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迈同志(1891-1985):全心全意献身革命
武迈同志于1891年11月12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演州县李厝乡文潘村(现演州县演文乡)。
武迈的祖父武达达在嗣德年间通过了学士考试,并被任命为县长,但仅仅几年后,他就退休回村教书了。武迈的父亲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最终也选择了教书。
1926年底,武梅受越南福越协会派遣,前往中国广州参加政治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武梅加入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化名“国和”。

回到家乡后,武迈开始在演州、安城、安山等县建立青年联盟支部……
在1927年至1928年的两年间,武迈圆满完成了联络暹罗青年协会和派遣一批干部参加政治培训班的任务。
1929年4月底,武梅与阮西萨、阮绍、张光仲等同志出席在香港举行的全国青年代表大会。
1929年6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陈文恭、阮凤色、武梅同志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区委员会。

在邱祺波的领导下,乂安省的许多共青团基地都转变为第一批共产党支部,如阳龙、阳春、智乐(安山)、禄多(荣市)、文潘(演州)……与此同时,武梅同志在承天顺化省和岘港市建立了党的基地。
越南共产党成立后,武迈同志回到荣市与阮风色同志商讨工作。然而,1930年2月28日夜,在返回荣市的途中,武迈同志在顺化被敌人俘虏。在经历了三个月的监禁和酷刑后,武迈同志毫无进展,南方法院判处他终身监禁,并流放到劳保。
1937年初,武迈同志获释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44年,武梅同志联系陈文宫同志、阮春灵同志和阮维利同志,讨论在荣市组织越盟阵线的方向。
1945年5月,武梅同志被任命为越南民族团结阵线动员委员会委员,阮春灵同志任该委员会主席。
1945年8月,任义安起义委员会委员,参与领导夺取乂安政权。
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武迈同志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如:乂安省委委员、乂安省警察局局长、警卫营政治委员、党支部书记、第四区财政军区行政联席会议委员、乂安省委检查委员会委员等。
1985年8月17日,武迈同志逝世......武迈同志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党和国家授予多项崇高勋章和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