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乡村的印记
(巴恩赫安)——革命先烈义安农村的每一片田野、每一条溪流、每一座山峰、每一棵树木,都依然残留着那段奋斗岁月的痕迹。如今,从乡村到城市,那里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氛围,迎接独立74周年的到来。
![]() |
珠山村(Hung Chau)曾是革命运动的“摇篮”,如今已焕然一新。照片:孔建 |
我们回到了兴州乡(兴原),在仁山脚下找到了周山村——这里曾是党建党初期义安省委和中央区委的办公地点。远远望去,仁山上桉树林在阳光和风中摇曳,一片翠绿,前方是一片片成熟的田野,一个繁荣祥和的村庄。村里的道路全是沥青和水泥路面,仁山脚下,房屋鳞次栉比,一座座宽敞的高楼拔地而起。
目前,周山乡共有100户(约600人),经济来源全部以农业为主,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约70%的家庭收入不错。年人均收入达3000万越南盾,周山乡已与全乡一起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原雄原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黎文留先生(87岁)带领大家参观了被中央和乂安省委选定为作战地点的各座老房子。随后,我们参观了敌人每次搜查时通往仁山的小路、秘密文件的旧址,并参观了国家级历史文物——黄元先生故居。
中部地区党委曾在此召开会议,领导了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民主斗争运动(1936-1939年)以及夺取政权总起义(1945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跨省越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政权总起义的计划,随后,人民奋起反抗,争取独立和自由……
从仁山顶上,几乎可以俯瞰整个红州地区。风中飘来稻米的芬芳。生活真的发生了改变,改善了。村里人兴奋不已,不久前他们终于到达了新农村建设的终点线。
![]() |
清章镇一角。插图 |
革命斗争的火焰在幸福村燃起,并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与荣市和滨水市的工农群众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义静苏维埃运动。15年后,在1945年八月总起义中,幸福村成为清章县夺回人民政权的一面旗帜。
![]() |
清章县玉林乡金莲村安置区的居民正在种植商业茶树。图片说明 |
追寻昔日奇元堡的踪迹,如今这里遍地是稻田、碧绿的玉米地、平坦的绿茶山和广袤的金合欢林。稻米、玉米、土豆和木薯让农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金合欢树和茶树则帮助人们致富,许多农民成为了百万富翁。昔日荒凉偏僻的土地如今已发展成为繁华的城镇,昔日的吉岸公社中心,如今已展现出现代乡村的面貌。如今的恒林人,过去曾是、并将继续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不愧是传承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传承着古人精神的乡村子民。
![]() |
义庆乡(义丹)Tru村的榕树——越南历史文化遗产树。摄影:Cong Kien |
![]() |
义安公社(义丹)13B 村阮日俊先生家族的橘园。插图照片明泰 |
富贵红土地上,大片种植园也迅速响应了这场斗争,其斗争精神也愈发热烈和激烈。义安省委派武元贤同志和武硕同志前往义丹建立革命根据地。这里有一个汝安洞(现义德乡),洞内群山环绕,颇为隐秘,是开展秘密活动的理想场所。
1930年10月中旬,在汝安洞,举行了成立土禄村和古林村联合党支部的会议。将近74年前的1945年8月22日,来自古林、河淑、石溪、义兴等乡的京族、泰族、土族三个民族的数千名群众以及归县各车站的工人聚集在一起,高呼斗争口号,高举黄星红旗。随后,他们向义丹县进发,为夺取政权而斗争。
![]() |
工人们在义丹(Nghia Dan)照料橡胶树。图片说明。 |
![]() |
Nghia Khanh 公社(Nghia Dan)的农民正在收获原甘蔗。照片:丛健 |
义安的大街小巷,旗帜飘扬,五彩缤纷。各地人民欢欣鼓舞,迎接和庆祝八月革命的胜利,国家由此迈入独立自由的新纪元。歌声也响彻大街小巷,乡村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