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中风后患者的良药

武国忠博士 August 8, 2023 07:57

即使积极治疗,中风也可能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一些草药和传统中药对康复过程有益……

有中风风险的人群包括 55 岁以上的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质紊乱、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吸烟、肥胖(超重)、久坐和有压力的人……

中风后的后遗症包括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导致偏瘫、大小便失禁……

治疗必须针对中风的病因,并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恢复运动功能……帮助患者积极康复,减缓病情进展,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

1. 黄芪的用途

在东方医学中,黄芪被归类为“补药”,是补药处方中经常使用的草药之一。

传统药理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具有益气助阳、固表祛邪、利尿消肿等功效;用于内伤虚弱、脾虚气弱、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呆纳呆、泄泻、脏腑脱垂、水肿、小便少、皮肤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

q1.jpg
黄芪,补药。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生理代谢,增强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增加正常心脏收缩力,在因疲劳或中毒引起的心力衰竭状态下,黄芪的强心作用更为明显。

在实验动物中,黄芪煎剂、流浸膏及醇提物均有迅速降压作用,但作用持续时间短,可能与外周血管扩张有关;还有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从而防止氯仿、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保护肝细胞;利尿、抗水肿

2. 草药治疗中风后遗症

第一课:黄芪60g,川芎10g,赤芍9g,地龙9g,桃仁10g,红花10g。

- 使用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至浓稠,分成2剂,每日饮用。

- 用途:益气养血,通经活络……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

第 2 课:黄芪30g,黄连12g,半夏15g,茯苓10g,陈皮12g,竹汁10g,郁金20g,厚朴12g,远志30g。

- 使用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取浓缩药。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心神不安者加莲子仁10g、栀子12g,以宁心安神;便秘者加大黄6g,以通便;四肢疼痛者加茯苓30g、防己24g,以清热利湿,通经活血,消肿。

- 用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理气通络……适用于中风后恢复期经络不通,痰饮阻滞者。

q2.jpg
桃子,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药草。

第三课:黄芪30g,桃仁、山楂、红花、地龙、龟尾、赤芍、僵蚕、甘草、麦冬各8g。

- 使用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至浓稠,分成2剂,每日饮用。

- 用途:活血通络,益气散瘀,清热止痛,健脾开胃……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3.外用药物

- 成分:黄芪12g,白术12g,雄黄6g,胡椒3g。

- 使用方法:将以上4味药研末,加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覆解毒纱布,再用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 用途:祛风通络,除惊。适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齿紧闭,神志不清。

据Suckhoedoisong.vn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黄芪是中风后患者的良药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