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吉同志——热心党员,新禄乡优秀子弟
梅吉同志,又名古绒(别名木云),1898年出生于河静省芹禄县富禄乡(现禄河县新禄乡)丁禄村一个具有爱国革命传统的家庭。
梅吉同志的父亲是梅和先生,本名梅甫(又名权荣先生、权泰),是潘廷凤领导的芹王运动的著名人物;母亲是阮氏金夫人,她忠诚勤劳、能干,充满爱国精神。他们育有八个子女(五男三女)。阮氏金夫人去世后,梅和先生娶了第二任妻子叶氏川夫人,并育有一女梅氏琴。梅吉同志是梅和先生的第三个孩子。
和乂安省许多农村一样,丁禄村原本是贫瘠的土地,但却传承着芹禄县典型的爱国好学传统。家乡、宗族和家庭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梅吉的爱国情怀、爱国灵魂和爱国品格。在充满革命气息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加上梅和先生是一位爱国人士,他通晓汉字,博学多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梅吉越发显示出意志坚强、好学上进的性格,很快便深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投身革命事业。

1925年7月14日,黎欢、孙光披、陈富等义静省爱国知识分子聚集在乂安省荣市边水县昆明山,成立了“福越协会”(新越党前身),其目标是团结民间爱国力量,推翻法国殖民统治,恢复国家独立。在福越协会总部的领导下,会员们在河静省芹禄市等地建立基地。第一个福越小组也于1925年9月在芹禄市成立。
到1926年,定鲁村新越组织成立,共有7人,由黄桂乐领导,包括:黄桂乐、黄连、黄琪、阮居、麦吉、阮丁、阮碧。
在黄科乐同志的领导下,包括梅吉同志在内的丁闾新越党员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加革命,与霸占公有土地的地主、反对过高的附加税进行斗争。在发展组织、动员群众进行斗争的同时,梅吉同志和新越党组织的同志们还积极推动成立屋顶社、孝道社、幸福社、耕作社等社团和协会,以此宣传、启发群众,互相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1926年至1929年,梅吉同志和新越组织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组织的参与。由新越领导的农民公地重新分配斗争不断爆发。公社各村从官僚、暴君和村长手中夺取了大量公地。
也是在这一时期,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河静省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包括梅吉同志在内的许多新越党员都受到青年协会的影响,转向了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越南共产党诞生后,中部地区党委派陈友绍同志前往河静省芹禄县建立党的组织。在陈友绍同志的领导下,成立了芹禄县临时党委,共有5名同志,陈珠同志任书记。
1930年2月,在丁禄乡,芹苴县第一个共产主义支部正式成立,称为丁禄支部,有同志5人:黄快乐(书记)、黄莲、阮居、梅吉、黄祺。
丁禄党支部成立后,立即与梅吉同志等党员一起积极开展工作,建立群众组织,向人民宣传爱国主义和党的革命路线。
响应省委、区委关于组织庆祝193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的号召,梅吉同志和丁禄党支部在乡内多个村庄悬挂党旗、散发传单,内容包括揭露敌人的罪行,号召群众起来斗争、拥护党、支持革命。此外,他还积极参加组织演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
1930年五一事件后,新禄人民的斗争运动有了新的发展。1930年6月6日,梅吉同志和丁禄党支部继续组织斗争,来自上东、上西、河东、河西四个村的近200名群众从早上到中午包围了丁禄公社,迫使地方当局将之前没收的36公顷公地归还给人民。
丁禄村争取公地斗争的胜利有力地鼓舞了各村、社农民运动,同时也给像梅吉同志一样的干部、党员干部在对敌斗争中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1930年7月底,临时区党委召开会议,讨论庆祝1930年8月1日国际反帝国主义战争日的计划,方针是在区公所组织群众示威,提出要求,要求免税、减税、重新分配公共土地。
1930年8月1日拂晓,梅吉同志带领富禄乡和莱石乡300余名农民,满怀激动和热情地聚集在长桥。在听取了黄科乐同志揭露法国殖民者及其走狗阴谋诡计的演讲,以及8月1日的意义后,抗议者们向县府进发,准备抗争。县长陈孟旦慌了神,急忙率领士兵赶赴现场。面对强大的群众力量,他不得不接受民众提出的10点要求,并承诺向省政府汇报,并在10天内给予答复。
示威游行活动圆满成功,在全省各县引起强烈反响。凭借其积极、充满活力的活动,梅吉同志在此期间被推选为丁禄党支部书记。
1930年8月1日斗争结束后,敌军派出数十名士兵和指挥员驻扎在阮生先生(丁禄村)的家,逮捕参加示威的人员。新禄村的许多干部和党员被逮捕,并遭受残酷拷打,以恐吓民心。
1930年9月2日,芹禄县长率领50名身穿绿军装的士兵进驻河东村镇压革命。镇压期间,他们逮捕了党员和大批革命群众,如:阮居、梅吉、阮敬、阮标、阮定、阮色、黄莲……(1)在帝国主义的监狱里,尽管饱受酷刑折磨和各种花招诱惑,梅吉和其他同志们依然坚定不移地维护共产党员的正直品格。在经历了一段囚禁和酷刑折磨却无法获得任何口供之后,法国殖民者被迫释放了梅吉同志。回国后,这位优秀的丁禄党支部党员继续与人民并肩作战,投入抗敌斗争。
1931年初,包括新禄在内的许多地方,反赋税运动蓬勃发展。面对人民的贫困和困苦,梅吉同志和丁禄党支部组织募捐,向富裕家庭借米,帮助贫困家庭渡过难关。党支部最终筹集到77钱和10多吨大米,分发给人民。丁禄的没收地主财产运动蓬勃发展,并蔓延到其他村庄。敌人想尽一切办法,但仍然无法征收赋税。这是新禄人民的伟大胜利,其中丁禄党支部和像梅吉同志一样参加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党员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931年3月和4月,新禄人民爆发多场斗争,数百人参加。梅吉同志和党支部继续带领群众前往暴君和村长家,要求将土地和大米分配给穷人。面对群众的强大气势,暴君、村长和村长们不得不屈服,不敢再嚣张。
为了安抚当地疲惫不堪、摇摇欲坠的官僚和地主,并应对民众日益高涨的斗志,敌人在一些村庄修建堡垒,并增派士兵,以便进行镇压。他们日夜加强巡逻和搜查,残酷镇压涉嫌参与革命活动的人。然而,在新禄,群众斗争运动依然强劲,许多苏维埃政府村得以建立,许多政策得以实施,为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在义静革命运动尚未发展起来之前,法国殖民者就实施了白色恐怖,试图镇压这场运动。在新禄,短短时间内,公社几乎所有的干部和群众组织党员都被逮捕。梅廷豪、梅吉、梅文、梅文四位父子梅亭、麦哲均被关进监狱。麦哲同志在帝国监狱中英勇牺牲。
在荣市监狱服刑的日子里,尽管遭受残酷的酷刑,梅吉同志和许多同志依然拒不认错,忠于党,忠于革命。严酷的监狱制度、敌人的毒打和恶毒的伎俩,进一步磨练了共产党员的意志。对党的信仰如同一团火焰,在黑暗的监狱里始终照亮着战士们的理想。
1933年,梅吉同志出狱。回到家乡后,他继续热情地投身革命活动。1934年至1939年,梅吉同志与丁禄县的干部党员一起,积极动员群众进行合法和半合法的斗争,并重组行会,以此作为活动基地。同志们组织群众对村长和暴君提起诉讼,要求收回公有土地和过高的附加税。革命运动逐渐恢复并取得诸多进展的同时,新禄县的大多数干部党员却遭到恐吓和监禁。
1940年,麦吉同志再次落入敌手,被判处10年监禁。(2)并被关押在邦美蜀监狱。远离祖国和家人,他继续被囚禁在西原地区,但艰难困苦和身心痛苦并没有击垮这位家乡新禄市的共产党精英。在狱中,他仍然积极学习,并参与狱友们的斗争运动,坚信终有一天他会回到祖国,为党的革命事业而奋斗。

1945年,日本推翻法国统治,垄断印度支那,并在我国建立陈仲金傀儡政府后,梅吉同志和许多获释的政治犯回到原地支援革命。1945年7月,越盟区领导委员会成立,梅吉同志和阮居同志在新禄参加。
在梅吉同志和阮居同志直接领导的县越盟阵线的指导下,新禄的干部党员出狱后,迅速联系其余党员,进行宣传,聚集力量,建立越盟阵线。新禄越盟组织成立,成员包括:梅吉同志、阮居同志、陈定同志、梅定同志、阮春达同志、阮端扎同志、阮端陶同志……
为了准备起义夺取政权,党员干部们分头行动,动员每个人、每个家庭发动群众起来抗议。1945年8月17日夜,在富闾县总委员会的指挥下,阮春达、梅吉和胡瑞三位同志秘密地在金新村、丁闾村和红禄村三棵最高的榕树上悬挂了三面绘有镰刀和锤子的红旗。
1945年8月18日,丁禄、金溪两村起义夺取政权,各村选举产生临时革命委员会。梅吉同志被选为丁禄村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1946年3月,芹禄县委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上柱村陈忠同志的家中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提高政府机关素质、加强前线建设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并选举了县委执行委员会,梅吉同志为书记。(3)。
发挥党员作用,从1948年至1960年,梅吉同志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如:红岩公社委员会副主席(1948-1949年);芹禄县法官(1951-1952年);新禄公社党委常委(1953年);在被诬陷的土地改革中担任党执行委员会委员、新禄公社委员会主席(1954-1956年);新禄公社委员会主席(1959-1960年);(4)…
1968年,麦吉同志在家乡退休,因年老体弱,于1978年逝世,享年80岁。
由于对党的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麦吉同志被国家授予老革命干部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三级独立勋章和三级抵抗勋章。
梅吉同志的夫人裴氏珍女士(原新禄乡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也被认定为1945年以前参加革命活动的干部(1930年、1937年、1938年参加革命活动)。
梅吉同志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传统家庭,他早年受到启蒙,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成为一名热心党员,是新禄家乡的优秀儿子。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深深地铭刻在新禄家乡的历史长河中,为当代年轻一代所敬仰和自豪。
笔记:
(1)新禄公社党委史1930-2000,劳动出版社,2012年,第55页
(2)新禄公社党委史1930-2000,劳动出版社,2012年,第79页
(3)据《党史·芹禄县委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第115-116页
(4)根据麦吉同志家属提供的党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