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教育培训厅厅长:需要传播越南和义安省的优秀文化价值观
在2021-2026年第十八届省人民议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的问答环节中,省人民议会代表对音乐、时尚、服饰、行为等方面的外国不适宜文化的引进和发展表示关切;有必要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价值观,特别是义安省文化认同的解决之道。

代表们就学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提问。
代表陆氏莲(昆强县)提出问题说:目前,现代文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引进,导致大量民众和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追逐新潮流。令人担忧的是,在音乐、时尚、服饰、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外来、过度和不恰当的文化元素。
从上述实践中,相关层面和部门是否有办法引导保护和弘扬国家整体的良好文化价值观,特别是义安文化认同?

代表潘氏明丽(安城县)也对外国文化、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认为这些正在破坏传统道德价值观,削弱家庭关系,加剧代际冲突和家庭破裂;她质问各界有什么解决方案来克服这些问题,从而加强家庭“单元”及其在当前时期的作用?

在会议上,代表蒙文廷(桂峰县)在提问中表示: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多项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生活建设,包括恢复、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培养文化干部,支持少数民族和山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享受水平,发展社区旅游,优先发展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文化设施……
代表们要求各部门阐明结果和解决方案,以便在未来继续落实上述内容。

需要将越南和义安省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国际化”。
针对省人民议会代表提出的问题,问答环节主席、省委执行委员、省人民议会副主席阮如魁同志请教育培训厅厅长泰文成和文化体育厅厅长陈氏美幸回答问题。
教育培训厅厅长泰文成强调: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基石,既是祖国和国家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动力。乂安文化的发展也与国家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想在文化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先发展好越南文化,也就是要实现越南文化的现代化,同时也要实现乂安文化的现代化……
目前,义安省的教育培训部门也在积极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既保护了义安省以及少数民族和山区地区的文化特色,又实现了越南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这正是“数字文化”的实践;然而,越南和义安省目前的“数字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另一方面,有必要将越南和祖国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国际化”,使其走向国际舞台。义安省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代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市是越南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球学习型城市的两个城市之一。文化现代化必须促进数字技术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应用。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将越南和义安省人民的优秀文化价值观推向国际舞台。近年来,教育培训厅与文化体育厅密切合作,在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级推行地方教育项目,并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吸收能力逐步提高难度。教育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潜能、经济、历史和地理知识;尤其注重通过与义安博物馆及历史文化遗迹的合作,向学生介绍宝贵的革命传统价值观、义安省人民的优良文化传统和文化,帮助他们体验和吸收这些文化价值。

教育培训厅已建议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制定义安省山区教育可持续发展项目;省人民议会已通过决议,支持为山区83所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提供资金。在这些学校中,教育培训厅已经并将继续引入现代价值观,同时组织各种俱乐部和项目,以维护、促进和传播少数民族和山区文化特征,其中包括“保护民族语言纯正性”项目。
另一方面,除了国家级和国际级的“阅读文化大使”评选活动外,明年还将举办由教育培训厅和文化体育厅联合举办的“少数民族和山区阅读文化大使”评选活动。据此,所有少数民族特色乐器都将被纳入学校课程,并由省人民议会拨款用于运营。

教育培训部部长强调:为了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价值观,不仅要注重沟通,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和行为,通过沟通、行为以及创造有利于维护、发展和弘扬的环境,来保护和弘扬这些价值观。关于责任方面,教育培训部将继续与其他部门和地方协调合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除了教育培训厅厅长问答环节外,文化体育厅厅长陈氏美幸代表也回应了文化体育厅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采取的许多措施,这些措施将在未来继续加强和推广,旨在巩固和弘扬越南家庭的作用和良好价值观,并建立一套家庭文化标准进行宣传和实施。
通过谚语和民歌来建设和弘扬人类价值观
针对杜良县代表陈廷全提出的关于如何加强高中生教育,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接触和理解义安省谚语和民歌的问题,教育培训厅厅长泰文成表示:越南文化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北方和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点;然而,最传统、最深厚的越南文化仍然是封建文化和佛教文化,并且凭借智慧、勇气和创造力,在发展过程中总结、保存并留下了简短、深刻、易懂、易记、易用的谚语和民歌,以教育后代。
如果每个人都学习并遵循民歌谚语,并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社会就会非常美好。谚语和民歌涵盖不同的主题,例如,有的教育人们的道德观念、人际关系、尊重和支持他人、增强民族团结;有的则探讨如何努力创新……

泰文成代表还表示,近年来,该部门通过成立“民间文学”俱乐部、诗歌俱乐部、音乐俱乐部、美术俱乐部等,以及举办写作比赛、诗歌比赛等活动,将地方教育计划、文学、历史、地域性和学科经验融入其中,并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和吸收丰富的民族谚语和民歌的环境和条件。
另一方面,教师们通过讲台上的交流以及在课程和活动中运用谚语、民歌和实践活动来向学生阐释,有助于学生吸收民族的良好文化价值观。
“当学生吸收民族优良文化价值观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时,他们将有助于向世界传播越南人民的优良文化价值观。同时,当学生吸收民族优良文化价值观时,他们也会有选择地吸收人类文化的精髓;什么是‘清风’,什么是‘毒风’,学生会‘拒之门外’,将有害的、杂糅的文化拒之门外,只维护和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价值观和世界文化精髓。”教育培训厅厅长强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