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泰亚同志——典型的党的高级干部、祖国义安的优秀子弟
“为党、为革命而生,为党、为革命而战,为党、为革命而死!”这就是真理,这就是坚定的共产党员潘太乙在为祖国、为祖国而奋斗的岁月里,活着的意义。
潘太亚同志(别名陈、白、洪山)原任乂安省农民总协会书记(1929年),原中部省委委员,广义省委书记(1930-1931年)。他出生于乂安,在家乡革命运动中成长。他早年入党,将整个青春岁月献给革命,特别是乂安、广义省的革命运动,成为一名优秀的儿子,是乂安、广义两省党委和人民的骄傲。

乂安省农民总协会秘书长
潘泰亚同志于1894年出生于义安省安山县灵山乡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家庭。灵山乡位于林河右岸,这里以种植盖伊茶而闻名,也是保卫祖国和官府之间激烈斗争的地区。
亲眼目睹殖民政府和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不公正压迫,人民群众的坚强斗争……在潘泰亚的心灵中燃起了爱国爱民的火焰,并很快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进步的爱国主义思想。
1920年,面对义静青年追随爱国志士潘佩珠的号召,翻山越岭而来的浪潮,潘泰亚留在家乡,怀揣着远大抱负。1923年,他与家乡其他进步青年成立了三教协会,筹集资金,鼓励和支持青年前往暹罗(泰国)留学;在莱莱海滩设立了“Trai Cay”,开设了安春商行,聚集当地进步人士读书读报,讨论抗法工作。1926年,潘泰亚加入了义安省越南革命青年协会。
1929年9月25日,他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并被选为阳春党支部书记。阳春党支部是安山县第一个党支部。1929年11月,义安红色农民协会成立,潘泰益同志任书记。潘泰益同志在被赋予的职责下,在义安省的青章、安山、安城、演州等地积极建设和发展革命力量。
他的积极活动促进了农村党的根据地、农民协会和群众组织的迅速建立和蓬勃发展。这也是1930-1931年在宜静各农村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斗争运动达到顶峰的主要因素。
点燃中部省份革命运动之火的人——越南中部
由于遭到敌人的通缉,为了避免革命运动遭受损失,从1930年2月起,潘泰亚同志被中部地区执行委员会调往中南各省工作,负责在广南、广义、平定和富安等省建立党的根据地和开展革命运动。
1930年4月,潘泰益同志作为中央省委代表被派往广义省工作,与阮严同志一起直接指导起草纲目,提出发展符合该省实际的革命运动的政策,并于1930年6月组织召开广义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阮严同志被选举为省委书记,潘泰益同志被选举为省委副书记。
潘泰佗同志履行职责,伪装成一位擅长治病救人的民间医士,走遍了广义省的许多地方。从德坡到巴图,途经明隆,再到义行、木德、慈义、广义镇,再到山静、平山、山河、茶峰。在广义人民的庇护、庇护和关爱下,他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和党的根据地。从那时起,他到处组织斗争,争取人民的权利,例如提高耕作、种植和收割的工资,并取得了许多胜利。
提起潘泰亚同志,他工作过的地方的一些老人和广义省的许多老革命家经常会提起“谷甲先生”这个名字。谷甲先生牙齿乌黑,常穿奥黛,说话带有北方口音(乂安人的口音)。
为了把革命运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潘太乙同志、阮严同志直接领导和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斗争和示威游行,使法国殖民主义者及其走狗感到十分困惑和恐惧。
1930年9月,义静苏维埃运动蓬勃发展,斗争如潮水般涌来,并在义安、河静两省许多地方取得了胜利,苏维埃政府得以诞生。祖国革命运动的消息涌入广义省,贯彻落实中央支部的指示,潘泰亚同志和广义省委发起了声援义静苏维埃的运动。运动的开端是1930年10月7日晚至8日凌晨,人民响应潘泰亚同志的号召,举行了示威游行,占领了德福县政府。
“……工人——农民——士兵!
携手共创共同利益
打破奴役,站起来……”
听完潘泰阿同志的讲话后,近5000人游行到县城,冲进县公所,焚烧公文档案,收缴印章,释放囚犯,张贴大字报,散发传单,在县公所悬挂红色锤子镰刀旗,高呼口号,游行,控制了县城,并于上午7点解散。
德福人民的首次示威游行取得了巨大胜利,标志着广义省将兴起一场新的革命运动。效仿德福,广义省各县人民也纷纷奋起反抗。这场运动从广义迅速蔓延到其他省份,在越南中部掀起了一股革命浪潮,与义静省“同火共舞”,与全国人民共同参与了1930-1931年的革命运动。
为了阻止广义省革命运动的发展,法国殖民者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加大对干部的搜查和逮捕力度。为了及时指导广义省的革命运动,1930年10月,省委分为北茶区和南茶区两部分(即广义省的北部和南部)。
潘泰益同志受命负责茶居河北部,包括山静县、平山县、茶蓬县和山河县。在潘泰益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茶居河北部各县的革命运动日益蓬勃发展。从1930年10月底到1931年2月,各地连续爆发了数十次大规模示威游行,掀起了全省各县革命高潮。
在许多地方,敌政府几乎陷入瘫痪。红色农民协会、红色工会、红色自卫军、红色救济军……等群众组织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潘太益同志和阮严同志受中央省委委派,指导和协助平定省和富安省的革命运动。1931年3月6日,阮严同志被敌军俘虏,并在茶居河被斩首。广义省委任命潘太益同志为书记。
由于潘泰亚同志对义安省和中部各省革命运动的贡献,1931年6月,潘泰亚同志被增补为中部省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部省委常委。
党中央在评价 1930-1931 年广义省党委和人民在潘太亚同志领导下所进行的革命斗争运动时指出:“当时在广义,虽然运动虽然不如义静省强大,但仍然是中南地区最强的省”。广义省秘密警察向中央地区驻地报送的文件中承认:“在这个省,共产主义运动取得了许多胜利,这要归功于负责人的活动有来自义安省的 Phan Thai At(又名 Coc Cach)和来自广义省的 Nguyen Nghiem...”。
在帝国主义监狱里坚守了14年(1931-1945年)
正当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际,1931年7月27日,潘太益同志和省委副书记孙琰同志在山静县庆文寺被法国殖民者逮捕。1931年8月26日,潘太益同志在广义监狱被法国殖民者判处死刑。但舆论反对,迫使法国殖民者将他减刑为终身监禁,并把他流放到邦美蜀监狱。在狱中,他仍然积极参与领导同狱政治犯的斗争,因此法国殖民者将他流放到昆岛。
从广义监狱到邦美蜀流放地,再到昆岛监狱,无论他身在何处,敌人都对他施以各种酷刑。鞭子、钳子、野林、毒水、死刑、“人间地狱”都无法击垮这位共产党员的坚定意志。他对广义省省长和中央特工处处长李维克谢的坚决答复载入史册:“……我们共产党员宁死也不做你们这样的脏事。我们为党、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战,也为党、为革命而死。”
在邦美蜀监狱,潘泰阿被打得手杖断了、牛鞭断了,甚至腿骨被打断了。他多次站在生死边缘,共产党员的精神和毅力帮助他克服一切肉体上的痛苦,怀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继续生活和战斗。
共产党无法动摇他的意志,于是继续将他流放到昆岛。昆岛的狱警将潘泰亚和其他许多他们认为“顽固”的共产党士兵一起关进了“碾米厂”。他仍然参加党的小组活动,继续战斗。

在法国殖民者阴暗的监狱里,许多同志牺牲了。剩下的人也都病得不像人了。他们吃得不好,干得辛苦,时刻受到疾病的威胁。潘泰阿同志把自己的食物、衣服和药品分享给同志们。有一次,疟疾和痢疾在监狱里肆虐。为了回应囚犯们的抗争,狱警给每个同志发了两片奎宁,以防万一。潘泰阿同志见梁侬同志的身体比自己更差,便想方设法把两片药藏起来,给了梁侬同志……梁侬同志也拿出自己的两片药,给了潘泰阿同志。
潘太阿被兄弟和战友们的深情所感动,更加相信帝国主义监狱里的斗争力量。当他听说苏联红军进攻纳粹德国时,他写下了一首诗。亲爱的妈妈乐观地:
“……妈妈,求你了。”
坏事来了,坏事来了,当然……”
为我们友好国家柬埔寨建立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力量作出贡献。
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他与同为政治犯的他,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声中被接回祖国。在远离祖国和家人近15年后,他依然受党和国家的派遣,执行国际任务。潘太亚放下个人感情,前往柬埔寨援助,先后担任柬埔寨越南侨胞救国联合会总书记、柬埔寨东南亚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肩负着为柬埔寨抗法战争革命奠定基础的重任。
在邻国期间,他克服了语言障碍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进攻意志,三个月后就在茶胶省和南望省建立了基地。1946年初,他被柬埔寨反动政府逮捕。六个月后,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指控他,政府不得不将他释放。
回国后,潘太宇与海外越南人根据地建立联系,宣传和教育爱国人士,使他们成为建设革命力量、发展党员队伍的核心。1947年3月,潘太宇在茶胶、南望、磅湛、边河等省建立了7个海外越南人聚居区。
在邻国的七年里,潘泰亚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克服物资匮乏,与病魔抗争,并应对敌人的阴谋破坏。凭借着他的坚持不懈,他和我们的工作组成功地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革命体系,为抗法战争奠定了基础。
国家、祖国铭记,感恩
1953年,他回到家乡继续工作和接受治疗。1961年,他退休了。由于多年监禁和遭受敌人的残酷折磨,他患上了重病,最终于1967年6月29日逝世,葬于清章县。2014年,他的家人将他的坟墓迁至家乡灵山乡的家族墓地。
为了表彰他为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党和国家授予他和追授他胡志明勋章、三级独立勋章、一级抗法勋章等多项高贵勋章。
潘太亚同志对义安、广义省党委和人民革命运动的贡献是巨大的,革命时期的几代干部、党员和人民永远铭记并铭刻在省委的传统史册中。
继承潘太益同志和该省历代革命前辈们留下的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献身革命事业的革命斗争精神,乂安、广义两省历代领导人发扬并继续领导全党、全民发扬革命精神、活力、创造力、奋斗决心,集中力量完成好各项重点任务,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广义省委与乂安省委配合组织开展多项活动,为潘泰亚同志庆生,如在潘泰亚同志的家乡安山市树立纪念碑、向潘泰亚中学赠送许多珍贵礼品,服务教学工作等……
2023年12月27日上午,在越南义安省安山县灵山乡,广义省、义安省党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隆重举行纪念潘太乙同志(1894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诞辰130周年的仪式,并在安山县灵山乡潘家教会内为潘太乙同志纪念碑剪彩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