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指在边境围栏“纵火”的人。
曾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将知识带回家乡的苗族男子托巴库阿(Tho Ba Cua)来自义安省智乐乡(原桂峰县)惠莫伊村,退伍后,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穿上民兵制服,为点燃责任之火、传播保卫家乡边境和地标的运动贡献力量。

天东/技术:鸿台• 2025年10月14日
曾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将知识带回家乡的苗族男子托巴库阿(Tho Ba Cua)来自义安省智乐乡(原桂峰县)惠莫伊村,退伍后,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穿上民兵制服,为点燃责任之火、传播保卫家乡边境和地标的运动贡献力量。
----------

1997年出生于边境山区森林的Tho Ba Cua,是佤邦知乐乡(原桂峰县)惠模村的一名苗族男孩。他曾怀揣着成为一名教师,为家乡带回书信的梦想。高中毕业后,Cua告别家人,收拾行囊前往荣市,进入义安师范学院(现义安大学)小学教育系学习。

那些年里,这位来自偏远边境地区的年轻人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维持生计。库阿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学习,以便将来能回到家乡教书育人的梦想。
然而,人生有时会发生我们无法预料的转变。2020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Tho Ba Cua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感到惊讶的决定:暂时放弃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参军入伍。
我认为,如果你想教会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你首先必须理解和体验保卫国家过程中的价值。
托巴库阿
新兵训练期间,柯逐渐习惯了凌晨四点起床,顶着烈日行军,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背包,攀爬陡峭的山坡,穿越森林,涉水过溪。夜晚的战术训练,在寒风凛冽的雨中挖掘战壕,让他的双手磨出了水泡,双脚也疼痛难忍,但他从未抱怨过。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第四军区第414工兵旅,驻扎在忠诚而充满爱意的广治省。

军事环境将这位温和的苗族师范生蜕变为一名坚韧、勇敢、负责任的士兵。托巴库阿不仅接受了战斗技能的训练,更在思想、勇气和爱国情怀方面得到了磨练,为即将到来的伟大征程做好了准备。
服完兵役回到家乡后,许多人认为他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继续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但托巴库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条路并不轻松,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挑战和意义——那就是投身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

他意识到火模村地处边境附近,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因此明白捍卫主权不仅是边防部队的职责,更是每一位边境居民的责任。凭借其模范精神、在社区的威望和丰富的军旅经验,以及党委、政府和人民的信任,托巴库当选为火模村民兵队长。这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是在充满挑战的边境地区肩负的重任。
.jpg)

特里勒乡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边境乡,由原桂峰县的特里勒乡和南农乡合并而成。整个乡与老挝接壤,拥有18.53公里的边境线和8个地标。但仅库阿居住的惠莫伊村就拥有超过15公里的边境线和6个地标——对于一个高地村庄来说,这并非一个小数目。这意味着巨大的任务压力,尤其是在边境与领土安全密切相关的情况下,需要打击非法越境、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活动。
2022年,托巴库就任火模村民兵自卫队队长后,立即投入工作。他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主动联系赤乐边防哨所、乡公安局和群众组织,组织开展保护边防线和地标的运动。


他主动挨家挨户宣传,向村民讲解边界和地标的意义;号召年轻人加入民兵;鼓励妇女和老人参与社区活动。正因如此,他动员了全村149户人家签署了保护越老边界地标的承诺书。
但对托巴库而言,承诺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他协调特里勒边防站、警察局、村委会和群众组织,举办了48场边境法宣传活动。正是库的热情和榜样精神,为火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前冷清的活动如今更加活跃;以前被认为是“国家的事情”变成了“村里的事情,人人的事情”;托巴库“点燃”捍卫边境主权的火种,也由此开始蓬勃发展。

托巴库阿不仅言辞犀利,更以身作则。在他担任村队队长的短短时间内,库阿就动员了288人参与到边界标志周围的维护、清洁和清理工作中,帮助人们理解每一寸边界土地的神圣价值。
每次暴风雨过后,树木都长得格外茂密,芦苇比人还高,通往边境的道路很多路段都被侵蚀,泥泞湿滑,甚至需要攀爬岩石或借助藤蔓才能前进。但他从未动摇。“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必须去,因为保护边境标志、保持边境的清洁美丽是一项神圣的职责。”——库阿这句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语,激励着每个人勇往直前。

最近,我们有机会陪同智乐边防哨的官兵、民兵以及火模村的村民,在雨季过后清理边境和界碑。雨季过后,通往边境的道路异常艰难,到处都是湿滑的斜坡和茂密的树木。我们不得不使用刀具逐一砍伐,开辟道路。然而,真正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村民们的热情。从青年到妇女,甚至村里的老人,每个人都积极地卷起袖子,投入到清理工作中。

八十多岁的宋旭力先生住在火模村,是这群人中最年长的。他的田地就在376号界碑附近。尽管年事已高,当他的“孙子”柯来通知他清理界碑时,他立刻抓起一把刀就走了。看到李先生身手矫健,挥舞着刀子砍断挡路的茂密树枝,大家都佩服不已。
当被问及每次参与边境和地标保护与清理工作后的感受时,李先生总是开怀大笑——“我的一生都与这片土地、每一道边境和每一处地标紧密相连。与村民和边防人员一起守护边境和地标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只要我身体健康,就会继续参与其中。”他的话语让年轻一代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他们对祖国的责任。
Tho Ba Cua 不仅负责照管和清洁边境标志,还直接参与与边防部队协调边境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侵占边境标志的行为。


托巴库阿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年轻人的热情开展群众动员。他将宣传融入到村庄活动和氏族会议中。他鼓励他的苗族同胞不要参与或支持边境地区的非法活动。他定期向驻扎在乡的当地官员汇报村里的情况。他还提醒大家维护越南和老挝之间的团结与友谊,特别是与边境另一侧华潘省芒关县锦潘通镇登丁村的村民们保持友好关系。因为他明白,“守护边境不仅仅靠铁丝网,更靠边境两侧人民的爱”。


得益于这种传播,曾经边境违法事件频发的偏远村庄火墨村,如今已成为保护边境线和地标运动中的一抹亮色。村民们不仅“守护”着这些地标,更像对待自己的房屋或花园一样“精心照料”它们。
特里勒地域辽阔,民生依然艰辛,非法活动也时有发生。每次暴风雨过后,通往边境附近苗族村寨的道路都会遭到侵蚀和严重破坏,给边防部队和民众带来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真正充满热情的基层领导人,就很难组织起全民参与的边境和地标保护运动。
吴春清中校——智乐边防站站长
“Tho Ba Cua就是这样的人。他了解民众,会说他们的语言,而且有军人的勇气,所以人们都听从他的指挥。多亏了Cua的带头,我们才能顺利协调各项任务的部署,从宣传法律到维护、巡逻和保护边境及地标。可以说,Cua是基层Tri Le边防站的‘延伸臂膀’,是维护边境安全和主权运动中的典型代表,”吴春清中校说道。

离开火萌村,向村长托巴库告别后,边界标志渐渐消失在身后。然而,在边界的风雾之中,托巴库和村民们清理标志的画面依然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对于火萌村的村民来说,托巴库不仅是村长,更是守护边界和村界标志运动的“领袖”。正因如此,才能让这些标志在风雾中屹立不倒,需要有人默默地用汗水、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守护它们。我们称托巴库为默默用汗水和信念“守护土地”的年轻人——祖国篱笆上永不熄灭的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