚歌地进逼广宁、海雄、海阳……将军阮景棣、阮瑞率领大军在鸿基击败明军,大获全胜。

1413年,长富惨败,不得不求援,增兵添械,四处征战,残酷地杀戮和掠夺平民。在艾都激战中,陈军兵力不足,明军兵力众多,陈军被围困多日。长富俘虏了阮景棣和当勇。他们用尽各种酷刑和贿赂,阮景棣英勇地不断咒骂长富:“我本来想杀了你,但是我没有想到。你又抓住我了”不停地咒骂张富,张富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意,杀死了阮景帝(剖开他的肚子,吃掉他的肝脏),因为阮景帝在博科之战和鸿基海战中惨败,阮景帝于归德年(1413年)12月中旬牺牲。

祖父(阮景赞)和父亲(阮景棣)被害(1409年和1413年)后,阮景棣将军的两个儿子——出生于新岁(1401年)的阮俊善和阮俊杰——随母亲逃亡,避难于河静省香山县福山村。阮景禄和阮景棣父子也逃亡至香山,投奔当地亲属。当时,明朝和伪明朝势力四处叛乱,抢劫猖獗,阮俊善组织村里的年轻男子,成立了谷山军,保护村民,继续与明军作战。谷山军成立以来,全面控制了香山—河静地区,人民过着相对和平的生活,领袖阮俊善的威望和声誉日益提高。

黎利延续先辈们对明军的抵抗,号召士兵,招募英雄老兵,制造武器,储备粮食,准备多年。戊戌年(1418年),黎利正式发动了蓝山起义。第一阶段(1418年至1424年),黎利军力薄弱,屡遭挫折,而明军实力强大,在重大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只取得一些小规模的胜利。

仁宗元年(1425年),黎利听取群臣的建议,率军前往香山迎见阮俊善,并招募谷山军,在山福乡乃村的榕树下斩白马立誓,誓杀敌救国。从此,阮俊善兄弟在黎太祖统治下成为贤将,并被黎王赐姓“黎天”。当地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斩首杀白马——榕树下誓师——愿同心战友——歼敌立基”。历史上只记载了阮俊善(黎天)的名字,他的家人、兄弟和叔叔却没有记载。他的家谱已佚失。1991年,位于河静省香山市的黎天陵墓和黎天庙被国家列为国家级历史遗迹。

戊戌年(1428年),黎利击败明朝入侵者后正式登基,史称黎太祖,年号顺天。顺天元年(1428年),黎太祖追授阮景赞、邓达两位著名官员八字金匾。“忠正——忠臣,孝子”;阮景灿功能“总参谋部”,邓达祝太保阮景帝被封为“大公”,太保阮景帝被封为“水国公”,太保阮荣被封为“同平章事”,以纪念他们的伟大贡献。

黎圣宗年间(1442-1497 年),阮景赞和邓达被追授以下手稿:“一位绝世民族英雄,两位民族英雄——一位绝世英雄,两位英雄”

阮朝嗣德王(1829-1883)曾作此诗,并追授阮景帝和邓勇诗一首:

作为陈朝的忠臣,

父仇未还,国债犹在。

名声战略尚未完成,

忠诚的心就像太阳和木头,

“喂,你们这群强盗,记住诅咒!”

黎利平定明朝侵略者后(1428年),清化至顺化一带基本解放,阮景禄父子在河静香山避难多年(自1414年至1428年约14年)后,返回了玉山村(父地)。

景禄元年(1430年),黎太祖下诏各路、府、县……登记民籍,阮景禄父子正式在还州南阳县玉山村登记户籍,取名“阮禄”和“阮律”。父子二人继续在此从事船夫、针灸和行医工作。阮景禄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年月日和葬地的记录。阮景律在去针灸处治病的途中被老虎咬死,但人们没有吃掉他的肉,而是挖开土地,将他埋葬在Cho De腰(玉山村——清章——的坟地)。他们就是阮景家族在清章——义安的先祖。

民族英雄阮景战、阮景狄将军是后陈朝时期的开国英雄,继承先辈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而战斗的传统,为民族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乂安省阮景家族的祖先。后来,他的子孙继承先辈的军事事业,许多名人被后黎、黎忠兴朝封为:包括18个郡公、76个侯爵、许多伯爵和爵位,代表了四个忠义阶层,五代人,其中包括:福庆郡公阮景辉及其子孙,如:潘武侯爵阮景暖;兵部尚书阮景焕;忠官公阮景汉;强官公阮景文;立官公阮景昭; Thai Bao Ta Tu Khong Thu Quan Cong Nguyen Canh Kien; Ta Tu Ma Thang Quan Cong Nguyen Canh Ha;海军上将刘全公阮景贵……他的家世以高贵显赫着称,名副其实。“过去的祖先来自一个奇怪的地方,十八位公爵和三位总理——丁、李、陈、黎的后代,一百多名医生和七名高材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和历史学家考察玉山寺遗址。图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图

胡志明时代的著名人物有:前水利部部长、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兼部长阮景定先生;前教育培训部副部长、数学教授阮景全;前劳动部副部长阮松松;前越南边防部队副司令员阮景贤少将……

为了纪念两位著名民族英雄阮景赞和阮景棣的丰功伟绩,越南大多数城市都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尤其是在河内市巴亭广场附近,有法国殖民时期的阮景赞街,以及河内市黄梅郡大金市区的阮景棣街。在他的家乡,也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街道和阮景赞中学。

* 参考来源

大越全书

越南全书

阮北的上流社会

蜀卞侯

阮氏家族传统

Hoan Chau Ky,阮景家族的文件

乂安省签署

静谧的古代记录

蓝山实录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名将阮景赞-阮景迪:开国元勋与六百年的诅咒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