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小米粥的味道——来自乡村的质朴礼物

休·舒 October 13, 2024 10:39

南丹镇的萨南市场不仅以“三排牛肉米糕”闻名,还有一道美味的乡村礼品:小米粥。

小米是一种耐旱的谷物,适合种植在旱地或河岸的冲积土上。过去,南丹、清章、兴原等县的人们……小米种植很多。春末,农民开始在田地和花园里播种小米。当小米长到一掌高时,就拔出来栽种。小米通常成排种植,或者在花生、土豆等作物的两旁间作。

小米种植季节,连日大雨过后,农村集市上小米的销量大增。小米种子像稻苗一样被捆成捆。不种小米的家庭,可以直接去集市买几捆来种。小米生长迅速,栽种到田里几周后,就绿油油的,长到一米多高了。

黄小米品种,又名狐尾小米,深受当地人喜爱,花朵又大又长。小米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金黄的小米花,小米花上结满了种子,弯弯的像鱼竿。农民们常常把小米花剪下来,扎成一束束,挂在杆子上晒干。

1 (2)
小米季节,黄色的小米花上结满了小米。插图。

要做小米粥,必须把小米舂碎,这活儿可不少。通常到了八月三日,农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小米拿出来舂碎。把小米放进石臼里,像舂米一样用杵舂碎。站在臼里的人舂累了,扶臼的人推累了,小米就剥壳了。每一批小米都要舂碎、碾压、簸箕好几遍,才能淘干净。小米粒粒细小,金黄金黄的,像鱼子一样,煮熟了,却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

乂族人常用小米煮粥和甜汤。小米甜汤是用小米、绿豆、糖或糖蜜熬制而成,是一道只有在节假日和忌日才会做的奢华菜肴。小米粥是一道日常菜肴,在米荒的年份,它被用来充饥。除了家庭餐之外,小米粥在集市和传统节日也作为特色菜出售。

没人知道小米粥何时出现在市面上,但自古以来,该省的乡村集市上就有小米粥摊位。小集市上一两个人,大集市上则有三四个人。小米粥的种类繁多,有黄小米粥、绿豆小米粥、黑豆小米粥……但吃的时候,总是会配上米纸。米纸酥脆香甜,小米和豆子肥美,交相辉映,成就了一道吸引众多食客的乡村美食。

bna_3.jpg
米纸配小米粥——一道乡村风味菜肴,深深地印在了很多人的心头。图片:Huy Thu

在沙南市场,小米粥流行的时候,会有3-4位卖小米粥的,比如安心夫人、三索夫人、明德夫人……明德夫人的真名是潘氏诺伊(85岁),住在南丹镇南北山街区,可能是沙南市场最年长的小米粥卖主。

明太太说,她18岁结婚,在婆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卖小米粥了。即使当时做同样工作的长辈们都退休了,她仍然独自一人坚持着传统的小米粥生意。60多年来,小米粥陪伴着她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bna_2.jpg
潘氏诺伊(Minh夫人,85岁)——沙南市场卖小米粥时间最长的人。图片:Huy Thu

明女士说,卖小米粥很辛苦,要熬夜早起,其中最辛苦的是舂小米。煮一碗粥自己吃很简单,但要当专业的卖粥师傅,每天舂小米,要舂到腿都累了。

那时,她家小屋的山墙上,放着一个石臼和一把铁杵。从集市回家吃完午饭,她就开始舂米,很多日子都要舂通宵。等孩子们长大了,能踩着石臼帮母亲舂米,她就轻松多了。除了舂米,她还要磨豆、煮豆、做宣纸、扇宣纸……工序繁多。

bna_5.jpg
卖小米粥的摊贩经常用筷子舀小米粥,然后铺在米纸上。图片:Huy Thu

明太太说,煮小米粥并不难,因为材料只有小米、石灰水和盐,但要煮出一锅美味、浓稠、粘稠、香气扑鼻的粥,就需要技术和经验,从称小米、量水、调火候、放盐……

她经常去城中村的芳市场收购小米维持生计,因为“那里的小米品质好”。每次赶集,她只煮2到2.5公斤小米,但早上3点就得起床煮小米、炖豆子。她主要在沙南市场卖小米,有时也会把小米运到金莲村的秋市场、南江村的骚市场、南灵村的瓦市场或城中村的康市场。

她清晨出门,中午回来,扛着一对扁担,扁担一头是一大罐小米和一盆豆子,另一头是一小罐小米和一筐宣纸。清章人喜欢吃小米豆煮饭,所以她去贡市场,只煮一罐小米豆,不煮四季豆。宣纸不用扛,因为宣纸多又便宜。

她用小米和豆子制作的香喷喷的糯米纸以其美味而闻名,每逢赶集日,它总是早早售罄。“我必须信守承诺,做美味又干净的饭菜,价格公道,这样每个去赶集的人都会喜欢买。” 明太太说道。

bna_4..jpg
Tran Thi Huong 女士(Minh 夫人的女儿)在 Sa Nam 市场出售小米粥。照片:Huy Thu

她的小米粥生涯中最难忘的,是一次为区旅游会议做特色菜,她自己熬了粥。那天顾客很多,她和妈妈熬了几十斤小米,大家都夸好吃。

她是沙南市场唯一一个能把这份职业传给子女的卖小米粥的老太太。两年前,新冠疫情爆发,亲戚们不让她再去市场,83岁的她不得不停止工作。不过,她的女儿嫁给了南丹镇下龙街一位曾经帮她卖小米粥的男子,继续做着母亲的旧业。如今,人们走在沙南市场,再也看不到那位面容和蔼、笑容可掬的老太太,但人们仍然清晰地记得她端着小米粥锅的身影,那锅粥里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陈氏香女士是母亲老摊位上卖小米粥的那位妇女的女儿,她说:“现在,沙南市场就我一个人卖小米粥。来买小米的顾客,到现在还津津乐道我妈妈的事。”

bna_7.jpg
酥脆的米纸和香浓的小米粥完美融合,成就了一道诱人的菜肴。图片:Huy Thu

现在的小米粥好像没有以前好吃了。据赶集的人说,我们以前种的纯种小米,粒小,但煮成粥又软又香,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全省几乎没有地方种小米了,小米的来源主要从中国进口,这是一种高产品种,粒大,煮熟后软糯,口感清淡。青豆也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

此外,包小米的米纸大多是机器制作的,不如用炭火手工扇制的芝麻米纸酥脆香甜。或许正因如此,义安农村集市(包括沙南集市)里的小米粥如今不再像以前那么诱人了。

大家的感受是,现在煮小米粥、卖小米粥的工作,其实并不太难,因为小米和豆子都已经用机器磨好了、洗好了,只要倒进锅里就可以了。

bna_6.jpg
人们去乡下市场买曾经很受欢迎的米纸包小米粥。图片:Huy Thu

不过,年轻人在集市上看到小米粥,还是会买来吃,因为他们对“半粥半糕”这种乡土礼物感到好奇。而老年人去集市买小米粥,多半是怀念过去那盘著名的小米纸糕。

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小米粥已经走进了他们的记忆。看着社交网络上小米粥的照片,他们就会怀念家乡,渴望回到那段充满美好回忆、充满回忆的时光。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小米粥的味道——来自乡村的质朴礼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