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镇居民区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太和镇已建立多个生产发展、团结创建文明小区的自治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区凝聚力产生积极影响。

银杏• 2024 年 12 月 10 日
太和镇在发展生产、团结创建文明小区等方面创建了众多自治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凝聚力增强产生了积极影响。
垃圾分类,创建基金支持会员
去年 11 月,太和镇和孝坊新仙街妇女联合会收集了 200 多公斤废纸、49 公斤塑料垃圾和许多其他废料。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新田街道的居民都会收集废品,进行“变废为宝”活动。协会成员们按计划聚集在一起,带着一袋袋分类的垃圾。通过这项活动,乡村情谊和邻里情谊的故事也得以传承。

新仙坊妇女联合会主席阮氏琼芳女士表示:“这项活动由妇女们坚持了七年,现在,我们街区的每户人家都养成了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注重收集,减少了污染环境的塑料垃圾。平均而言,联合会每月通过这项活动获得超过100万越南盾的收入。虽然数额不多,但妇女们会尽力将其存入共同基金,用于帮助遇到困难、生病等情况的成员。”

也正是利用这笔善款,新田街道的妇女们种植了花盆,将以前的垃圾收集区变成了干净、美丽的街道角落。得益于此,乱扔垃圾的情况不再发生。
太和镇和孝坊妇联主席阮文英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央妇联关于创建“五无三净”家庭、结合创建文明城区的行动,近年来,坊妇联采取多种实际行动推动此项行动,既保证厨房干净、房屋整洁,又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这项活动首先在新田坊妇联开展,目前已扩展到该区其他坊。

活动开展7年来,已募集善款4亿多越南盾,通过购买树苗、购买健康保险卡、支持建设慈善房屋、颁发奖学金、资助“教母”计划中的孤儿学生等多种形式,及时帮助弱势成员和贫困儿童学业优秀。
居民团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义顺乡7村于2022年成立了水牛养殖合作社,当时有7名社员。合作社取得了切实成效,到2023年,安全蔬菜生产合作社正式运营,拥有12名社员。合作社成立以来,社员们共同学习农牧业知识,积极参加公社举办的培训班。本着有经验者分享,无经验者分享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社员家庭收入大幅增加。

安全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张氏春说:“我们家户种的蔬菜种类很多,花椰菜、黄瓜、玉米、苤蓝、卷心菜……不仅能通过公社的培训得到技术支持,在日常生产中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互相请教,或者请小组其他成员帮忙生产采摘,这样产量提高了,蔬菜的质量也比以前更有保障。”

太和镇义顺乡7村村长兼水牛养殖合作组组长武士留先生分享道:“因为我既是村长又是合作组组长,所以我可以主动掌握天气预报、病虫害、市场行情等信息,并及时告知大家。此外,通过参加乡里组织的培训,我们也会定期交流分享经验,提升知识水平,在困难时期、生病或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
合作社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成效外,还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加强了村庄和邻里之间的联系。

义顺乡祖国阵线主席黎克荣表示,7村80%的村民都参与农业生产。由于村民们积极参与种植业和畜牧业,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村民们的养殖规模很小,但自从合作小组成立以来,他们的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7村只有2户贫困户。因此,今后,该乡祖国阵线将继续顺应地方发展方向,动员村民成立合作小组、协会,推动经济发展,相信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jpg)
此前,该合作社模式已在义顺乡6村成功建立。合作社最初只有6户,如今已发展到17户成员,羊群规模始终保持在450至550只之间,为17名当地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月收入达500至700万越南盾。目前,合作社已与北部各省的贸易商建立联系,确保了产品产量。
认识到合作模式对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减贫的有效性,未来一段时间,太和镇祖国阵线及各组织、工会将继续动员、凝聚、团结各界人士,在基层推广。明年,太和镇祖国阵线将重点在9/9乡、坊建设“自治、团结、繁荣、幸福”的居住区,继续团结互助,发展经济,持续脱贫。
范英德同志——太和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