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子文同志对清章的苏维埃运动做出了英勇贡献
阮子云同志的贡献帮助缔造了英勇的青年苏维埃,载入了民族斗争史册。
阮子文同志(别名孙),1902年出生,清昌县武烈公社华泉村(现义安省清昌县清香公社)人。
阮子文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他的父亲是阮文魁。他的母亲是陶氏茹,一位勤劳能干的妇女,全心全意地照顾丈夫和孩子。
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充满苦难和奴役的国家,全国人民,尤其是华泉村的村民,都饱受残酷的殖民封建制度之苦。整个华泉村大约有100户人家,拥有307公顷稻田,其中肥沃的稻田全部被地主和富农占有,近30公顷的土地被划作公共会所、佛塔和寺庙的祭祀场所,用于举办节日庆典。深谷中的旱地则留给村民耕种。
此外,村里的权贵横行,强征重赋。百姓还因强迫劳动、征兵和各种杂役而饱受苦难。“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情况彻底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斗争之火。
越南共产党成立后(1930年2月3日),在越共中央支部的直接指导下,清章县共产党支部代表大会于1930年3月20日在天山寺(今清隆乡)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清章县越南共产党临时执行委员会,并决定将全县的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改组为越南共产党支部。县临时党委将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派遣干部到各村镇进行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党和革命[1]。
党组织的活跃活动对年轻的阮子文和华官乡的爱国者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很快意识到革命的意义,并开始参加村、乡、县的斗争和示威活动。
在清章县委和各党支部的领导下,从1930年3月到7月,清章县各地持续发生革命活动,阮子云、阮子坚、斗廷灵等同志积极参与其中。然而,在华官县,由于当时还没有直接领导的党组织,革命斗争的火焰尚未燃起。但是,清章县委注意到了华官县的群众精英,并对他们进行了选拔和培育,使他们成为红色种子,为建立基层党组织做准备,阮子云就是这些红色种子之一。
1930年5月初,来自武烈县的阮友远同志,同时也是华官乡的一名教师,以及青章县委员会的宣传干部,奉命返回华官乡散发传单,宣传在华官地区建设基地。他奉县委员会之命,与阮子文协调,于1930年7月15日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号召华官乡的乡民前往县政府。然而,由于消息走漏,这次示威游行很快遭到镇压。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热情活动,1930年8月初,阮子云同志荣幸地加入了越共。也是在这一时期,在阮子家庙(现位于清香乡1村),在清章县委主席的主持下,成立了和官党支部,代号“总部”[2]。该支部有8名党员,包括阮子云、斗廷灵、阮子坚、丁文添、黎如美、阮春峰、阮友远和阮氏仙同志。阮子云同志当选为支部书记,阮子坚同志当选为支部副书记[3]。
华权党支部的成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开启了华权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新篇章,因为从此以后,华权人民反抗殖民者和封建主义者压迫和剥削的运动有了党的直接领导。
阮子文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才智过人,行动灵活,组织了多次示威游行,动员群众战斗,并为党培养了众多干部,例如:
1930年8月10日,党支部带领群众示威并摧毁了华泉森林护林站;摧毁了东和省的黄义豆和黄义桥种植园,为人民夺回了一些土地。
1930年8月15日,党支部动员了60多人参加在清瓜车站举行的示威游行。
1930年8月20日,党支部按照总部的命令组织了一次示威游行,以展示其力量。在阮子文同志的指挥下,110名手持长矛和棍棒的人聚集在一起,穿过东渡-清罗村(今清灵乡)[4]。
秉持着这种精神,华官党支部带领当地群众和清章县人民参加了抢劫县政府的示威游行。1930年8月31日夜,华官乡的鼓被抬到松博山顶等待命令。各村民兵封锁了所有道路,切断了敌人通往清章的补给线,并掩护和引导示威游行队伍。1930年9月1日凌晨1点,按照计划,华官县春林乡天山、武烈乡玉山和玉山乡的山顶上,指挥鼓声此起彼伏,松博山上的鼓声也随之响起,伴随着锣声、竹篾声和欢呼声,进一步激励群众参加示威游行。
人群挥舞着红旗,手持锤子、镰刀、长矛、棍棒等武器,向区政府进发。汹涌的人群吓坏了区政府的士兵和喽啰,他们仓皇逃窜。示威游行最终以胜利告终。敌对政府垮台,苏维埃政府取而代之。1930年9月1日的这次示威游行被视为义静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的起点,也是1930-1931年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潮。
这次示威游行之后,华权党支部趁着胜利之势,继续组织群众示威游行,开垦沟渠抗旱,开办学校教授国语,镇压地方暴君,令其胆战心惊、束手无策。敌对政权垮台后,为了管理村庄,党支部成立了红农会、共青团、妇女解放会、红色自卫队,没收了地主和暴君侵占的公有土地和公有稻米,废除了税收,降低了地租,废除了次租,消除了高额债务,废除了落后习俗等等。村庄的秩序和安全得以稳定,村里的一切事务都由红农会处理。公社里再也没有一个暴君。
1930年9月12日,根据清章县党委的指示,党支部组织群众在武烈乡芳市场举行反对法国恐怖主义政策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并为1930年9月1日示威游行中牺牲的3名群众举行追悼会。1930年9月29日,党支部继续组织和领导群众在华权公社举行追悼会,悼念1930年9月12日示威游行中牺牲的群众。
1930年10月25日,阮子文书记和和官党支部动员了300多人加入斗争,要求地方官员和地方地主归还慈善捐款,取消公共债务,收回公共土地并重新分配给贫困农民。
面对人民的力量,他们被迫退还三百斤慈善款,宣布废除四百斤祭祀社团的利息,免除富裕地主和农民的利息债务,废除地租,同时焚毁地方官员手中的所有书籍。这一结果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精神,使他们更加相信党组领导。
继此成功之后,党支部决定于1930年12月2日指派红色农民协会负责没收地主稻米并分发给穷人的斗争。同年12月,党支部继续指导成立了拥有30名成员的红色救济协会,以帮助人们度过难关,同时宣传和动员人民学习民族语言。
1931年初,面对群众的力量,村长潘伯渊、村长黎伯勇、副村长阮子敦等无力抵抗,请求驻扎在大定的西方士兵前来镇压,同时增加搬运工的数量。另一方面,他们秘密派遣间谍调查共产党组织中的活跃重要人物,企图以此为由镇压和逮捕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
他们知道阮子文同志是和军党支部的重要干部之一,便将他列为极度危险人物,派出秘密人员四处搜查。他们烧毁了阮子文同志、阮子坚同志、阮友远同志……的房屋。
敌人的残暴行径给和泉党支部造成了重大损失,使其行动举步维艰。在镇压和追捕行动中,党员和革命群众接连被敌人抓获,例如杜廷灵先生、黎巴俊先生等。幸存的阮子文同志、阮友远同志、潘端二先生和阮国河同志四人侥幸逃脱敌人追捕,退入森林秘密开展活动。
白天,同志们在森林深处劳作;夜晚,他们返回村庄散发传单、宣传口号,以保持和鼓舞群众在艰难时期的斗争精神,同时从群众那里领取粮食以维持活动。法国殖民者及其爪牙得知这些活动后,下令戒严,修建岗哨,逮捕夜间返回村庄散发传单、领取粮食的干部和党员。在严峻的形势下,尽管运动有所减弱,群众仍然想方设法运送大米和土豆,全心全意地保护干部和革命群众。
为了解救华官的同志们,清章县委员会动员群众示威游行,逮捕并定罪了当地的领导人。正因如此,阮子云、阮友远等许多同志得以重返工作岗位,重建革命运动。同志们前往清芽寻找总部,商讨恢复玉林地区(清安)的计划[5],同时动用全县自卫队逮捕了玉林村村长景奇。这里的革命精神得以恢复并不断发展壮大。
1931年4月,阮子云加入区委员会,参与组织收复华官地区的计划。他们招募了甲日、甲二、甲潭、甲图等自卫党小组,并将他们分成三组,每组的任务是抓捕一些压迫人民、损害革命运动的官吏和地方官员。第二天清晨,各小组抓获了村长潘伯渊和代表团副团长阮文安。
阮子文同志率领的小组抓获了潘伯兆和阮子凯,并将他们带到森林里处决。此事之后,其余官员都心生畏惧,不敢轻举妄动。党组织和群众组织也逐渐恢复。
1931年5月1日夜,奉区委指示,和关党支部在阮子文同志的指挥下,动员了和关、清杰两地一百余名群众,并与区民兵协调,举行游行示威,抓捕清罗暴君。结果,四名恶暴君被消灭。
在此期间,阮子文同志被任命为总队书记。然而,此时法国殖民者及其爪牙增兵,在青章县设立更多据点,决心阻止和镇压革命运动。因此,革命运动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困难。
1931年7月底,以阮进廷(Soan)将军为首的敌人,带着一批身穿绿蓝制服的士兵,重返村庄,驻扎在阮子坚同志的家中[6]。他们设立了村长、副村长、五名村长、村长、氏族代表和一群搬运工,企图镇压和恐吓革命运动。他们不仅追捕、逮捕、焚烧房屋、抢劫和折磨直接参与革命的人,还迫害他们的亲属。敌人的残酷恐怖迫使许多家庭放弃家园和田地,四处逃亡。为了躲避迫害,和官党支部不得不再次躲入森林,继续开展活动。
自1931年8月起,清章县局势极其紧张。由于河江省委(广社)两名叛徒的告密,县委办公楼遭到包围,多名县委官员落入敌手。县委办公楼被迫迁往洛昆(玉林山)。清章县的共产党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战斗。
士兵和匪帮深入山区森林,搜捕机关、干部、党员,并封锁干部的补给线。大米和盐都已耗尽。干部和党员露宿野外,频繁迁徙,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然而,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不让与人民和党的联系中断[7]。阮子云同志和其他忠诚的干部、党员和群众,如潘端二、阮国河、阮友远……尽管饥渴难耐,仍然坚守在森林里。意识到这种情况无法持续下去,阮子云同志、阮友远同志和阮国河同志设法前往安山村,向上级汇报,寻求解决办法。
1932年2月,阮子文同志被敌军俘虏。敌军知道他是党的重要干部,便想方设法引诱他,用尽各种贿赂和酷刑手段,企图抓捕其他同志,但最终都败在了这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战士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意志面前。他决心维护自己的忠诚,守护党的秘密。
1932年7月9日,义安省南部法院根据第172号判决,判处阮子文同志死刑。之后,他们将他押回家乡华泉村枪决,以震慑当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他于1932年12月27日上午9点被枪决。

阮子云同志虽然英年早逝,只有短短30年的生命,但他的革命活动始终与充满活力、英勇无畏、令人自豪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据公安部安全档案局的记录,阮子云在革命活动中参与刺杀了9名危险的敌人。他的贡献使英雄的苏维埃青年团的壮大成为民族和祖国斗争史上不朽的史诗。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这位为党的革命事业、为国家独立、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终生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的名字和形象,将永远被后世铭记。
党和国家对阮子云的伟大贡献表示敬意和感激,认定他是起义前的干部。他的名字被庄严地镌刻在义静苏联博物馆内1930-1931年义静苏联烈士纪念馆的石碑上,编号为1025。
阮子云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事业,是历代干部、党员、青年一代和后代学习和效仿的勇气和毅力的典范。
-----
笔记
[1] 清章县委,《清章县委历史(1930-1975)》,国家政治出版社,第54、55页。
[2] 大定(现大东乡)的阮如茂先生也参与其中,他与阮子文先生和阮子坚先生联系,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
[3] 根据1967年7月10日编写的清香乡党委历史草案。
[4] 根据清香乡党委历史草案。
[5] 摘自曾任清章县党委委员、祖国阵线副主席阮友远同志的自传。
[6]摘自1967年7月10日编写的清香乡党委历史草案。
[7] 清章县委,《清章县委历史(1930-1975)》,国家政治出版社,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