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同志(1911-2004)
范德同志1911年出生于河静省甘川县绒板乡(现甘绒乡)。在越南这片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土地上长大,范德同志很早就萌生了爱国主义情怀,并对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生活深感同情。
范世学同志五岁时,开始跟随家人学习汉字。1921年,他继续学习越南语和法语。由于聪明,他顺利通过了小学教育,并在河静市的法越小学读完了二年级。
当时,河静省正兴起一场要求法国殖民者释放爱国者潘佩珠并为潘周桢举行追悼会的运动。作为一名具有进步爱国思想的青年,范德同志迅速投身于这场充满活力的政治斗争之中。由于他的爱国活动,范德同志于1927年被法国殖民者囚禁了约一个月。
1928年11月,经黎伯景和阮辉龙同志介绍,范德同志加入了新越党。为了建立基础,范德同志利用暑假回到家乡,联系了当地一批具有进步爱国精神的青年。1928年6月,新越绒支部成立。(1)在范世同志及其支部同志们的积极活动下,通过爱国文学、诗歌、国语学习班等形式不断推进宣传启蒙民族意识工作,为后来爱国群众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9年底,范德同志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驻河静省法越小学支部,黎巴景同志任书记。1930年3月,黎巴景同志被法国秘密警察逮捕后,范德同志被任命为印度支那共产党驻河静省法越小学支部书记,兼任河静省学生总会书记。
在全省普遍的战斗气氛中,在河静临时省委的领导下,荣板公社党支部于1930年6月30日成立。范世同志以其威望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在新的岗位上,范世同志领导党支部开展宣传工作,启迪民智,建立群众组织,为斗争做好一切准备。
为贯彻落实河静临时省委关于开展庆祝八一反帝国主义战争纪念日斗争的通知,范世同志指示党支部紧急开展准备工作,亲自到范善先生家印制传单。传单印好后,范世同志立即派人发给党员和同情党的群众。1930年7月31日傍晚,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响应八一反帝国主义战争的传单在大街小巷飘扬,激起人民的极大热情,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党组织的信任。
1930年9月,范世同志当选为甘川县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配合全省和全县的斗争运动,范世同志指示党支部在绒板乡进行宣传动员。1930年9月8日晚,党支部在Hom市场组织了大规模示威游行。随着鼓声响起,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来到集合地点。在听取党员的指示和讲话后,群众组织起来,准备示威游行。1930年9月9日清晨,在范世同志、陈友章、范传等同志的领导下,绒板乡500余人与万新乡以东的各乡配合,向河静市进军。队伍到达关科、芳德村后,(2)卫兵派士兵镇压示威队伍。面对这群挥舞旗帜、不断前进的骄傲气势,敌人向空中鸣枪示警后,向示威队伍开火。为了减少进一步损失,党支部指示抗议者暂时解散。
面对阮班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法国殖民者及其爪牙调集大批武装士兵进入阮班村,意图恐吓和追捕范世同志及其他党员和爱国人士。1930年9月24日,范世同志被敌人俘虏。牢狱和酷刑无法击垮共产党员范世同志的意志,河静省南朝法院判处他13年流放,并没收其全部家产。1931年1月初,范世同志被法国殖民者流放到昆嵩监狱。
昆嵩监狱是敌人设立的关押政治犯、将他们与劳动环境隔离的地方,利用政治犯的力量继续修建14号公路(从达素到达佩),特别是利用荒野森林和毒水的地形,逐步消灭共产党士兵。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这里的共产党囚犯,包括范德同志。他们团结起来,勇敢地争取权利,改善生活环境。范德同志参加了昆嵩监狱的许多政治犯斗争,特别是抗议政治犯第二次被关押到达佩的斗争。1931年12月12日上午,监狱长和他的手下将囚犯分成几组,继续押往达宝和达佩建筑工地。范德同志和他的狱友们事先做好准备,高喊斗争口号,径直冲进牢房。面对如此激烈的抵抗,法国领事和监狱长下令士兵包围监狱。同志们毫不畏惧,一致加强队伍,站在监狱门口,不断高呼口号:“抗议,去达佩特”。在领事的命令下,士兵们同时向同志们开枪,当场造成七人死亡。范世同志和其他六名同志受伤。

1931年12月12日血腥斗争结束后,敌人认定范世同志是斗争领袖之一,将他的刑期由13年徒刑加重为终身流放劳保监狱。
1932年3月8日,范世同志被转入老堡监狱。
1936年12月,范世同志继续被关押在邦美蜀监狱。
1939年9月,范世同志获释。
就这样,范世同志在九年间(1930-1939)辗转四处监狱:河静、昆嵩、老堡、邦美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范世同志始终秉持着英雄苏维埃祖国子民的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随时准备与政治犯们并肩作战,把帝国主义的监狱改造成革命学校。
1945年8月,为贯彻落实义静省际越盟会议的方针,秘密会议成立了南河分区越盟。(3)被召到范世同志家。范世同志凭借其威望,当选为河内越盟常委,负责甘川县事务。
随后,顺应历史的新变化和新要求,1945年8月13日,南河越盟在绒班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南河起义委员会,以发挥地方人民的领导作用,为夺取政权的斗争做好准备。范世同志继续当选为委员会委员之一。在南河起义委员会的领导下,芹禄、石河、甘川、奇英等县和河静市人民奋起反抗,为全省八月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范世同志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4月被选为河静省省委书记、越盟主席。
1947年5月,范世同志受第四区党委委派,在干部组织部工作,兼任区党委临时办公室主任。(4)。
1949年7月,在第四区党代表大会上,范世同志被选举为区党委副书记,负责组织干部工作。
1953年底,范世同志被派往阮爱国第二学校学习,后任阮爱国第一学校副校长。
1960年8月至1964年11月,范世同志调入外交部工作,担任越南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领事。
1964年12月,范世同志调入越共中央外事部工作,直至1976年1月退休。
范世同志早年投身革命,是爱国主义、战斗精神和为祖国独立自由、为人民幸福甘于奉献的典范。范世同志的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荣获一级独立勋章等多项殊荣。
笔记:
(一)包括范德、范传、吨西奎、范添、黄玉英、阮谭香6名同志。
(2)现属于河静省甘川县芹清乡
(3) 包括:Can Loc、Thach Ha、Cam Xuyen、Ky Anh 县和 Ha Tinh 镇
(4)当时,新成立的第四区联临时党委有3名同志:黄国越(书记)、胡同茂(区委主席)、黄文焕(常委)。
参考:
- 甘川县委历史。
- Cam Nhuong 公社党委的历史。
- 范世同志亲属提供的回忆录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