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省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红色”省
“宜安的苏维埃战鼓响彻
北部、中部、南部都陷入了困境
煤矿、工厂、茅草屋
挺身而出,自救赢富强”
(致 Huu)
1931年2月19日,越南共产党领导人阮爱国在给共产国际东方部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宜静苏维埃人民的战斗精神:“义静省确实无愧于‘红色’称号。”
义静苏维埃运动爆发的直接条件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义静人民的爱国运动
19 世纪末,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万丹—芹王运动的典型代表是潘廷凤领导的香溪起义,这场起义持续了十多年(1885 年至 1896 年),波及从清化到广平的大片地区。
1905年,由义安省南丹县春辽乡丹连村爱国志士潘佩珠发起的同教运动席卷全国。响应潘佩珠的号召,义静省许多爱国青年远赴暹罗(泰国)工作。典型的例子包括:热爱上帝、热爱祖国的天主教徒杜光灵神父,以及学士邓树华创办的“Trai Cay”——一个培养爱国青年的学校。1908年,越南中部爆发反税运动,许多参与运动的人士被法国殖民者逮捕……
可见,这一时期义静人民的爱国运动持续不断、声势浩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被法国殖民者镇压在血泊之中。然而,义静仍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来迅速萌芽、蓬勃发展的沃土。
(2)法国殖民主义的剥削政策与义静工人阶级的诞生
义静的法国殖民者很快就与南朝封建官僚勾结,对义静人民实行了剥削政策,向当地人民征收数百种税赋:盐税、市税、渡税,尤其是人头税,使人民陷入了苦难和贫困之中。地主和农民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当时的根本矛盾。
从1900年起,法国殖民者在滨水地区兴建了一系列工厂,如:荣木厂(1900年)、狄姆工厂(1904年)、张氏火车修理厂(1908年)……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也必须每天劳动12至17个小时,但仍然没有足够的食物吃,没有足够的衣服穿。
除了兴建工厂外,法国殖民者还试图在义静省西部攫取土地,建立茶叶、咖啡和橡胶种植园。法国殖民者的上述剥削政策,在义静省培育了庞大的劳动力。到1929年,荣市-滨水区约有5000名工人,种植园工人更是多达数万。这些人是后来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和先锋力量。
(3)-通过阮爱国领袖及其优秀学生的活动传播马列主义
1911年6月5日,阮必清离开芽荣港,去寻找救国之路。1920年7月,阮爱国在《人民报》上发现了列宁的提纲。1920年12月,阮爱国出席在图尔举行的越南共产党代表大会,并在会上投票支持第三国际,并参与创建了法国共产党。
1924年底,阮爱国抵达中国广州。1925年6月,他在三三舍组织的基础上,与胡同茂、黎鸿山、黎鸿峰、张文灵等同志共同创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协会。阮爱国在广州文明街13号为青年协会成员开办理论学习班。他的讲义被印成《革命道路》一书,该书后来被秘密送回国,迅速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同志随后被送往苏联东方大学深造,如黎鸿峰、胡同茂、冯志坚等。
经过阮爱国的培养,回国的同志们个个都是最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越南革命的红色种子。许多来自义静的同志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例如:来自德寿(河静)的陈富同志——1930年至1931年任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来自兴原(乂安)的黎鸿峰同志——1935年至1936年任党的总书记,来自河辉塔的何志达同志——1936年至1938年任党的总书记,来自阮氏明开的阮氏明开同志——1937年任西贡堤岸市委书记……
通过阮爱国领袖及其优秀学生的巧妙活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越南,尤其是在义静省得到广泛传播。因此,自1925年以来,义静省发生了许多进步运动,为后来在义安省和河静省成立省委奠定了基础。
动员并成立义静省党委
1930年2月3日之前,如果说全国有3个共产党组织:印度支那共产党、安南共产党、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那么在义静省也有3个共产党组织: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党部、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和青年组织党支部。其中,印度支那共产党发挥着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作用,因为该组织的宣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口号:“工农团结起来,无产阶级领导……”。
越南共产党诞生后不久,1930年3月,中部地区党委也成立,阮丰萨同志任书记。
根据省委决议,三个义静省委相继成立:荣市-滨水省委于1930年3月在兴禄市黄仲智同志家中成立,黎茂同志任书记。
1930年10月,乂安省委在清昌阮廷敬同志的家里成立,阮进同志任书记。
1930年9月,河静省委在石河县梅敬同志家中成立,阮珠同志任书记。
短短几年间,党的根据地从省级到基层不断巩固。到1930年底,义静省已拥有368个党支部,数千名党员。除了党组织之外,还有红色农民协会、红色自卫军、青年联盟、妇女联盟等群众组织。这些组织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也给义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在党的领导下,义静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义静苏维埃运动概述
义静省人才辈出,地理位置优越:北接清化,南接广平,东濒东海,西依雄伟的长山山脉。越南共产党诞生后,义静省党中央委员会(党在全省的最高领导机关)也于1930年3月成立。根据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义安省和河静省党委也相继成立,领导群众开展斗争,为义静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贡献。
义静苏维埃运动始于1930年5月1日荣市-滨水县工人和农民的斗争。同年8月1日,芹禄县爆发了大规模农民示威游行。同年8月30日,南丹县人民举行示威游行,拉开了武装斗争的序幕。
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巅峰时期是各县人民的武装斗争:9月1日在清章县;9月7日至8日在芹禄县、石河县和甘川县;9月8日至10日在安山县、义禄县和奇英县。1930年9月12日,在兴原县泰寮爆发了历史性的示威游行。这场斗争是一首不朽的赞歌,歌颂着为祖国牺牲的苏联儿女。
9月12日之后,革命浪潮在演州、安城、琼琉等地蓬勃发展。运动从低地蔓延到山区。1931年8月9日,蒙山-昆强县少数民族的斗争成为义静山区的一道亮光。
面对革命群众的强大力量,村政权瓦解,红色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接管了政权。这实质上就是苏维埃政府。武烈村、月峰村(清章村)、友璧村(南丹村)、富越村(石河村)、盛果村(德寿村)……这些红色村庄的名字至今仍在史册上熠熠生辉。
荣市工人和农民举行示威活动 - Ben Thuy
义静苏维埃运动始于1930年5月1日,为庆祝国际劳动节,荣市-滨水区1200余名工人和农民举行示威游行。在黎茂、黄仲智、阮利、阮福等同志的领导下,来自兴元县和义禄县郊区的农民聚集在兴勇县忠村集体农庄,随后游行至荣市,与工厂工人协同,高呼增加工资、减少工时、减少赋税、缓缴赋税的口号。面对群众的顽强斗志,法国殖民者向示威者开枪,造成7人死亡,18人受伤,98人被捕。
边水路口的灯柱是红卫兵陈景平牺牲的地方,他于五一那天勇敢地站起来升起了党旗。
五一斗争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工人、农民和士兵第一次携手走上了前线”。
陈文林艺术家亲手绘制了工农兵雕像,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如今,工农兵雕像矗立在滨水路口,1930年5月1日清晨敌我交战的地点。
芹禄-河静省人民的斗争
运动从乂安蔓延至河静。1930年8月1日,在阮百同志和黄快乐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来自芹禄县和河静县的500多名农民聚集在长桥和红禄,游行到县衙,要求减税、缓税,并散发传单、高呼支持苏联和俄罗斯的口号。面对强大的群众力量,县长陈孟旦不得不一路走到乂桥迎接抗议者。尽管四面受敌,他还是畏首畏尾,接受了民众的要求,并承诺将提交上级解决。
邓正祺同志的《革命歌曲》展现了宜静人民在苏维埃运动中的英勇斗争精神:
“你看,Ben Thuy 第一个站了起来
接下来,Thanh Chuong 站了起来。
南丹、宜禄、洪阮
山先生,河静又醒了”
芹禄人民的胜利结束了政治斗争时期,转入武装斗争时期。
武装斗争时期的开始,是由阮生田同志和邓正祺同志领导的3000名南丹农民的示威游行,迫使县长黎克祥在写有人民请愿书的旗帜上签字盖章,并承诺:南丹县长从现在起不得再骚扰人民。
示威游行、摧毁清章县政府、义静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诞生
运动持续蓬勃发展。1930年9月1日,在陈友营、阮如祺和阮林燕同志的领导下,5个公社的两万余名清章县人民渡过林江,包围并摧毁了县公所,捣毁了监狱,释放了政治犯,并焚烧了文件和档案。县长潘世邦及其官员和士兵弃职逃命。法国《舆论报》报道:“在进攻清章县公所的过程中,革命群众组织起来,遵守纪律和军事规则……”
此次活动中,碧好民兵制作了14个地雷(玻璃碎片与火药混合,装入竹筒内扎紧,敌人到来时点燃引线扔向敌人,虽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伤害力很大)用来摧毁敌哨,威慑敌人,向Con Den哨所扔了2个,炸伤5名战士。
摧毁区公所后,群众纷纷返回村庄和公社,严惩残暴的越南叛徒。1930年9月1日的示威游行,标志着义静苏维埃政府的诞生。
运动从义安蔓延至河静各县。1930年9月7日、8日和9日,数千名来自芹禄县、石河县和甘川县的民众游行至县公所,表达诉求。
历史性的泰老-兴原示威——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巅峰
1930年9月12日,历史性的泰寮-兴原示威游行在省委干部黎端苏同志的领导下爆发。凌晨3点,阮玉恩同志在兴龙县春化村集体宿舍敲响了号令鼓。来自南丹和兴原两县的8000名农民带着长矛、木棍和三叉草叉来到兴原县政府办公楼进行抵抗。法国殖民者被群众的暴风雨般的战斗精神所吓倒,于上午和下午两次派飞机轰炸示威现场,造成217人死亡,125人受伤。
敌方报纸《Cong Luan》报道说:“如果飞机没有提前20分钟投下炸弹,抗议者就会占领荣市。”
9月12日牺牲的苏联军人的鲜血,美化了我党的革命旗帜。1930年9月12日,将作为不朽的英雄史诗,永远载入我国革命史册,同时也是谴责敌人罪行的坚决控诉书。
孟山-昆强地区各族人民的斗争
运动从低地蔓延到山区。1931年4月,孟山党支部在韦文康同志家中成立,由6名同志组成,韦文康同志任书记。1931年8月9日,该支部带领300名少数民族群众聚集在昆楚榕树下,与地主斗争,没收了米、钱和香火,分发给贫困户。
就这样,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义安省和河静省的工农斗争运动达到了顶峰。农村和公社的敌对政府土崩瓦解。红色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又称公社农民委员会,负责管理公社和村庄。苏维埃政府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从1930年9月到1931年4月和5月,给人民带来了诸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