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HE TINH 确实配得上“红色”这个称号。
“义安的苏联鼓声响彻云霄”
北部、中部、南部都充斥着困境
煤矿、工厂、茅草屋
站起来自救,赢得繁荣!
(致Huu)
1931年2月19日,阮爱国领导人在向共产国际东方部提交的报告中,高度赞扬了义静苏维埃人民的战斗精神:“义静名副其实,配得上‘红色’这个称号。”
义静苏维埃运动爆发的直接条件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义静人民的爱国运动
19 世纪末范坦-干王运动反对法国的典型例子是潘廷峰领导的香溪起义,这场起义持续了 10 多年(1885-1896 年),活动范围从清化到广平。
1905年,由爱国学者潘佩珠(Phan Boi Chau)发起的东渡运动席卷全国。潘佩珠来自义安省南丹县春寮乡丹严村。响应潘佩珠的号召,许多义静省的爱国青年远赴暹罗(泰国)务工。其中的典型例子包括:热爱上帝和祖国的天主教神父陶光灵(Dau Quang Linh),以及创办“翠峪”(Trai Cay)——一个培养爱国青年的场所——的单身汉邓叔华(Dang Thuc Hua)。1908年,越南中部爆发反税运动,许多参与者被法国殖民者逮捕……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义静人民的爱国运动持续不断、势头强劲,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领导,最终被法国殖民者血洗镇压。然而,义静仍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迅速萌芽并于日后蓬勃发展的沃土。
(2)法国殖民主义的剥削政策与义静工人阶级的诞生
法国殖民者在义静很快与南朝封建官吏勾结,推行剥削义静人民的政策,征收数百种税赋:盐税、市场税、渡船税,尤其是人头税,使人民陷入苦难和贫困。地主和农民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根本矛盾。
自 1900 年以来,法国殖民者在滨水地区建造了一系列工厂,例如:荣木厂(1900 年)、迪姆工厂(1904 年)、张氏火车修理厂(1908 年)……妇女和 15 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要工作 12-17 个小时,但仍然吃不饱饭,穿不饱衣服。
除了兴建工厂,法国殖民者还试图在义静省西部夺取土地,建立茶叶、咖啡和橡胶种植园。法国殖民者的这些剥削政策在义静省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到1929年,约有5000名工人居住在荣-滨水地区,种植园里则有数万名工人。这支队伍后来成为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和先驱。
(3)——通过阮爱国及其优秀学生的活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1年6月5日,阮必成离开芽龙港,寻求拯救国家的方法。1920年7月,阮爱国在《人民报》上读到列宁的著作。1920年12月,阮爱国出席图尔代表大会,在会上投票支持第三国际,并参与创建了法国共产党。
1924年底,阮爱国抵达中国广州。1925年6月,他以三三社为基础,创建了越南革命青年团,成员包括胡松茂、黎鸿山、黎鸿峰、张文灵等同志。在广州文明街13号,阮爱国为青年团成员开设了理论课。他的讲稿被印成《革命道路》一书,后秘密送回国内,迅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同志随后被送往苏联东方大学继续深造,如黎鸿峰、胡松茂、冯志坚等。
在阮爱国的训练下,归国的同志们都是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越南革命的红色种子。许多来自义静省的同志在党内担任要职,例如:来自德寿省(河静省)的陈富同志——1930-1931年担任越共第一任总书记;来自兴原省(义安省)的黎鸿峰同志——1935-1936年担任越共总书记;何辉塔同志——1936-1938年担任越共总书记;阮氏明开同志——1937年担任西贡堤岸市委书记……
在阮爱国及其优秀弟子的巧妙努力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越南全国,尤其是在义静省广泛传播。因此,自1925年起,义静省爆发了许多进步运动,为日后在义安省和河静省建立省级党委奠定了基础。
动员和建立义静省委
1930年2月3日之前,全国共有三个共产党组织:印度支那共产党、安南共产党和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而在义静省,也有三个共产党组织:印度支那共产党中部地区委员会、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和青年组织党支部。其中,印度支那共产党发挥了最积极的作用,影响也最为深远,因为该组织的宣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口号:“工农联合起来,无产阶级领导……”
越南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即1930年3月,中央地区委也成立了,阮峰锡同志担任书记。
根据地区党委的决议,义静省先后成立了 3 个省委:荣市-滨水市省委于 1930 年 3 月在雄禄市黄仲智同志家中成立,黎茂同志担任书记。
1930年10月,义安省委在清章市阮廷京同志家中成立,阮添同志担任书记。
1930年9月,河静省委在河静省石河镇梅京同志家中成立,阮周同志担任书记。
短短时间内,党的组织基础就从省级层面巩固到了基层。到1930年底,义静省已拥有368个党支部,党员人数达数千人。除了党的组织之外,还有红色农民协会、红色自卫队、青年团、妇女团等群众组织。这些组织充满活力,承载着党给义静人民带来的巨大希望。在党的领导下,义静人民奋起反抗,发动了一场震惊天地的革命。
义静苏维埃运动概述
义静省是越南人民的沃土,地理位置优越:北邻清化省,南接广平省,东临东海,西倚雄伟的长山山脉。越南共产党成立后不久,1930年3月,义静省也成立了中央省委(全省最高党组织)。根据中央省委的决议,义安省和河静省的省委也相继成立,领导人民战斗,为义静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义静苏维埃运动始于1930年5月1日荣市滨水区工农的斗争。1930年8月1日,干禄市爆发大规模农民示威游行。1930年8月30日,南丹市人民举行示威游行,由此开启了武装斗争时期。
义静苏维埃运动的高峰期以各区人民的武装斗争为标志:清章(9月1日)、干禄、石河、锦川(9月7日和8日)、英山、宜禄、奇英(9月8日、9日和10日)。1930年9月12日,泰老、雄原爆发了一场历史性的示威游行。这场斗争谱写了一首不朽的赞歌,歌颂那些为祖国牺牲的苏维埃儿童。
9·12事件后,革命浪潮在奠州、安城、琼柳等地兴起。这场运动从低地蔓延至山区。1931年8月9日,孟山-昆强少数民族的斗争成为义静山区的一道亮光。
面对革命群众的无穷力量,村级政府瓦解,红农会执行委员会接管了政权。实际上,这就是苏维埃政府。武烈、月峰(清章)、友别(南丹)、富越(石河)、盛瓜(德寿)……这些红色村庄的名字至今仍在历史书中熠熠生辉。
荣市工人和农民示威游行 - 滨水
1930年5月1日,为庆祝国际劳动节,1200多名工人和农民在荣市滨水区举行示威游行,由此拉开了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序幕。在黎毛、黄仲智、阮利、阮福等同志的领导下,来自雄原县和宜禄县郊区的农民聚集在雄勇县中村的公社,随后游行进驻荣市,与工厂工人一起高呼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减税、延税的口号。面对群众的斗争精神,法国殖民者向示威者开枪,造成7人死亡、18人受伤、98人被捕。
在滨水路口的路灯柱旁,人们目睹了红卫兵陈景平的牺牲——他勇敢地站起来在五一劳动节悬挂党旗。
五一斗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国革命史上第一次,工人、农民和士兵手拉手站在了前线。”
艺术家陈文林设计并绘制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的雕像,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团结的精神。如今,这座工人和农民雕像矗立在滨水路口,1930年5月1日清晨,我们与敌人在此展开激战。
河静省干禄县人民的斗争
这场运动从义安省蔓延到河静省。1930年8月1日,在阮八和黄快乐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来自干禄和河静的500多名农民聚集在长桥和鸿禄,游行到区政府,要求减税和延期缴纳税款,散发传单,高呼支持苏联和俄罗斯的口号……面对群众的力量,区长陈孟丹不得不亲自前往义桥迎接抗议者。他被人群团团围住,感到害怕,低下了头,接受了人民的要求,并承诺将此事上报上级处理。
邓正基同志的《革命之歌》展现了义静人民在苏维埃运动中展现出的精神和英勇斗争:
“看,本·图伊第一个站了起来。”
接下来,Thanh Chuong站了起来。
南丹、宜禄、洪阮
孙先生,河静醒了。
Can Loc人民的胜利结束了政治斗争时期,进入了武装斗争时期。
武装斗争时期的开始是阮生典和邓正奇同志领导的3000名南丹农民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县长黎克祥在载有人民请愿书的旗帜上签字盖章,并承诺:南丹县长从今以后不得再骚扰人民。
示威游行,清章区政府大楼被毁,义静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立
运动继续蓬勃发展。1930年9月1日,在陈友营、阮如奇、阮林燕等同志的领导下,清章市五个公社的两万余名人民渡过林江,包围并摧毁了区政府,摧毁了监狱,释放了政治犯,并焚毁了文件和档案。区长潘思邦及其部下和士兵弃守岗位,仓皇逃窜。法国《舆论报》报道:“在攻打清章区政府时,革命群众组织严密,纪律严明,遵循军事规则……”
在此次事件中,碧浩公社自卫队制作了14枚瓶式地雷(将碎玻璃与火药混合,装入竹筒并扎紧,当敌人来袭时,点燃引信并投掷向敌人,虽然不会造成人员死亡,但杀伤力非常大),用于摧毁敌方哨所、威慑敌人,并向康登哨所投掷了2枚地雷,造成5名士兵受伤。
摧毁区政府后,群众分散到各个村庄和公社,惩罚残暴的越南叛徒。1930年9月1日的示威游行标志着义静苏维埃政府的诞生。
这场运动从义安省蔓延到河静省的各个地区。1930年9月7日、8日和9日,来自干禄、石河和锦川的数千人游行到区政府递交诉求。
历史性的泰老-雄原示威游行——义静苏维埃运动的顶峰
1930年9月12日,在省委官员黎端叙同志的领导下,泰老-雄原爆发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示威游行。凌晨3点,阮玉源同志在雄龙县春花村的公社敲响了鼓。来自南丹县和雄原县的8000名农民带着长矛、棍棒和三齿叉来到雄原县政府大楼前进行抗争。法国殖民者被群众的奋勇抗争吓坏了,于上午和下午两次派飞机轰炸示威现场,造成217人死亡,125人受伤。
敌方报纸《共泾报》报道:“如果飞机没有在20分钟前投下炸弹,抗议者就会占领荣市。”
1930年9月12日,苏联战士们为国捐躯,他们的鲜血美化了我们党的革命旗帜。1930年9月12日将永远作为不朽的英雄史诗载入我国革命史册,同时也是对敌人罪行的严厉控诉。
孟山少数民族的斗争 - 昆强
这场运动从低地蔓延到山区。1931年4月,在维文康同志家中成立了门山党支部,由维文康同志担任书记,共有6名同志组成。1931年8月9日,该支部带领300名少数民族民众聚集在昆楚榕树下,与地主斗争,没收了稻米、钱财和香烛,分发给贫困家庭。
因此,短短一年多时间,义安省和河静省的工农斗争运动就发展到了顶峰。村镇公社的敌对政权瓦解。红农会执行委员会(又称公社农民委员会)接管了公社和村庄的管理工作。尽管苏维埃政权存在的时间很短,从1930年9月到1931年4月和5月,但它给人民带来了诸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