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 Xy同志——家乡的忠诚干部——Loc Ha
陈锡同志在革命活动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理想,全心全意跟党走。
“……站在党旗面前,站在全体人民面前,我郑重宣誓:我曾经努力过,但我必须更加努力,不愧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党员,我誓言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为党服务……”(1)。这是陈锡同志入党时那令人难忘而自豪的神圣誓言。从1930-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巅峰时期,到将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的时代,陈锡同志历经艰辛和挑战,为他选择的革命理想奋斗了一生。那段奋斗岁月的回响至今犹存,90多年后,像陈锡同志这样的第一批苏维埃运动党员的故事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陈锡同志于1900年出生于河静省芹禄县富禄乡上安村(现禄河县红禄乡)。陈锡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二岁时才被父母送去跟随胡光老师学习,当时他通过《三字经》或《论语》等书籍学习汉字。

1915年,陈锡有幸在法国殖民者开办的乡村学校学习国语,任教于新禄县的唐伟先生。学习六个月后,他转入普通学校又读了两年。1918年,由于家境困难,陈锡不得不辍学。回忆起学生时代,他经常听老师讲述俄国革命,讲述当时爱国志士的移民运动……回到祖国后,看到暴君和封建主仍在残酷地剥削人民,陈锡的意志和决心更加坚定,决心为民族独立而奋斗。
1928年中旬,常安村的封建势力开始盘剥村民。陈锡忍无可忍,召集了阮寿、阮塔等村民,商讨如何动员群众,争取收回当年多余的钱财。1928年6月5日上午,村集体农庄举行完宣读仪式后,官员们正在喝酒,陈锡和群众前来抗议,高呼口号:不能这样,人民的就要还给人民!一定要还给人民!面对群众的强烈抗议,惊恐万分的官员们承诺将钱还给老百姓。发扬斗争精神,每年到大社办大典,群众就组织起来斗争,村里的恶霸、领主们都心生恐惧。
芹禄县委成立后(1930年4月),胡玉堂同志(红禄公社富禄上人)和黄快乐同志(中部区委干部,新禄公社丁禄村人)立即返回常安村,与这里的新越党员如潘凤、古汗、古狄、胡元、古辉恒……等联系,成立常安党支部。
也是在这段时间,阮章同志(来自丁禄)来找陈锡,商讨组织群众组织事宜。阮章同志意识到陈锡在反封建官僚斗争中积极活跃,是这里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便委托他担任常安村农业协会的领导人。陈锡同志工作勤奋,积极散发传单,动员一批热情、进步的群众加入农业协会。他经常从县里收到盖有县印章的传单,然后分发给其他农业协会小组成员。未分发的传单则被小心地用布包好,放在供盘底下,送到屋后的边山寺。他每天定期检查传单,晚上再把传单带到村里分发。传单用中文和越南文两种文字印制,让懂中文的人帮懂越南文的人分析内容,懂越南文的人帮懂越南文的人分析内容……结果,常安村的各个村落都成立了农业协会,并成立了村农业委员会,选举了执行委员会,由古汗同志任书记,陈喜同志任副书记。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陈锡同志和常安人民积极参加斗争,典型的是:1930年5月1日,他们为争取权利而斗争,悬挂红旗,散发传单,揭露敌人的罪行……;1930年8月1日,在国际反帝国主义战争日之际,他们举行抗议游行,到县公所要求减免税款和重新分配公共土地……1930年9月7日,来自常安、富禄上、戴禄等村的近800名群众和来自内义、杜艾、娥溪、莱石等乡的农民……游行到芹禄县公所,要求县长陈孟旦对1930年8月1日抗议活动中提出的要求作出回应。 1930年11月7日,正值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近2000名洪禄人游行到区公所,争取自己的权利……

1930年底,面对强大的群众斗争运动,常安乃至整个丰禄地区的殖民封建政权机构陷入瘫痪,瓦解,苏维埃政权接替了他们。当时,农村的一切工作都由公社和村农业委员会负责。常安成立了自卫队,特别是敢死队,负责保护机关、会议和印刷厂,并监视和镇压在各村落为法国殖民者服务的特务。在此期间,陈希同志积极地教人们读书写字,并训练敢死队成员。
1931年1月,陈锡同志积极、热情地参加活动,被吸收入党。1931年4月,陈锡同志被选为常安党支部书记。
当时,敌军派出军团驻扎在万泰公社,向民众征收赋税。常安党支部和陈锡同志了解到情况后,发动群众手持棍棒和长矛,前往洪禄的鲁市场抗议。敌军派出士兵烧毁了鲁市场和许多房屋,以恐吓他们,但民众并未因此动摇,继续战斗。
此外,常安党支部还重视对敌的煽动工作。陈锡同志被指派到哨所分发传单,供士兵阅读。传单主要在哨所内散发,但也有一些在街上散发。传单内容呼吁士兵将枪口调转,否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传单主要以法语和英语印刷……传单大小如同大张纸张(20厘米 x 15厘米)。这场斗争是群众运动对士兵的威胁和挑战,导致士兵们惊慌失措,不交任何税款就离开村庄。
面对苏维埃政府的成就,敌人转战常安,追捕干部,镇压革命,导致常安的运动逐渐平息。陈锡同志被指派为总委员会委员,负责常安、富禄上和戴禄三个村。总委员会设在穆先生家(新禄)。陈锡同志深入各村,恢复运动,动员群众为印刷厂捐款捐物,同时收集上级汇报,并下发到各印刷厂。
1931年底,陈锡同志在执行任务时突然被敌人发现,并遭到枪击追捕。他自知无法逃脱,便佯装跌入宝满田,将随身携带的党证浸入泥水之中,不让它们落入士兵手中。随后,他随即被敌人抓获。尽管他被从一个监狱押送到另一个监狱,遭受各种酷刑,但他仍然秉持着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共产党员精神,始终坚称自己不知道,没有。1932年中,陈锡同志在芹禄县监狱被敌人判处13年徒刑。
1933年3月,他被押送到河静省监狱,在那里被关押了四个月,之后被流放到会安监狱(广南省)。入狱初期,陈锡和其他狱友们为了获得衣服而争吵不休,最终不得不妥协,给每人额外发了两套衣服。在胜利的道路上,同志们为改善伙食、争取书籍报纸、释放政治犯而奋斗……
1936年底,法国人民阵线执政,狱中生活有所改善,陈希同志被指派负责狱内狱外的联络工作。
1945年中旬,陈锡出狱后回到家乡建立联系,接受芹禄县越盟阵线的政策和规定,在常安村建立越盟阵线。
1945年8月17日,芹禄县取得政权。1945年8月18日,贯彻芹禄县起义委员会要求各乡、村起义的命令,上安村越盟前线委员会和陈锡同志组织群众,收缴了乡长、村长的印章和文件,宣布成立革命政府。上安村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陈锡同志任主席。此时,上安、大闾两县由陈锡同志和阮王同志领导,富闾上县由杨水同志领导。
1945年10月,陈锡同志当选为芹禄县委第四届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
1948年8月,陈锡同志当选为红岩公社书记。(2)1949年5月,陈希同志被分配到芹禄县抗战行政委员会工作。
此后,陈锡同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为当地运动做出了许多贡献。
陈锡同志在革命活动中,历经磨难,始终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追随党。陈锡同志充满激情的战斗人生,堪称英雄的苏维埃祖国的典型。
笔记:
(1)摘自陈锡同志回忆录(现藏于义静苏维埃博物馆)。
(2)洪山公社成立于1945年12月底,辖富鎏、上安、戴鎏三个村。1948年初,洪山公社与金新公社(今新禄)合并为洪山公社。
参考:
1930 年至 2010 年红禄公社党委和人民的历史;河内文化信息出版社,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