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因为“爸爸胡言乱语”受苦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为难,不知道该听谁的,更重要的是,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 |
父母在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合,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图片:互联网 |
我不知道该听谁的。
胡志明市平盛区11岁的小花安(Hoa An)懊恼地说道:“每次做数学或写作,我都很痛苦。我妈妈告诉我,写作时,我要完全照着老师的示范抄写,但我爸爸说,学习文学时,我必须有创造力。”
后来,父母就如何有效地教育我发生了争执。我上学已经很累了,但每天还要努力取悦父母。
胡志明市守德县9岁的小安图抱怨道:“我妈妈总是教我要努力学习,说话要有礼貌,要有礼貌,要尊重别人。但只要爸爸不在家,他一回家就冲我和妈妈吼叫,甚至说要让我早点离开学校,这样家里就不用受苦了。”
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其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亲密的人,直接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尴尬。
一开始,孩子们不知道该听谁的,不知道该“跟着谁”。渐渐地,孩子们会学着适应爸爸妈妈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会形成一种适应每个人教育方式的应对心态,导致他们的性格在发展过程中发生扭曲。
也有些时候,孩子会倾向于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不接受另一方的教导,甚至表现出蔑视。
需要和谐
心理专家认为,孩子需要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和谐一致的教育,他们的影响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教育孩子的目标不应该相差太大。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共同讨论、共同配合,最好在影响孩子之前就达成共识,并充分发挥父母和养育者的作用,让孩子能够吸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
此外,与其他有经验的父母讨论您的育儿问题,以学习育儿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困难情况。
如果父母对如何养育孩子意见不一,甚至可以咨询育儿心理学家。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积极支持,能帮助双方认识并理解分歧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设法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例如,如果父亲擅长运动,就应该花大量时间指导和训练孩子学习一些他喜欢的运动的技巧和动作。
相反,擅长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母亲应该尽力激发孩子,花大量时间去影响和说服他们去理解、相信和寻找真理。父母的一切影响都是为了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
最重要的是懂得倾听和尊重彼此。在家庭中,夫妻之间难免会有意见冲突。但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需要互相商量、互相认同,懂得倾听和尊重彼此,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不知道该听爸爸还是妈妈而感到痛苦。
父母永远不应该把孩子当作争吵的“武器”。要给孩子机会参与他们的“内部”关系。
要巧妙地告诉孩子,家庭中难免会发生冲突。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无论情况多么紧张,分歧都是可以解决的,亲情是永恒不变的。
这将有助于孩子们照顾他们的亲人,对家庭负责,并准备充当解决家庭中出现的冲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