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效的戒毒治疗和治疗后管理
(Baonghean)- 尽管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吸毒人员戒毒康复工作,并加强戒毒后管理,但目前成效尚不显著。这需要各级、各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吸毒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做出更多努力。
效果不佳
截至2014年11月,全省21个县市镇中有21个存在吸毒人员;480个乡、坊、镇中有376个存在毒品问题,占78.3%。其中,141个乡、坊、镇被确定为毒品热点,占38%。全省目前有66个毒品集中场所和340多个毒品零售点。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各级、各部门、各社区、各家庭在戒毒和戒后管理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根据劳动荣军社会部的报告,全省目前有管理记录的吸毒人员有7279人。但实际吸毒人数可能远高于统计数字。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使用合成毒品和甲基苯丙胺的吸毒人数正在增加,而且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身上。
![]() |
社会劳动教育中心 I 的缝纫课。 |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各社会团体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戒毒康复和后期管理工作,各地主要采取两种戒毒模式:一是将吸毒人员送往戒毒康复和后期管理中心(全省有8个戒毒康复和后期管理中心);二是居家戒毒和社区戒毒。总体来看,两种戒毒康复模式在戒毒康复和后期管理工作中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劳动荣军与社会局第一社会劳动教育中心目前管理和组织戒毒人员140人,其中强制戒毒学员119人,自愿戒毒学员21人。
进入中心的学生将获得戒毒治疗、教育、咨询等支持,帮助他们稳定心理和健康,防止复发。此外,他们还将获得职业培训、焊接、藤编、畜牧业等培训。第一社会劳动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咨询部部长阮友红先生表示:“接受戒毒、戒毒支持并回归社会的学生,100%的检测结果均为无毒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心的学习经历有助于吸毒者与外界环境隔绝,远离毒品,并使他们掌握更多知识和理解,以便在回归社会后更好地抵御诱惑……”
关于居家和社区康复的形式,据演州县演记乡警察局长张士润先生介绍,社区康复模式有助于尽快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这种模式比较人性化,减少了对吸毒者的歧视,并且不会将吸毒者与社区和家庭隔离开来。然而,由于采用家庭式管理,其有效性并不高。张士润先生解释说,该地区吸毒者人数仍在增加,并补充说,毒品贩运形势非常复杂,不良分子会想方设法引诱吸毒者,而这些吸毒者通常没有工作,学历有限……
上述情况说明戒毒治疗和复吸预防的有效性不高,戒毒资源不足,戒毒方案无效。戒毒成功案例也有,但成功率较低。在通过中心、家庭、社区两种戒毒模式提供必要条件的支持后,如果没有个人及家属的意愿和坚强的努力,戒毒成功率非常低,这也是戒毒后复吸率仍然较高的原因。在与一些吸毒人员的接触中,我们记录了他们的一些倾诉,虽然他们很想戒毒,减少自己和家人的痛苦,但当他们回到家乡,接触到老人,接触到日常环境,加上生活中的困难,毒品再次入侵。有人吐露:“刚从戒毒所回来,走到哪里,做什么,家人都紧紧跟着。大概一年后,他们见我戒毒了,就放心了。但因为没有工作,必须自立,结果又染上了毒瘾。”这是各地戒毒后管理中令人担忧的现实。
戒毒治疗形式多样化
现在,吸毒成瘾者被定义为病人。根据2014年7月30日起生效的《行政违法处理法》,决定将吸毒成瘾者送入强制戒毒所的权力属于县级人民法院(取代了之前县级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权力)。为了明确《行政违法处理法》中与吸毒成瘾者相关的条款,政府于2013年12月30日颁布了第221/2013/ND-CP号法令,规定了适用行政措施将吸毒成瘾者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制度。而法院要决定将吸毒成瘾者送入强制戒毒所,必须经过许多步骤和规定的程序,这让吸毒成瘾者和他们的家人“担惊受怕”。
据劳动荣军社会局报告,截至2014年11月15日,各戒毒所共接收和管理学生1252人,其中2013年转入937人,2014年仅新接收315人。在新接收的315名学生中,有147人被强制戒毒,其中69人已根据政府第221号令建立档案;78人经县级人民委员会签字,于2014年1月1日前在戒毒所接受戒毒。由于手续困难,今年以来全省被送往强制戒毒所的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许多地方仍处于混乱状态,有11个区镇尚未根据政府第221号令将人员送往强制戒毒所。
针对目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省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副部长魏玉琼表示,省人民委员会已指示相关部门落实政府第221号令,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管理,引导吸毒人员到戒毒中心、居家和社区戒毒,为维护全省安全和正常秩序做出贡献。同时,为确保戒毒康复和康复后管理质量,首先要切断“供给”,大力预防和打击贩卖和持有毒品犯罪;积极铲除贩卖毒品热点和犯罪活动,营造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
同时,加强排查,掌握吸毒人员数量,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提高吸毒人员自身以及家庭和社区在戒毒工作中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继续拓展居家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等戒毒形式,推广美沙酮治疗模式。将社区、街道、居住区作为有效开展毒品预防、戒毒和戒毒后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建设和管理健康无害的社区,组织开展居家和社区戒毒、戒毒后管理工作,结合当地现有资源,衔接心理咨询服务、职业培训支持和就业创业等工作。
众所周知,戒毒戒毒及解决戒毒后社会问题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然而,各级戒毒工作已同步展开,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坚持不懈、积极参与,以及各部门、各组织、各地方的密切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戒毒人员自身及其家人、宗族和当地社区的努力。
明志-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