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戒毒对象行政处理线上会议提出新要点
(Baonghean.vn)——近日,归合县人民法院与义安省第二强制戒毒所举行线上会议,商讨将人员送往强制戒毒所的行政措施。与以往线下会议相比,此次会议提出了一些新内容。
第一次会议记录
2024年3月7日,归合县人民法院召开网络会议,采取行政措施将辖区内12名涉案人员送往强制戒毒所,他们是:关伟德、金进松、金文利、关伟强、吕文添、三文峰、梁文清、魏文清、魏光长、裴文楚、黎进玉和阮世德。会议在归合县人民法院与义安第二强制戒毒所(位于义禄县义安乡)的两个桥头联动点举行。
上述12名吸毒者均为吸毒多年者,虽然已在当地接受戒毒治疗,但仍然无法戒除毒瘾,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影响治安秩序……因此,吸毒者所在乡镇人民委员会已拟定文件,请求有关部门考虑将他们送去强制戒毒。
会上,法院宣布会议内容,说明受试者的权利义务,以及委托机构的陈述后……受试者对备案发表了意见,承认自己吸毒成瘾。大多数受试者表示,他们知道毒品的危害,但无法戒除……
主审法官在分析了毒品对吸毒者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后,确认本次庭审的目的是将吸毒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同时,他宣布对12名吸毒者采取行政处罚措施,送往强制戒毒机构,期限为15至21个月。
据悉,这是义安省首次以网络方式召开关于适用行政处理措施将人员送往强制戒毒所的会议,会议部署在两个地点:归合县人民法院总部和义安省第二强制戒毒所(位于义禄县义安乡)。网络会议顺利举行,符合法律规定,确保了网络信息安全。
依据2012年《行政违法行为处理法》第105条第2款规定,“区人民法院有权决定适用送教养院、送义务教育场所、送强制戒毒场所的措施”。
具体而言,在将吸毒者送往强制戒毒机构的情况下,法院在送毒者之前,应当与主管部门协调,在吸毒人员的参与下……召开会议,审查卷宗的顺序是否正确,以及涉案人员是否正确……会议由检察院监督。在此基础上,会议主席将宣布对吸毒者采取行政处罚措施的决定,并在具体期限内送往强制戒毒机构。
陶文达先生 - 归合县人民法院院长
达先生介绍说,归合县地域辽阔,山区,毒品问题十分复杂。归合县人民法院每年召开约150次会议,采取行政措施,将吸毒人员送往强制戒毒所。但召开面对面会议既困难又费时费力……因此,在乂安省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总体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推进乂安省2021-2030年行政改革的第05-NQ/TU号决议,实施网络会议政策后,归合县人民法院成为首次网络会议的登记组织单位。
需要齐心协力
乂安省人民法院领导介绍,过去一段时间,乂安省县级人民法院平均每年通过行政手段将约1500起案件送往强制戒毒机构。然而,组织直接会议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例如,当戒毒机构距离法院较远时,护送拟采取强制戒毒措施的人员到法院参加会议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很多情况下,护送人员不得不一大早就出发以确保会议准时举行,或者会议结束时间过晚,被提议的人员被送往不符合规定的机构……
归合县人民法院院长陶文达先生补充道:“线上会议连接两地,拟送往戒毒机构的人员以及组织会议的主管部门代表无需前往现场。因此,它节省了时间和差旅费用,同时确保了宣传效果和人员权益。而以往的线下会议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法院下基层组织会议时,由于文件不齐全,导致公社不得不推迟会议,最终不得不释放相关人员。此外,并非所有吸毒者都有遵守规定的自觉性,因此保障线下会议的顺利进行也面临诸多困难。”

据乂安省劳动荣军与社会部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全省共有3810名有管理记录的吸毒人员,其中685人非法吸毒。除1个县级市(黄梅镇)达到“无毒区”标准外,全省共有20个县(市、镇)和344个乡(镇、坊、镇)存在毒品问题。
目前,吸毒人群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且呈低龄化趋势,有些吸毒者甚至12岁就开始吸毒。然而,由于吸毒者及其家人没有主动申报和登记戒毒,家庭和社区戒毒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吸毒者所在乡镇人民委员会做好记录,并提请主管部门研究并召开会议,将吸毒者送往强制戒毒机构,至关重要。

因此,实施在线组织法院行政措施申请会议的解决方案,部分解决了以往面对面会议存在的问题。与直接在法院总部组织会议相比,在线会议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能促进法院系统和戒毒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有效实施当前的行政改革工作。
乂安省人民法院代表表示,近期归合县人民法院总部与乂安省第二强制戒毒所(位于乂禄县乂安乡)两个联络点之间已举行线上会谈,这具有诸多优势。未来,两级人民法院将继续与乂安省各戒毒所协调配合,同步落实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