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队在朗隆地留下的足迹
(Baonghean.vn)——80年过去了(1941年1月13日—2021年1月13日),但由杜宫领导的杜良起义的意义依然重大。在清章和杜良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杜宫当年驻军和集结士兵的古老遗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越南人民历史上这一重要的里程碑。
![]() |
| 射箭队的真名是阮文恭(Nguyen Van Cung)。1926年,他被迫入伍,身着蓝色军装,驻扎在清化省的碧山站。1930年至1931年间,为了镇压当时蔓延的义静苏维埃运动,射箭队从清化被调往安山县的金仁站。照片:玉芳 |
![]() |
| 1941年1月8日,杜伊·库恩被任命为队长,接替驻扎在清章县朗格要塞的法国守军指挥官阿隆多。原朗格要塞位于林河岸边,横跨清章县和杜良县,现位于清章县大东乡长山村。该要塞负责控制清章县和杜良县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照片:玉芳 |
![]() |
| 在这片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乔朗公社房屋,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迭,这里还留有贡队和东朗士兵的足迹。照片:玉芳 |
![]() |
| 古老的云寺(Vuon Pagoda)现位于杜良县委土地上,当年“宫队”(Cung Team)从朗(Rang)行军至杜良后,曾在此集结士兵。2014年,杜良县委在委址内修复了一座小庙、一口井和一块纪念碑。照片:玉芳 |
![]() |
| 此处的石碑上写着:“1941年1月13日凌晨1点,阮文恭上尉选定此地作为集结起义军的地点;当日上午6点,他下令攻占杜良镇路口的铁丝网房和绿衣士兵哨所。” 照片:玉芳 |
![]() |
| 位于杜隆镇3号街区居民区的杜隆井至今仍然存在。过去,这口井曾是士兵们日常活动用水的来源。照片:Ngoc Phuong |
![]() |
| 都良车站的旗杆位于都良镇3号街区武廷木先生和阮文宜先生家两堵墙之间。历经80年,这根钢制旗杆已锈迹斑斑。照片:玉芳 |
![]() |
| 距离旗杆几百米处,有一棵古老的榕树——当年士兵们攻打杜良堡时曾在此集结。如今,这棵榕树和寺庙都位于杜良贸易中心市场区内。照片:玉芳 |
![]() |
| 杜良镇邮局路口的杜良起义纪念碑。杜良起义又称朗良兵变、杜良兵变。虽然起义失败,但意义重大,展现了革命战士的爱国情怀,他们拒绝奴役和强迫劳动,奋起反抗外国侵略者。这次起义犹如警钟,激励着后来的起义走向胜利。每年1月13日,党委和杜良市政府都会举行庄严的仪式,缅怀战士和革命战士的起义传统。正是战士和革命战士的鲜血,为祖国的旗帜增添了更多色彩,为越南人民金色的革命史谱写了一抹红色的篇章。如今,杜良起义的发生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迅猛。照片:玉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