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泰国人独特的近百年织锦画
在吊脚楼最庄严的位置,罗氏花女士悬挂了一幅近百年历史的传家锦画。
农历十一年春日,我们来到义安省昆强县安溪乡怒村的花秋民宿。民宿里树木清香怡人,厨房里飘出的辛辣烟雾让来此的游客感到亲切、温馨和惬意。

客厅的地板下摆放着许多充满泰族特色的装饰微缩模型,尤其让我们着迷的是织布机上方庄严悬挂的织锦画。

和秋民宿主人卢氏花女士介绍说:“这幅画是我奶奶亲手编织的,用的是她家花园里种的天然材料和颜料。这幅画模仿了当地特色织锦的技法和图案,已经传承了三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令我们惊喜的是,过了这么久,画作的色彩依然鲜艳如新。白色的底色上,鲜红的边框格外醒目,蓝色、红色和棕色的色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刺绣也十分清晰。
华女士继续说道,一年前,一队日本游客来到村里参观,一位来自日出之国的女子对这幅画很感兴趣,想买下它,但她没有卖掉。这幅画不仅保存并展示了自然的织染技艺,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优良风俗,更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家之宝。

当被问及画作中展现的泰国风俗时,卢氏花女士说,过去,泰国女孩从小就由祖母和母亲传授织锦技艺。每个女孩出嫁时,都要用自家花园和山里种植的材料,作为嫁妆,编织和缝制自己的织锦衣服、毛巾、毯子和枕头。
泰国妇女服饰上的织绣图案,多以植物、花卉等为主题,体现泰国人民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同时寄托着对在纯净自然中过上富足、幸福、祥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画作的背景由棉线制成,保留了其自然的白色。其他颜色则由树叶制成。有些植物可以在花园中种植,例如紫叶、姜黄、马齿苋……但也有一些物种必须从森林中采集,例如棕色块茎、桑加树皮,因为……
根据每个人秘诀,不同的调色和染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布料、植物和树叶的天然色素,加上特殊的蒸煮、染色和编织工序,使颜色经久不衰,历经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母亲们利用农活和家务的空闲时间,坐在织布机前织布。因此,这幅画花了一年时间才完成。这是传家之宝,我们家会好好保存,将来传给子孙后代。”——卢氏花女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