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创新中避免“终身教职思维”的建议
历史学家杨忠国认为,教育创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制定课程和编写新教科书必须遵循正确的流程,避免产生“学期思维”的感觉。
12月23日,政府副总理武德儋邀请教育培训部领导、越南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数学、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专业协会的专家就教育创新总体情况、特别是课程和教材创新项目实施情况发表意见。
教育部报告称,根据国会决议,课程和教材改革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尽管项目资金尚未拨付,但为了确保项目进展,教育部已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教育部还公布了总体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
![]() |
副总理武德儋主持会议,听取意见。图片:HT |
教育部副部长阮永贤表示,根据中央决议,教育培训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正在筹备中,并按照清晰明确的路线图稳步推进。目前,教育部已制定、征求意见并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汇报了国家教育体系和国家资格框架,目前正在最后定稿,提交总理颁布。
Hien 先生透露:“在制定总体计划的准备阶段,没有科学协会的正式参与,但协会将在制定学科计划和编写教科书时直接做出贡献。”
与会的专业协会领导和专家们坦诚地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他们大多对教育部门近期的努力表示肯定,但同时指出,教育部需要更好地通过正式机制组织意见征集,落实责任,保障落实条件,而不是仅仅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尤其要注意对不予采纳的意见进行反馈和分析,避免让提出意见的人觉得教育部没有真正尊重和征求意见。
历史学家杨忠国认为,教育创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受到科学家、专家、公众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制定课程和编写新教材必须遵循非常系统、系统的流程,并进行重点讲解和准备等,避免造成“术语思维”的感觉。
“如果仓促实施,新部长的任期还能延续下去吗?老问题又如何解决?”郭先生疑惑道。
![]() |
历史学家杨忠国。照片:HT |
越南化学协会主席黎国庆赞同上述观点,他评论道:“教育部需要一步一步来,而不是横向发展。”
越南物理学会主席阮大雄和潘辉黎教授建议,教育部应在接受科学家的意见和批评时展现出更大的民主和开放。专家们充分尊重教育部在教育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其在国家管理中的作用,但他们也非常希望有更多机会进行直接交流和辩论,以达成共识。
“教育部成立了改革委员会,收集意见,但仅限于教育部内部,很少征求专业协会和专家的意见。在制定通识教育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征求专家和专业协会的意见,但教育部却很少采取行动。例如,历史课就没有任何专家参与(教育部最初邀请了严廷伟副教授,但由于与改革委员会意见不合,他后来没有参加)。”黎教授补充道,这缺乏民主。
阮明水教授也赞同必须建立官方机制,收集意见并与科学协会进行专业合作。“我们需要真正有深度的专家坐下来讨论新课程和教科书的内容。除了教育家,还必须有顶尖的科学家,将教育科学与专业科学结合起来,”阮明水教授表示。
国会文化、教育、青年和儿童委员会前副主席还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创新委员会的作用,从而就当今教育的重要问题做出决定。
武德儋副总理感谢科学家、专家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和贡献,并要求教育部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动员专家、科学家、教师等为教育培训的全面基础创新作出贡献。
副总理指出:“有必要改进意见收集方式,其中重要的是动员科学协会和专家参与研究,通过责任与保障实施条件挂钩的机制提出意见并提供反馈。尤其需要讨论和澄清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以便就最正确、最有利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副总理还“命令”各协会积极参与国家教育体系架构和国家资格框架的起草工作,并积极参与教育部正在最终敲定、提交总理颁布的国家教育体系架构和国家资格框架的起草工作。副总理将直接听取、接待并与各协会进行意见交流,并要求教育部加强与各协会的接待和直接交流。
关于课程和教科书改革项目,副总理要求教育部与协会联合会讨论并商定项目内容和必要条件,以确保协会联合会和科学协会从整体课程建设过程开始参与,并按照教育部的计划动员和邀请科学家作为专家参与。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