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同志——模范共产党员、党的杰出领导人
(巴新)——越南革命史将永远铭记长征同志的伟大功绩。他是我国革命的第一批共产主义者之一,也是胡志明主席的优秀学生。长征同志在人民革命运动中磨练和成长,是一位坚定不移、不屈不挠、才华横溢的共产主义者,一生堪称典范,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受尊敬的领导人之一。
![]() |
长征同志是胡志明主席的亲密伙伴和学生,被认为是越南革命转折点上的杰出领导人。照片中,从右至左依次为:胡志明主席、总政治部主任阮志清、总书记长征、越北政府副总理范文同。 |
长征同志本名邓春求,1907年2月9日出生于南定省春长县春红乡行善村,出生在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农村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家乡和家庭的传统教育、培养和培育了他的革命理想。
18岁投身爱国运动,后加入越南革命青年协会。通过学习《革命道路》、阮爱国著作、马列主义,他从一个爱国者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优秀学生,成为胡志明主席信赖的同志。
1929年,他参与了在北方建立印度支那共产党的运动。1930年,越南共产党成立,长征同志被任命为党中央宣传鼓动委员会委员。1930年底,他被帝国主义逮捕,并被判处在火炉和山罗监狱服刑12年。
在他从事活动的最初十年里,无论被捕入狱还是公开活动,他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智慧和革命热情投入到宣传党的路线、政策中,为培养大批干部和群众的理论和革命精神作出了贡献,其中许多人成为革命的骨干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敌人加剧恐怖统治,中央委员大部分被捕、杀害,许多党群组织被瓦解,第七次中央会议(1940年11月)选出的临时中央委员会仅剩3名委员。
长征同志在极其困难的时期担任代理总书记,派遣干部建立联系,恢复组织;派人前往广西,与阮爱国领袖取得联系,迎接他回国。革命运动逐步恢复和巩固,为八月革命储备力量。
在越共八大上,长征同志正式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会后,他离开巴甫,前往下游直接领导运动,并提出建立互联安全区(ATK)体系的倡议。
1942年8月至1944年7月,领导人阮爱国前往中国,被蒋介石政府囚禁14个月;黄文秋同志被敌军俘虏并处决;黄国越同志被派往国外执行任务。党和革命的重任几乎全部落在了总书记长征的肩上。
![]() |
在抗法战争时期,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长征同志和中央政治局直接指挥抗战,取得了伟大胜利,在我国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为1953年12月6日,胡志明主席、中央总书记长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太原省定和安全区讨论奠边府战役启动方案。 |
但他凭借聪明才智、敏锐的头脑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和中央委员会一起作出了使革命事业突飞猛进的重大决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预言了日法战争,并很快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议,发布了《日法战争和我们的行动》的指示。
该指示与阮爱国的《号召书》一道,明确指出了即将到来的机遇,在动员和引导全党全民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新潮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张政同志再次被任命为全国总起义委员会主席,并于1945年8月13日晚11时,总起义委员会发布了总起义命令。八月革命迅速取得胜利,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
长征同志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是与胡伯伯在越共八大上共同提出革命新阶段的路线图,并直接指导组织实施,使1945年八月革命获得成功。
在抗法战争时期,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长征同志和中央政治局直接指挥了抗战。长征同志在《抗战一定胜利》一书中,阐述和发展了党关于全民抗战、全面抗战和长期抗战的观点。这部著作清晰地阐述了抗战的各个阶段,坚定了人民的信念,提高了人民的意志。
在实践中,他不仅注重指导抗战,也十分重视国家建设,逐步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为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些正确的政策方针,结合生动的现实,使我国抗法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在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长征同志作为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和政治局委员,为领导抗美救国战争走向彻底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总书记的一项重要贡献是为革新事业奠定了基础。1986年,他担任总书记期间,很快就洞悉时代潮流、国家现实、人民诉求和愿望,提出了革新事业的方针。
在筹备越共六大期间,他曾表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创新是当务之急,是至关重要的。” 越共六大是一次创新性的大会,是越南革命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我党理论思想的转折点。作为越共中央顾问,他积极参与制定纲领和经济社会战略,为党的七大做好内容准备。
长征同志在革命实践中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也是胡志明主席的亲密战友之一。他不仅是我党和国家的杰出政治领导人,也是我国伟大的理论家、文化家、新闻工作者。
他留下了许多宝贵著作:《反对改良主义》(1935年);《农民问题》(1937—1938年与武元甲同志合著);《党的新政策》(1941年);《抗战一定胜利》(1947年);《论越南革命》(1965年);《把握三大教训,完成两大战略任务》(1986年)……
通过这些著作,长征同志阐明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理论;二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应用于越南革命具体情况,为明确党的战略和策略路线作出贡献。三是民族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的理论。这些都为越南革命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秉承胡志明主席“文化艺术是一条战线,你们是这条战线上的战士”的观点,长征同志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革命挑战面前都正确评估形势,指出文化的具体责任。
他的一系列著作、文章构成了我党将马列主义运用于越南文化艺术的正确、敏锐、富有创造性的观点的完整体系。
![]() |
在筹备越共六大期间,他深入各地了解情况、听取建议。长征总书记走访了从南部到中部、北部近20个省市,汲取基层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了解全国人民的要求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创新国家建设和发展工作的思路和方式。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参与起草了《越南文化纲要》、《马克思主义与越南文化》报告以及在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上宣读的报告。这些为建设符合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要求的越南新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还成功地继承了阮爱国的新闻事业,是民主阵线时期优秀的革命新闻作家,为越南新闻事业开创了革命政治写作风格。
他的文章极具战斗力、说服力,对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担任许多重要党报的主编,后来成为《解放旗帜》《真理报》《人民报》《塔台先锋报》《塔台公山报》等党的喉舌的直接负责人……
他身上集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文化活动家、新闻记者、诗人(笔名宋虹)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生动地体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一个遵循马列主义路线的党的革命领袖的良知、智慧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长征同志现年81岁(1907-1988),在63年的不懈革命活动中,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一生为祖国的独立自由、社会主义、人民的幸福而牺牲和奋斗;不断学习和践行胡志明的道德榜样:勤劳、节俭、廉洁、公正、公道;坚定的革命意志、原则和纪律,对同胞和同志怀有真挚的感情,为人谦逊朴实,工作作风科学、认真、具体,务求实效;敢想、敢做、敢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面对历史转折点,我们必须更新思想,直视事实,正确评估形势,提出适当的政策,依靠人民的力量,争取胜利。
阮氏鸿威
(省委宣传部)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