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高地的大量药用水果等待商贩“拯救”
(Baonghean.vn)—— 药草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越南黟山(义安省)边境地区民众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的作物。这种药草正值旺季,但买家寥寥无几。
启山县火土乡火木村的何伊茹阿女士一家种植并保护了近两公顷的药用植物。何伊茹阿女士说:“过去几年,这片药用植物带给她们家每年3000万至4000万越南盾的收入。”
不过,今年树上的宝物已经成熟,她家就趁机采摘下来晒干,等着商贩过来收购。可是,宝物越来越多,商贩却不见踪影,这让她家很担心。
![]() |
何伊茹阿女士正在收割自家的波波果,等待商贩前来收购。图片:Lu Phu |
此时,高地会图乡蒙族人民的菩提树已开始成熟,果实已落下,但由于没有商贩前来收购,因此尚未采摘。据会图乡有关部门介绍,全乡菩提树种植面积超过24公顷,遍布乡内大部分村庄。
前些年,保保是公社群众的一大收入来源,每户年平均收入达2000万至4500万越南盾。
![]() |
许多老榕树已经过了采摘期,很多地区都出现了落果现象。图片:Lu Phu |
奇山县火土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巴鲁先生分享道:“榕树是乡里人一年中最盼望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这次榕树收购季已经过去了,但到现在还没有商贩前来收购或下单。乡里人担心榕树掉落,采摘不来,所以就把榕树采摘下来储存起来,希望以后有商贩来收购。”
如果没有买家,不仅榕树种植者会失去收成,许多定期加工和干燥这种草本水果的家庭也面临亏损的风险。
友剑乡巴村加工干宝菇的家庭梁氏添女士说,今年她家投入资金1500多万越南盾用于收购宝菇,并支付工人剥壳的费用,但近一个月以来,500公斤以上的干宝菇都没有人来收购。
![]() |
由于没有商贩出售,所以家家户户加工木薯粉,然后等待。图片:Lu Phu |
“我家不种地,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荤素季节,我们加工荤素出售;在荤素季节,我们做荤素。但今年,荤素没人要。投资资金少。如果我们投资荤素,却没人买,我们就没钱回本了。如果往年这个时候,人们会蜂拥而至,但今年,一个人也没有。” 友剑乡巴村的梁氏添女士说道。
根据奇山县的数据,全县约有150至180公顷的芋头,分布在西山、南坎、那诺、会图、芒龙等多个乡,以及一些其他乡。每年五月下旬、六月和七月,当水稻、玉米、芋头、生姜和南瓜等作物刚刚播种,尚未收获时,芋头就成了奇山高地县少数民族在青黄不接时节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些模式是通过农业推广实施的,其余则在森林中自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每公斤越南盾的价格在3.5万至4.2万越南盾之间,有时甚至高达5万越南盾。然而,今年越南盾的买家很少。越南盾主要被贸易商销往中国。
宝宝产品过于依赖中国市场,去年这个时候每公斤售价4万越南盾,而今年只有2万到2.2万越南盾,而且很少有商家购买,这让民众感到担忧。专门机构也在协调寻找企业和合作社来收购宝宝,供民众食用。我们也建议科技部对宝宝的质量和功效进行评估,以便与国内制药公司协调采购,让民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