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棣县农作物和畜牧业结构调整成效
(Baonghean.vn)——近年来,为落实关于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发展农业的决议,黄梅市琼棣坊人民大胆投资,引进许多新品种和新动物投入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圈养奶牛和鱼稻共生模式尤为突出。
琼棣坊安忠路的阮氏潘女士意识到快速育肥法饲养肉牛既有效又安全,而且易于管理,于是决定建造一个大型牛舍。起初,她改造了自家的菜地,建造了三排牛舍,并将牛群数量增加到每批15头。卖掉肉牛后,她又投资购买了更多的瘦肉母牛或母牛进行育肥。因此,她每年扣除成本后,利润约为2亿越南盾。
![]() |
阮氏潘女士家的育肥牛养殖模式每年可带来近2亿越南盾的收入。 |
与此同时,杜士心先生家在潭口的稻田里选择间作养鱼。他有1公顷多的土地,起初只养了几条罗非鱼。水稻收割后,他看到鱼长得快,数量也多起来,于是又养了鲢鱼、鲤鱼和草鱼。稻田养鱼,因为吃天然饵料,味道鲜美,卖相也好。鱼稻共养,一举两得,因为鱼可以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虫,搅起泥浆,杀死杂草,还能为水稻提供肥料,所以水稻产量更高,每担近3.5担。平均每年,他能收获近7吨稻米和1吨多鱼,收入近1亿越南盾。
![]() |
科伊坝地区的稻鱼间作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 |
此外,该坊党委和人民委员会还出台多项措施,对现有虾类养殖区进行集约化养殖投资。目前,该坊已拥有85公顷白虾养殖区,年产量达520吨。该坊在生产保护、环境保护、科技成果应用、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等领域,建立了虾类养殖户合作共赢的模式,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得益于此,虾类平均单产达到每公顷6吨以上,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为了给养虾户创造条件,提高养虾效率,该坊农民协会配合社区学习中心和镇农业推广站开办了23个培训班,向1600多人传授新的科技知识,并开办了7个职业培训班,培训220名工人。目前,琼堤养虾区已获得世界银行沿海资源保护项目,将对养虾区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符合VietGAP标准的养虾区。
![]() |
琼迪坊的白脚虾养殖产量为每公顷 6 吨。 |
琼棣坊党委书记胡思河表示:“尽管农业生产不是该坊的强项,但由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琼棣坊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了稳步增长。对于水稻种植效率低下的地区和高地,地方建议居民转向种植烟草和养殖水产。尤其在畜牧业方面,鼓励居民发展家庭农场模式。”
琼棣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转型对地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逐步提高了居民收入。得益于此,该坊五年来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6.3%,居民年均收入达近2500万越南盾(比2010年增长2.19倍),贫困率降至4%。
清水
黄梅广播电台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