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吸引员工。
义安省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十个省份之列,近期又有多个大型项目即将投产,因此近期劳动力招聘需求将非常大。
根据东南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的调查结果,2022年至2025年期间,经济区内企业需要约9万名员工。目前,东南经济区拥有130多家运营企业,已吸引了近4.2万名员工。
有超过 10 个项目即将投入运营,其中包括一些大型项目,因此对劳动力招聘的需求非常大,预计需要 5 万名工人。
7月初,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与省人民委员会领导的会议上提出了相关问题,希望省政府能够支持和便利企业准入和招聘。东南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也持续在其网站上公开招聘信息,并在其他信息平台和社交网络上分享,但招聘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如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难以招到工人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需要66%的工人是女性,其中55-60%是未经培训的非熟练工人。
劳动、就业和职业安全厅、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厅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该省人口众多,每年有3.6万至4万人进入劳动年龄。然而,由于大多数劳动者选择出国工作、到省外工作或从事自由职业,因此参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人数并不多。

近年来义安省的就业报告显示,该省每年约有5万名劳动者需要就业,其中约2万人被输出到外省工作,占总数的40%;约1万人到省外工作;约2万人留在当地。然而,在这2万名留在当地的劳动者中,近1万人是自雇人士,不参与劳动力市场。
事实上,企业和工业园区仅剩约1万人可供招聘。不仅如此,义安省的企业主要招聘非技术工人。企业难以招到和留住员工,因为如果工资低,一旦有更好的机会或收入,工人就会辞职跳槽……

此外,据许多义安省工人反映,他们选择出国或到外地打工的原因是省内企业的收入太低,每月只有600万至900万越南盾。同样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性质和工作量也相近,但如果出国打工,月收入可达3000万至4500万越南盾;如果在省外工业园区工作,收入则在1200万至1700万越南盾之间波动,这很不公平。
劳动荣军社会事务厅就业及劳动安全司司长陈飞雄先生表示:收入水平是经济特区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和障碍。尽管义安省的企业按照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向员工支付工资,但在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工资水平仍然偏低。

东南经济区企业劳动局局长丁文峰先生也持相同观点,他进一步指出:VSIP、WHA和黄梅一号工业园区的用工需求不断增长。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局限性在于,他们为了利用廉价劳动力,倾向于招聘缺乏技能和培训的工人。这是一种误判,因为义安省的工人有很多选择。与其他省份一样,工人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因此低工资将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工人。
目前,义安省工厂和工业园区的劳工问题十分紧迫,需要地方政府、投资者、企业、劳工部门、职业培训学校和就业服务机构采取有力措施……
未来一段时间,义安省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投资者不仅要邀请和吸引义安省本地工人,还要吸引其他省份的工人到义安省工作,并支付他们体面的工资。

劳动荣军社会厅就业与劳动安全司司长陈飞雄先生表示:近期,包括立讯精密、聚腾科技等在内的多家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企业和投资者已向省人民委员会和劳动荣军社会厅递交文件寻求支持。事实上,行业和地方政府已制定多种方案支持企业和投资者获取劳动力资源。然而,为了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和投资者,企业和投资者必须积极主动、通力合作、公开透明,并充分宣传自身优势。

劳动荣军社会事务厅职业指导司司长黄思宣先生补充道:该省年度培训目标约为15000名工人,其中约10000个名额分配给省内中等职业培训机构,约5000个名额分配给位于该地区的中央职业学院。虽然一些南方企业会主动联系学校,在毕业生毕业后进行招聘,但义安省的企业和投资者目前仍比较“放心”。
为了吸引人才,该省需要出台扶持政策,帮助职业培训院校的学生与企业对接实习机会,熟悉工厂设备;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学生和工人将被立即录用。企业和用人单位必须与学校密切合作,签订用人单位合同,必要时从第二年开始签订扶持合同,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工作表现良好,收入体面,从而改善家长的境况。

在最近一次省人民委员会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和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上,省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厅副厅长维玉琼女士分享道:为了留住企业员工并吸引省外工业园区的工人,省政府需要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加快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工人的社会安全,例如社会住房政策、健康检查条件、集中工业园区工人子女的幼儿园、专家住房等。
从长远来看,有必要研究和制定针对为义安省做出杰出贡献的劳动者的具体扶持政策。在根据义安省投资扶持决议,为雇佣大量员工的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使其享受省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同时,对于关心和建设员工住房的企业和投资者,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