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维族和吉安族民歌带给欧洲的越南侨胞

January 27, 2017 20:29

(Baonghean)——那首熟悉的民歌,常常在熟悉的、质朴的表演场所里听到,如今在欧洲的白雪皑皑中传唱,依然是那么动人,那么震撼……

“哎呀,这里人好多啊/跟男士打招呼会冒犯女士/跟男士打招呼又不好意思/还是让我一起打个招呼吧/免得我一个人跟朋友打招呼……”这首熟悉的歌,常常出现在熟悉的乡村演出场所,或是家乡的舞台上,如今在欧洲的白雪皑皑中唱响,却依然动人心弦,震撼人心,触动着远在异乡的人们心中那份浓浓的故乡情怀……

Các nghệ sỹ chụp ảnh lưu niệm với khán giả Cộng hòa Slovakia trong chuyến lưu diễn.
巡演期间,艺术家们与斯洛伐克观众合影留念。图片由角色提供

这是2016年5月越南乂安民间艺术团体在捷克、德国、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5个东欧国家的一次长途巡演。该团体包括人民艺术家田勇、人民艺术家洪吕、功勋艺术家洪阳、歌唱家天顺、桂常、丁庄、音乐家陈进,应越南驻斯洛伐克大使馆的邀请,前往东欧国家乂族人民面前演出。

与最初的设想不同,看台上只是一群远离家乡、渴望沉浸在民歌中,缓解思乡之情的义安人民的聚居地。当看到在宽敞的看台上,在紧凑的舞台空间里,竟然坐满了数千名观众时,艺术家们感到无比惊喜。

人民艺术家洪吕回忆道:“一走进剧场,就看到我们越南侨胞精心布置的义河民歌演出舞台,熟悉而熟悉的画面,真是令人感动。一架织布机、一口水井、一张麻吊床,布置得朴素而熟悉,仿佛置身于古老越南村落的空间。仅凭这一点,就让我们感到无比崇高,觉得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演出空间,置身于一个陌生的西方世界。”

故乡的情怀,在她每首歌里,在她演唱的每一个动作里,在她与观众互动的每一个瞬间,都萦绕在她心头。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和演员们脱离了剧本的束缚,如同搭档一般,互相“引导”,回到情歌、渡口的旋律中。他们仿佛同在一个剧团,彼此呼应。

一位年轻的观众在这里学习了大约20年,却对民歌如此热爱和理解。“很简单,懂了就爱,爱了就懂了。”他说,他爱上民歌,是因为父母围坐在餐桌旁唱的歌。”——人民艺术家洪吕说道。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熟记对句中那些古老的歌词。

人民艺术家洪璐(Hong Luu)和艺术家洪阳(Hong Duong)表演完《Ban hat gheo》后,年轻的观众问她:“哦,我听说你唱得真好,我打赌你能数清鹳脖子上有多少根羽毛……”,这让她感到很惊讶。作为一名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家,洪璐女士也对这位越南侨胞的古对联感到一头雾水。每天晚上,即使她已经表演了四五个小时,观众仍然会问她:“继续唱,继续唱,我们不想回家了。”

NSND Hồng Lựu giao lưu với khán giả trong tiết mục “Bần hát ghẹo” tại Cộng hòa Slovakia.
人民艺术家洪吕在斯洛伐克共和国演出《Ban hat gheo》中与观众互动。照片由角色提供。

在这种亲密的空间里,热爱乂河民歌的观众仿佛回到了故土,重温了童年的时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远离故土的乂河人之外,现场还有来自越南北方和南方的越南人。更确切地说,还有捷克人、波兰人和德国人,他们都渴望学习和发现乂河民歌的美好。

除了对民歌的深厚感情外,艺术家们在旅途中看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他们渴望在熙熙攘攘的异国他乡重现这些旋律,而义安人在这里只占很小的比例。人民艺术家田勇说,他已经三次把民歌带到国外,自豪地向其他国家展示。

这是他第一次在日本进行演出,日本是一个有大量越南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国家。当时,乂河民歌尚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不仅乂河人民,就连远在异乡的越南人也对他们的歌曲和表演赞不绝口。

2014年,他第二次携乂河民歌赴法国巴黎接受表彰。当时,在“渭河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锤声响起后的激动心情中,他和他的艺术家同行以及当天在场的全体越南人民,心中永远哼唱着这首引以为豪的乂河民歌。

第三次担任英国巡演领队时,户外演出的艺术家们能够在一个空间里表演,他曾说:“这完全是偶然,但又像是上天安排的。”这个有船有桨的空间非常适合义安省《渭河与军》的表演场地,人民艺术家洪吕、歌手桂常和他都有了表演的场地,国际友人也有机会欣赏到渭河与军的综合之美。

“让民歌跨越国界,向国际友人传播,一直是我们这些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关注的重点。我以前总以为,只有热爱民歌、珍视乂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的乂族人才希望民歌能够跨越国界,传播给国际友人。但当我来到异国他乡,我才发现,即使是当地人,听到我们演唱这些歌曲也会爱不释手。因此,传承人的责任在于制定策略,帮助民歌腾飞。”人民艺术家田勇说道。

那就是需要连接并打造年度巡演,以改变民歌的表演空间。人民艺术家田勇认为,只有能够通过歌曲进行歌唱和互动,人们才能体会到义安民歌的深厚内涵。它热情奔放,气势磅礴,却不悲情;它顽皮天真,却不粗俗……

因此,虽然民歌是劳动者的歌声,是情侣间的情歌,但归根结底,民歌是乂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因此,当我们把民歌带给国际友人时,他们喜爱民歌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除了乂族(那里只有热爱民歌的人)想要成立乂族民歌俱乐部之外,远在异乡的越南人也在传播这份热爱,他们也想唱《维》和《剑》。正因如此,许多人回到家乡后,仍然会询问这个艺术团体的情况,甚至会勉强索要他们的电话号码。

人民艺术家洪吕表示:“巡演归来后,广禄先生和夫人(潘佩珠中学校友,现工作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柏林)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他们一直致力于制定一项战略性计划,将民歌带给海外越南人;建立一个俱乐部,为青少年和儿童教授民歌,让他们从小就能沉浸在民歌的氛围中……”。

正如离别诗句“回到维军之地,你可曾记得我?山水情深,情深意长”……维军的歌谣也是文化的沉淀,是乂安人民的性格。因此,拓展维军的演出空间,让维军走出国门,不仅是管理者和艺术家的使命,也是所有民歌爱好者的使命,包括那些远离祖国、生活和工作的人们。

清娥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将维族和吉安族民歌带给欧洲的越南侨胞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