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茂:祖国义安的优秀儿子
(Baonghean)—— 何东茂同志本名何伯居,1896年6月15日出生于义安省琼琉县琼多村,他的家庭传承着浓厚的汉语教育和爱国精神。他出生并成长于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和世界,并深受祖国传统的影响,家庭在幼年时期就培养了何伯居革命爱国主义和仇视帝国主义的精神。何东茂从一名爱国者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一名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老革命干部。
![]() |
何东茂先生肖像 |
1916年,胡东茂离开家人,在义安省青章县和安山县任教,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1920年4月底,在家乡一些爱国家庭的帮助下,胡东茂与黎宏山、吴国政前往泰国,三个月后又前往中国,寻找在当地工作的义安革命积极分子,如潘佩珠、胡学林……。胡东茂和黎宏山创立了三思舍,聚集了志同道合的热情青年,他们牺牲个人利益,共同谋划民族解放事业,为越南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1924年春,胡东茂返回越南,回到琼琉、安城,以潘台(Phan Tai)的名义开展活动。1924年11月,三三舍小组在阮爱国的帮助下,改变了活动方向,建立了一个走上正确道路的革命组织。1925年6月,胡东茂和黎洪山协助阮爱国创建了越南革命青年协会,该协会共产主义小组共有5名成员,胡东茂也参与其中……
1931年6月,何东茂在上海第二次被法国殖民者逮捕。他们把他转移到河内火炉监狱,并由义安省法院判处死刑,但由于他上诉,不得不将刑期改为终身监禁。1931年12月至1945年3月,他先后被转移到荣市、老堡、昆嵩、邦美蜀等地的监狱……严酷的监狱生活磨练了何东茂的乐观精神,培养了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应有的正直、友爱和爱国精神。
1945年3月,趁着日本法西斯反法政变的形势,胡同茂与一批政治犯逃离富安省茶溪集中营,回到家乡,在中部省委机关工作。胡同茂刚回到琼琉县琼多公社,陈仲金政府就立即邀请他担任政治顾问,但他坚决拒绝。当时,琼琉县反动派四处宣传,悬挂“拥护越南独立同盟”的旗帜,在纸桥镇组织集会,但都遭到了胡同茂和人民的抵制。胡东茂在村社宣传动员群众互相帮助,解决饥荒问题,全心全意指导党的干部坚定地、广泛地组织越盟运动,在起义问题上不主观、不急躁。他还动员兄弟和家族子孙,特别是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儿子胡美川(后任乂安省委副书记)——公社越盟干部积极准备起义。因此,琼黎村拥有了数百名救亡党员。1945年7月,琼黎公社成立了民族解放委员会。胡美川被任命为琼黎县起义委员会成员,琼黎县于1945年8月18日成为乂安省最早取得政权的县。
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胡东茂同志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荣平军校校长、第四区抗战委员会主席、政府监察长、越中友好协会主席……无论身处何职,他都无愧于“尽职尽责的领导者”、“尽职尽责的干部”、“忠诚的同志”的美誉。他树立了勤劳、节俭、廉洁、公正、无私的革命道德光辉典范。他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忠诚的公仆,是人民的鲜活代表。他始终关心全民族大团结建设。
胡东茂同志在义安出差期间,给全省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感受到他是一位敬业、模范的领导人,博学多识、为人亲切。每次他来到琼多村,那间三间茅草屋里总是挤满了前来参观、听他介绍抗战形势的人们。他视察民兵训练,参加青年和妇女大会并发表讲话。在基层出差期间,他深入每个公社,与每一位干部见面,了解工作情况和群众的呼声,对各项工作以及公社干部的领导工作进行细致的指导。他经常提醒大家:党要贴近群众,避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党员要模范带头,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他还经常提醒干部们“精兵简政”四个字。很多公社干部对“革命”两个字的含义理解不透彻,犯了“幼稚的左倾”错误,但都被这位同志通情达理地提醒了一遍。这位同志说,霍乱害死了一些人,而“左派”害死了整个革命事业。
回到家乡,他每到一处都号召干部不要拆毁寺庙、佛塔、砍伐古树。他来到杜良县的一个村庄,看到有人在拆毁发格寺(李朝所建),他解释说:革命不是这样的,革命不是要把旧的东西都拆掉,要创造新的东西。革命要保护祖先留下的建筑和雕塑作品。革命要尊重人民的信仰自由。看到同祥寺(琼台、琼琉)的古木棉树被砍伐,他批评道:木棉、榕树是我们村庄诞生的痕迹。谁要是走到村子很远的地方,离村子十公里就能看到木棉、榕树。对祖国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深深的眷恋都是从那里开始的,为什么要砍掉它们呢?古树成荫,绿树成荫,美化了村落,你们怎忍心毁掉它们?你们必须立即停止做坏事。
他每次回家乡,都经常强调团结的口号。1947年琼琉县党代表大会上,针对一些公社存在的“左”倾现象展开了激烈辩论。当时负责田、安、琼县联席书记处的省委委员,就上述现象发表了维护意见,说要放手去做,不要害怕……胡东茂同志批评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不但不能避免错误,反而会滋生更多的错误。他强调说:革命必须团结一切力量,激发每个人的爱国热情,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抗战和建国事业取得胜利。
何东茂同志从参加革命活动直至成为领导者,始终是一位非常朴实的干部。他的工作作风是凝聚、说服、组织群众,并在日常思想和行动中以身作则。他谦逊朴实的生活作风和对人民的深切尊重,使何东茂同志能够敏锐地洞察群众的情绪和愿望,敏锐地把握群众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正因如此,何东茂同志提出并解决了许多重要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名领导者,他树立了坚定原则、积极创新、务实行动的鲜明榜样。他的优良品质给干部和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 |
何东茂与何伯伯 |
何东茂同志在革命生涯中,曾多次被敌人逮捕、囚禁在帝国主义严酷的监狱中。然而,他以共产主义军人的不屈意志,始终相信、乐观、热爱、忠诚于祖国、党和人民。何东茂同志是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他对亲人深情厚谊,他多次强忍痛苦,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对祖国,他亲如一家,共担责任;对同事,他细心体贴;对工作,他奉献无私……无论身处何地,处于何种境遇,他始终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孝顺,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优秀全面的才能。何东茂同志的道德、人格和作风蕴含着诸多文化价值,至今仍对我们这一代人和未来一代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他的名字是党、国家、祖国和越南人民的骄傲。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无论身处何方、担任何种职务,胡东茂同志始终对家乡宜安琼琉县怀有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他经常抽出时间回乡探望家乡,为宜安省委和人民建设更加繁荣、文明、繁荣的家乡作出了许多宝贵贡献。
何东茂同志是乂安人民的骄傲,是使自己的家乡和胡氏家族名声大噪的儿子。乂安省党委和人民以身为何东茂同志的故乡而感到自豪,始终发扬团结、民主、创造、革新精神,胜利完成社会经济发展任务,首先是胜利完成省党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全国一道为胜利完成省党部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作出贡献,逐步把乂安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文明,无愧于“人才精神圣地”和“革命精神圣地”的地位——成为何东茂同志和其他革命模范先辈的故乡。
福合湖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