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情感
为了取得我国民族解放抗战和建国卫国事业的伟大胜利,越南千百万人民流了鲜血,千百万人终生承受着战争的伤害和残酷的后果。
向为独立、自由和祖国主权完整而牺牲的先烈们表达感激之情是越南人民的道德、情操和宝贵的文化传统。
在近80年的建国历程中,数百万越南人民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为革命事业、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人民的幸福奉献青春和鲜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铸就了精神力量,激发了越南人民奋起反抗奴役和贫困的强大愿望。
缅怀和感谢为国捐躯的烈士,体现了“饮水思源”的道德情操,这是越南人民崇高而神圣的情操。在抗法战争初期的动乱时期,1947年2月16日,胡志明主席签署了第20/SL号法令《关于烈士抚恤、伤残和死亡抚恤的规定》,这是第一份肯定战争伤残军人和烈士工作重要地位以及党和国家对战争伤残军人、病残军人和烈士家属关心的法律文件。
该指令将每年的 7 月 27 日定为战争伤残军人和烈士纪念日,“我们的人民孝顺、慈善、爱护伤员”!

因此,7月27日荣军烈士纪念日是我们缅怀和表达无限感激之情的契机,向为挚爱的越南祖国、为党和民族的光荣革命事业献出鲜血的英雄、烈士、同志和同胞致敬。这也是教育全民族“吃树不忘树人”道德的契机,让今世后代懂得:一个社会如果不感恩那些为建设和保卫它而流汗的人们,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78年来,践行胡伯伯的遗愿,我党和国家始终重视领导和指导落实对战争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和革命有功人员的各项政策。“报恩”运动已成为全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如:赠送报恩屋、报恩花园;为祖母送丝绸衬衫;为母亲送暖衣;帮助和关爱战争伤残军人、重病军人、烈士孤寡老人;资助烈士子女;支持越南英雄母亲……
感恩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集体力量,为稳定和改善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和革命有功人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出了贡献,截至目前,98.6%以上的政策家庭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

“报恩不仅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政策,也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心声、一项政治责任和一项道德要求”,苏林总书记在7月24日上午向代表全国920多万功勋人物的250名代表致敬的会议上强调。他们当中有120多万烈士、13.9万多名英雄越南母亲、1300多名武装部队英雄、劳动英雄、近80万伤病军人……他们是民族不朽的英魂,是越南革命英雄主义最美好的象征。
七月里,各地举行了多项意义非凡的活动,向千百万烈士——那些为国捐躯、英勇战斗的优秀儿女表达敬意。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女放下梦想和抱负,为了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和平与幸福,踏上了神圣的征程。

我们感恩无数永远留在祖国怀抱的人们;感恩在南北战场上留下自己一部分遗体的伤员们;我们与在战争后遗症中挣扎的老兵们同甘共苦;与日夜疼痛的伤口共患难;与那些焦急等待亲人而眼神疲惫的人们共度难关,他们杳无音信,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妻子、丈夫、父亲、母亲的坟墓在哪里……

920多万功勋人物享受优惠制度和政策。功勋人物及其亲属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改善,大多数都得到了安置和扶持稳定住房;全国投资新建和修缮了3000多座烈士陵园和4000多处烈士纪念工程,永远是老挝、柬埔寨各战场牺牲和执行国际任务烈士的归宿。长山国家公墓、广治九号路烈士陵园、义安越老国际烈士陵园每年都迎来大批在友邦土地上牺牲的儿童回国;烈士身份认定工作尚缺乏信息,特别是在DNA鉴定技术的支持下,已取得初步积极成效。
然而,仍有20万烈士遗骸未归还,近30万烈士信息不明,这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对先烈的思念和怀念。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继续开展有意义、有意义的工作,为抚慰他们的伤痛、擦干他们的泪水、抚平他们的忧愁贡献力量,让有功烈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好。
烛光守夜期间,鲜花、芬芳的香火、墓地的璀璨灯光,让七月——感恩活动的高峰月——更加神圣,也更加体现了“饮水思源”的道德。让今天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的人们明白,国家的强大发展才是最实际、最有意义的感恩。
因为千百万越南人民为了国家的和平英勇战斗、自愿献出生命,没有什么比渴望一个自由、独立的越南、越南人民幸福、繁荣的越南更伟大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