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良同志是一位为创新、国家发展和国防事业做出诸多重要贡献的领导人。
我们谨向大家介绍政治局委员、总理范明征撰写的文章:《陈德良同志——一位为创新、国家发展和保卫祖国事业做出诸多重要贡献的领导人》。

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主席、内阁副主席、越南副总理的陈德良同志,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亲密无间的同志,一位受人尊敬的模范技术官僚领导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如今已离我们而去。他的逝世令人无比悲痛,但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当代和后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陈德良同志于1937年5月5日出生于广义省——一片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英雄历史悠久的地方。1955年,日内瓦协议将越南分为南北两部分后,年仅18岁的陈德良同志来到北方,学习地质工程基础,从此投身于矿业地质行业,这一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开启了他长达数年的职业生涯。
从那时起至1986年,他在矿业和地质行业工作了30余年,迅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并被委以重任,其中包括1979年至1987年间担任地质总局(现地质矿产局)局长。他曾亲赴全国各地山区实地考察,勤勉地进行地质勘测和研究,为建设服务于众多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资源数据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是建立国家地质资源数据库研究工作的合著者。“越南北部1/500,000比例尺地质图”- 1960-1965年苏越合作项目;担任一系列关于建立苏越关系的研究项目的共同编辑“越南地质图,比例尺 1/500,000”本书出版于 1988 年,并于 2005 年荣获胡志明奖。
丰富的矿业和地质行业实践经验培养和磨练了陈德良同志的战略眼光、贴近现实的思维、敏锐的分析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为他自1986年以来在国家革新时期,从政府领导人到国家元首等职位上做出的伟大贡献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1987年党倡导创新与一体化之后,他被任命为部长会议副主席(现为副总理)。1991年,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政治局委员;1992年,他被国会选举为副总理。在199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他当选为国家主席,并连任两届党代会,直至2006年。陈德良同志在政府和国家领导岗位上……对国家的创新、融合与发展事业做出了许多重要而全面的贡献,成绩斐然。,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外交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大集团等领域。

在经济方面,作为副总理,陈德良同志与政府领导层一道,做出了许多重要决策,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致力于指导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研究、勘探和开发,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广泛参与经济政策制定、促进生产经营、鼓励外商投资等工作;与政治局和政府一道,提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克服困难,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推进行政改革,并为投资和经商创造有利环境。
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政权垮台后,他提议加强与俄罗斯联邦的合作,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和能源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他促成了和平水电站设备的采购,按照国际原则和惯例签署并实施了越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协议,改革了越苏石油天然气合资企业(越苏石油),并维持了越俄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的运作。在改革初期,他指导并参与起草了多项重要的政府法律和决议草案,包括1987年的《越南外国投资法》、1988年的《土地法》以及改革初期政府关于基础建设管理、国有企业、劳动、工资、合作社、个体经济户和家庭等方面的法令等。
他被任命为主管经济技术领域的副总理,负责工业、农业、贸易和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等,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集中精力指导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逐步摆脱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生产经营做出了贡献。在他指导制定或参与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的颁布下,企业管理和经济技术领域的改革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1990年《私营企业法》、1993年《企业破产法》、1993年《土地法》、1995年《国内投资鼓励法》、1995年《国有企业法》、1993年《石油法》、1996年《合作社法》……)。
在改革时期,他和政府领导层指导颁布了有关经济集团、国有企业成立和住房政策的法令及决定。[1]关于自主权、自主投资、财政自主权、与外国开展投资合作以在石油天然气、能源、交通运输、航空、水泥、纺织、农林渔业等重要领域开发先进现代科技项目的决定和法令……[2]由此开启了经济技术各领域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颁布的法律、法令及相关法律文件,为企业和经济组织在国家管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运行的多部门经济中顺利高效地开展业务,形成了有利于其法律环境的形成和逐步完善。

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集中精力领导、指挥、引导和引领全党、全人民、全军推进创新和深度国际融合事业,特别是有效克服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国家迅速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同时,他还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行政改革,强化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反复强调:“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由人民组成、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一切权力都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在他的领导下,国家逐步推行了体制、组织结构和行政程序改革,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一体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国防安全方面,陈德良同志作为国家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指导制定了多项重要的国防安全战略、计划和政策,为坚定捍卫国家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其中,东海和岛屿计划是一项具有短期和长期特殊意义的计划。陈德良同志被任命为指导委员会主席,首先指导实施近海渔业计划。包括古岛、白龙维岛、李山岛、富贵岛、昆岛、富国岛在内的所有岛屿首次修建了渔港和船闸,并在长沙群岛修建了灯塔。陈德良同志指导在大陆架上建造了首批DK平台,并提议在岛屿上修建港口,以服务于经济发展,并确保国家海上安全、主权和安全。他指示政府边界委员会成功与泰国和马来西亚就海上专属经济区边界划定、与印度尼西亚就大陆架边界划定以及对南部海域(胡志明市飞行情报区)空中交通的控制权进行谈判。
他还被政治局指派负责跨部门工作组(外交、国防、安全、内务等),负责起草关于在新形势下保卫祖国的方案,该方案经政治局和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并由中央委员会(第九届)通过了第8号决议。“新形势下保卫祖国的战略”这是一项具有特殊重要性、对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决议。他还与政治局合作,指导了与中国划定陆地边界和海上边界(北部湾)文件的谈判和签署工作,并取得了成功。

他受政治局委任,担任中央司法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指示中央内务委员会和各司法机关大力推进全国司法改革,按照政治局革新时期司法改革指示的精神,对整个司法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他与国防安全委员会共同商议并指导起草了《紧急状态条例》,该条例经政治局和国会常务委员会一致通过。
在外交方面,陈德良同志凭借其在1987年至1992年担任越南常驻经济互助委员会代表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其担任国家主席期间,密切指导并成功组织了多次国家元首的访问和接见,为提升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拓展与各国、地区和多边组织的友好关系、合作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陈德良主席于1998年8月访问俄罗斯联邦,此次访问为两国多领域合作开辟了新的突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访问中首次明确表示,俄罗斯视越南为东南亚战略伙伴。陈德良同志为越美关系在1995年实现正常化后取得的显著进展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2000年9月,在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之际,他在纽约正式会见了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并邀请克林顿总统访问越南;同年11月,他迎接了克林顿总统对越南的历史性访问,这是越战结束后首位访问越南的美国总统。他还密切指导了越美贸易协定的筹备和谈判工作,该协定于2001年10月4日获得美国参议院批准。
陈德良同志对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运用胡志明外交思想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塑造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推进国际关系的多边化和多元化,使越南成为国际社会积极负责的成员,特别是越南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8年)和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7年)采取重要步骤,为越南积极融入国际社会铺平了道路,此后我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贸易投资协定。

加强民族团结一直是陈德良同志深切关注的问题。他与各民族、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社团、社会政治组织以及海外越南侨民的感人画面,感动了数百万越南人民。他曾多次与越南红十字会、越南青年团、越南妇女团、越南佛教僧团等组织会面、发表讲话、致信,表达了真挚的鼓励和深刻的指导;他还曾与全国各地的英雄、榜样和杰出人士、教师、青少年和儿童亲切交流,并与海外越南同胞共庆新年……
作为第七届至第十一届国民议会代表,他密切参与国民议会的立法和最高监督活动,将人民的声音带入国民议会,同时为提升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的作用和地位做出了贡献。他与陈德良同志一起,倡导有利于贫困弱势群体,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政策,其思想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力资源,“不抛弃任何人”这不仅是行动的座右铭,也是对人民的真挚深切的爱;在同志的指导和关怀下,许多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信息覆盖、电网、学校和医疗站等项目在贫困地区、山区和边境地区得到优先实施。

陈德良同志不仅是一位为国家做出诸多重要贡献的伟大领袖,更是一位忠诚的党员,毕生致力于共产主义理想,为国家发展,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自1959年入党以来,他66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训练和奉献。在各个岗位上,他始终展现出开拓进取、堪称楷模、谦逊务实、亲民待人的精神;保持着正直、朴实、公正的品格;并始终致力于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他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注并寻求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为国家美好未来而制定的有效机制、政策和解决方案。陈德良同志的谦逊和真诚,使他成为一位深受人民爱戴、受国际友人尊敬的杰出领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德良同志始终强调党内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重要性。他始终坚持原则,正确贯彻客观、科学地从现实和国家利益出发解决问题的方针。他是一位工作认真、决策谨慎、全心全意为共同事业奉献的模范领导人,为后人树立了革命道德的典范,在政策、精神和同胞的记忆中,以及与他共事过的同胞心中,都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

按照党和国家的安排,陈德良同志退休后,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关心、忧虑和热情,继续在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安全和外交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每次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我见面时,陈德良同志都会与我们深入探讨重要的战略问题,并告诫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深思熟虑,做大事,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安康而努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青年一代。
在党建党95周年之际(1930年2月3日—2025年2月3日),他被授予党员65年徽章。他还被党和国家授予二级抗战勋章(1995年)和金星勋章(2007年12月)——这是党和国家授予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者的最高荣誉。同时,他还获得了国际友人授予他许多奖章和荣誉称号。[3]。这些宝贵的奖项是党、国家和国际友人对陈德良同志为党、国家以及越南与其他国家合作友好关系所作出的伟大杰出贡献的认可和赞赏。陈德良同志的实践经验、贡献和奉献精神是当代和后代学习、珍惜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值得他们在国家建设、发展和国防事业中继续发扬光大。

陈德良同志的生平和事业留下的遗产、重要贡献和深刻教训,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价值,尤其是在精简组织机构和政策的革命实施过程中。四大支柱“正如政治局总书记杜林所言,要带领国家坚定地进入民族发展、繁荣、文明和繁荣的时代。
陈德良同志的生平和不懈奉献精神,激励着干部、党员、人民以及当代和未来的青年一代,继续为国家谱写光辉历史篇章。他将永远是全国同胞、同志、干部和士兵尊敬、学习和效仿的光辉榜样,弘扬团结一致、携手并进的精神,朝着我们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的愿景,建设一个富足的社会主义越南,一个民主、公平、文明、繁荣、幸福,与世界强国并肩而立的越南。
[1]1994 年 7 月 5 日政府第 60-CP 号法令,关于城市地区的住房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 1994 年 7 月 5 日政府第 61-CP 号法令,关于住房交易和经营。
[2]这一时期特别重要的项目包括:亚里水电站和智安水电站的建设;500千伏南北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白虎油气开发项目;将白虎矿天然气输送到大陆并建设富美天然气-电力-化肥产业集群的项目;开发龙川四边形地区的灌溉工程;完成国家主要国道(1号国道、5号国道、10号国道、51号国道、18号国道……)的改造。
[3]其中包括俄罗斯科学院荣誉教授称号(1998年);古巴政府颁发的何塞·马蒂奖章(2000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颁发的阿格里科拉奖章(2002年);刚果政府颁发的诺贝尔功绩奖章(2002年);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勋章(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