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曾因当“托运人”丧命
住在同一个村庄的两位表兄弟同意将近8公斤毒品从义安省运往河内。在向每人支付200万越南盾后,这对夫妇将装有毒品的袋子带到了首都。然而,在订单“发货”给客户之前,他们两人都被戴上了手铐。
运费高达数亿越南盾的订单
31岁的Xong Ba Tong和25岁的Xong Ba Da都居住在乂安省奇山县纳伊乡。他们不仅同住一个家乡,而且是堂兄弟关系。此外,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早年辍学。
佟年逾30,是四个年幼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孩子刚过4岁。小佟6岁的达也是一位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养家糊口,他们一家主要从事农业和小规模畜牧业。但自从佟和达执行了一份8公斤毒品的运输合同后,平静的生活就消失了。
2024年1月16日,Xong Ba Tong接到了居住在Ky Son县Muong Tip乡的Lau Ba Po(32岁)的电话,要求他到家里谈工作。打完电话后,Tong立即骑着摩托车前往Po的家。

路上,Tong遇到了叔叔的儿子熊八达,于是便停下来聊天。这时熊八达说,他早上也看到阿宝给他打电话,但当时阿宝很忙,所以没接。于是,Tong邀请熊八达去阿宝家做客,熊八达答应了。
当两兄弟到达时,阿宝要求他们雇一名司机。药品到河内Thanh Tri桥。Tong又问多少钱,Po说8公斤,工资是1.6亿越南盾。Tong答应了,但解释说他没钱买车。这时,Po给了Tong和Da每人200万越南盾作为路费。
达成协议后,Po将一袋装有8公斤毒品的袋子交给Tong。两人收完毒品后便离开了。途中,Tong明确告诉Da,Po雇佣他把毒品运到河内,每人将获得8000万越南盾的报酬。
达答应了,于是当天下午,他和表弟坐大巴去河内送“货”。他们把随身携带的毒品像其他行李一样,放在大巴的行李箱里。
经过数小时的奔波,1月17日凌晨4点多,Xong Ba Tong和Xong Ba Da抵达河内市黄梅郡三环路后下了车。两人正在等待顾客领取毒品,却被义安省演州郡警方联合警力围捕。案件证据是多包毒品,总重量近8公斤。
当局根据当事人的供述,对“刘巴波”进行核实,但该人已逃离该地。侦查机关已将“刘巴波”的行动分开进行核实和拘捕,待有依据后再处理。
被判处死刑
近日,乂安省人民法院对两名被告人Xong Ba Tong、Xong Ba Da涉嫌“非法运输毒品”案进行了一审开庭审理,这为两名被告人在经历了数月漫长的牢狱之灾后再次与家人团聚提供了机会。
旁听席上,被告的家人几天没吃没睡,疲惫不堪。不时传来亲属的抽泣声,打破了法庭上阴郁的气氛。目睹亲属的痛苦,两名被告默默无语,任由泪水流淌。如今,被告们无疑已经意识到,正是因为没有勇气抵挡非法金钱的诱惑,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被告人达(Da)在整个庭审过程中都深感悔恨,并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被告人称,当唐(Tong)邀请他到蒲(Po)家谈工作时,他答应了。之后,被告人出于贪婪,同意将毒品带到河内。据被告人称,工作完成后承诺支付的8000万越南盾是一笔巨款,因此被告人视而不见,继续犯下罪行。
与此同时,被告人童某辩解,拒不承认犯罪事实。童某称,他不知道蒲某交出的袋子里装有毒品。他否认犯罪事实,但后来又承认了犯罪事实。
被告低下头,对自己闪烁其词的证词表示悔恨。辩方辩称,由于害怕即将被判刑,他四处奔波寻找活下去的机会。“被告有四个年幼的孩子。我请求法庭给我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让我回到家人和孩子身边。”被告在法庭上说道。
被告人达某的辩护律师列举了诸多细节,请求减轻被告人的刑罚。据律师介绍,本案中,被告人达某并非从一开始就直接实施犯罪,其只是一名自发的、被动的从业人员,且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有限。律师希望合议庭能够依法考虑对被告人从轻处理。
审判合议庭认为,两被告人虽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有悔罪表现,表明其确实醒悟,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但考虑到被告人的行为特别恶劣,违反了国家禁毒法律政策,吸食毒品数量较大,已无改造教育成才的机会,需要永久驱逐出社会。基于以上理由,审判合议庭判处被告人熊巴通、熊巴达死刑。
死刑的宣判,让两名被告人双眼通红。但两人的悔悟都已晚。毒品害死了兄弟俩,留下了一群无助的孩子,一个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