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仲同志(1915-1932):为党英勇奋斗至最后一息
Ly Tu Trong的童年名字是Le Huu Trong,1915年出生于暹罗(现泰国),是Le Huu Dat的儿子,家乡河静省Thach Ha区Thach Minh公社。
1926年初,黎有仲受暹罗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派遣前往中国广州学习。抵达广州后,他结识了李水(又名阮爱国)同志,并被他组织加入越南少先队。阮爱国同志制定了黎有仲及其少先队成员赴苏联留学的计划,并将黎有仲的姓氏从“黎”(Le)改为“李”(Ly)。黎有仲本人也改名为“李子仲”(Ly Tu Trong)。

李子重在阮爱国教授越南地理和历史后,经阮爱国介绍,进入中山政府中学学习中文。由于他聪明好学,得以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并被分配到总局协助工作。在总局工作期间,他积极促进越南革命青年团总局与在华其他党员和越南革命干部的联系,并组织总局将信件和文件转送回国。
1929年秋,李子仲被调往西贡,执行新形势下的越南革命使命。返回西贡后,他以“仲昆”的化名申请到芽荣码头担任采煤工。随着越共中央机关迁至西贡,李子仲的任务异常繁重。他既是国际船上党支部与南方省委之间的联络员,也是南方省委与西贡——堤岸——各支部之间的联络员。
在筹备共青团成立之际,党中央指派李子仲前往西贡—堤岸考察青年工作情况。工作十分繁重,但他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1931年2月8日,为了保护正在发表革命宣传演讲的潘沛同志,李子仲在西贡体育场附近枪杀了法国秘密警察督察黎居朗(Le-gơ-răng)。李子仲被法国秘密警察逮捕。尽管遭受残酷拷打,他却始终保持沉默。1931年4月15日,西贡法国政府对李子仲进行刑事审判,尽管当时他尚未成年,却被判处死刑。

在西贡狱中,法国殖民者用尽各种手段贿赂利诱,却未能动摇李子仲钢铁般的意志。他始终坚信革命必将胜利。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狱警们敬佩和惊叹,他们称他为“小先生”,称赞他是“钢铁直男”。
1932年11月,法国殖民者不顾民意,不顾法律,将年仅17岁的李子仲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