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天气引发一系列健康风险
(Baonghean.vn)——夏季炎热的天气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危险的问题,并导致许多疾病的爆发......
乂安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乂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阮德福医生。
光伏:夏季,义安省天气炎热晴朗,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超过40摄氏度。预计2024年夏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特别严重的热浪。您能否介绍一下热浪带来的危险健康问题?
阮德福博士:夏季天气炎热,体温会突然升高,身体来不及适应,就会出现热水肿、皮疹、抽筋、昏厥、乏力,甚至热休克而引发中风。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血管会扩张散热,从而引发水肿。热水肿的症状包括下半身(例如脚踝和脚)肿胀。这种症状会随着身体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适应而消失。如果症状没有自行消失,患者应在睡觉时抬高双腿,以促进血液循环。轻度病例无需药物治疗。

天气炎热时,暴露在阳光或高温下的皮肤区域很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皮疹和荨麻疹。一段时间后,症状会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瘙痒,可以使用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并限制日光照射,身体会自行调节,症状就会消失。
抽筋通常发生在重体力劳动者或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身上。该病的症状是肌肉疼痛,尤其是在大腿和小腿。抽筋时,患者可以使用常见的止痛药,休息,移至阴凉处,并使用矿物盐补充水分。休息和补充水分后,症状会自行缓解并消失。
夏季容易发生晕厥,这在经常晒太阳的人中很常见。因为晒太阳会导致身体流失盐分和水分,降低血压,减少脑部血流量。晕厥的急救至关重要。急救时,患者需要头朝下躺下,移至阴凉处,松开衣服和裤子,并补充富含矿物质的水分。监测约30分钟,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则无需去医院。
当盐分和水分流失持续时间超过上述情况时,就会导致虚弱。届时,患者不仅会晕厥,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果及时进行急救,身体就能完全恢复。中暑的急救方法与晕厥相同,但需要更密切的监护。可以用冷毛巾敷在血管丰富的部位,例如额头、背部、腋窝、腹股沟等。尽量多喝水。如果症状在30分钟到1小时内没有改善,应将患者送往医院。
中暑是一种死亡率与心脏病或脑卒中相当的疾病。中暑是由于长期失盐失水,同时伴有体温调节中枢超负荷而发生的。长时间的高温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脏、肾脏,尤其是神经系统。中暑常发生于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或内分泌失调患者。中暑的症状是患者体温升高至40摄氏度以上,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嗜睡、感知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出现中暑症状时,需对患者进行临时急救,将患者头部低垂,远离高温区域,用风扇降温或用凉水浸泡几分钟,用纱布或毛巾浸湿冷水或冰块敷在额头、背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帮助身体更快散热。同时,拨打115急救电话,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光伏:根据医学统计数据,夏季高温持续较长时间,很多老年人容易患上中风。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中风的情况?
阮德福博士: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中风: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血管破裂,血液从血管壁逸出,流入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而发生的疾病;当脑血管的某个分支被阻塞时,该分支就会缺血并导致坏死。

导致中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高温是老年人中风的诱因之一(气温波动越大,中风风险越高,气温波动每增加5摄氏度,中风率就会上升到6%)。尤其对于患有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病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或经常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风险更高。
在炎热的天气里,身体必须通过出汗、呼吸加快、排尿、皮肤血管扩张、心脏活动增加等方式散热,从而促使血液流向体表散热……老年人由于各项功能减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因此体温过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生命活动协调紊乱,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脑部供血减少,容易引发中风。
天气越热,老年人就越容易引发中风,气温越高,中风的严重程度就越高。当室外温度达到39-40摄氏度甚至更高时,就极易引发老年人中风。因此,应将39-40摄氏度以上的晴天视为危险的温度阈值,采取措施保护老年人,预防中风。
症状通常突然出现,且不严重,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常见症状是身体一侧瘫痪或感觉障碍。可能是上肢或下肢瘫痪,也可能仅仅是肢体麻木。
或一侧嘴角下垂,人中歪斜,说话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视力模糊,视力下降或一只眼完全失明;可出现突然剧烈头痛,尤其伴有恶心、呕吐或头晕;步履蹒跚,失去协调能力。
这些症状可能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完全消失,这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然而,即使症状消失了,患者也需要立即就医,因为这是中风即将发生的警示信号。
中风后,必须立即呼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援或救护车时,必须将患者侧卧,以保护其呼吸道。因为如果患者在仰卧且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呕吐,很容易将呕吐物吸入肺部,导致呼吸道阻塞或呼吸衰竭,非常危险。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仰卧时舌头会掉入喉咙,阻塞呼吸道。
光伏: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持续时间长,为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许多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增多、爆发且难以控制。夏季常见疾病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传播的?
阮德福博士:夏季高温炎热,气候湿热,雨水较多,寄生虫、病毒、致病菌等有机会旺盛繁殖,使人极易患病,抵抗力下降……此外,人们的生活习惯、地域和区域等因素也使夏季疫情具有较高的暴发风险。
夏季疾病种类繁多,例如:流感、登革热、水痘、寨卡病毒病、手足口病、腹泻等。流感本身并不危险,但可能引发儿童和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或慢性疾病。对于孕妇来说,如果在怀孕前三个月感染流感,很容易导致出生缺陷。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如果吸入水痘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很容易被感染,尤其是儿童。此外,水疱破裂、皮肤破损或感染者溃疡也容易传播水痘。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可引发流行病。该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以及母婴传播。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或疫苗。
夏季,手足口病不仅在儿童中暴发,也出现在成人中,病原体仍然是病毒。该疾病通过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鼻腔或咽喉分泌物、唾液、水疱液、咳嗽或打喷嚏)传播。目前尚无治疗方法或疫苗可以预防该疾病。
夏季也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腹泻的病因很多,包括病毒和细菌,其中最危险的是由霍乱杆菌引起的腹泻(又称霍乱)。该病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经消化道传播,与环境条件、水源、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光伏:炎热夏季,预防疾病应该注意什么?
阮德福博士: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除非必要。如果必须在炎热天气外出,应佩戴帽子、衣物、眼镜、口罩等防暑用品。
积极补水,尤其是在户外工作的人,水分流失较多,可以喝柠檬汁、稀释的盐水、加了奥利奥水的水……但不要喝太多冰水或太凉的水,容易引起喉咙痛。房间里的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不要让风扇直吹身体。
吃熟食,喝开水,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加强营养,多吃水果,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增强身体抵抗力。加强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尤其是在准备食物前、进食前和如厕后。每天用盐水清洗鼻子和喉咙。
定期用肥皂或常用清洁剂清洁各种表面、日常接触物品、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椅子、地板、儿童玩具、学习用品……保持良好环境卫生;积极杀灭蚊子幼虫,使用卫生的厕所……
光伏: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